APP下载

论浅阅读时代文学经典对大学生阅读深度的引导

2015-06-11孙佳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浅阅读文学经典

孙佳

摘 要:当今社会,电子媒介对纸质文本阅读造成巨大冲击,浅阅读已经成为人们日常阅读的一种普遍模式。但是,浅阅读造成大学生不求甚解、囫囵吞枣的阅读习惯。而文学经典文本则能够以独特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给人独特的审美体验,因此,高校可以尝试利用文学经典文本的这一特质对大学生阅读深度进行引导,抵制浅阅读现象。

关键词:浅阅读 文学经典 阅读深度

“浅阅读是指人们借助现代媒介从符号中获取某种信息或者意义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①网络新媒体发展冲击纸质文本,潜移默化地改变大学生的阅读方式,当网络、手机逐渐成为大学生的主要阅读渠道,“阅读未必要读书”的观念让快餐式浅阅读在高校中普遍存在。不可否认,浅阅读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同时给人以声、光、影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愉悦,但浅阅读具有浅表性、即时性和娱乐性的特征,阅读的功利主义和速成主义倾向非常严重,作家王蒙在谈到网络阅读时表示担忧:“阅读会不会变为表层浏览、浅层思维,人们看似夸夸其谈、无所不知,事实上却缺乏深入的、系统的、一贯的思考。”

笔者曾经在某大学对该校文科学生做过一个阅读情况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学生都会将手机阅读、网络阅读作为主要阅读方式,而这部分学生拒绝阅读纸质文本的理由是多种多样的,如“借书、买书太麻烦”(18%)、“携带不便”(25%)、“无图、不生动”(20%)等等,其余37%的学生则根本没有阅读的习惯,无论纸质文本还是电子文本,一概不读,他们用手机和网络所进行的阅读,也仅仅是看看新闻、翻翻电子杂志。这的确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针对当下大学生普遍存在的“读书荒”,高校及教师必须尽快找出相应对策。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重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文学经典,是能够启迪心灵,并经得起历史和时间检验的人类智慧的结晶。对高校学生来说,阅读文学经典不仅能够陶冶思想情操,提升人生境界,更有助于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文学经典以其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涤荡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心灵世界,因此,在浅阅读时代,那些经典文本或许能够重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他们打开一扇回归深阅读的大门。

一、重塑经典魅力,激发阅读兴趣

现代大学生都存在明显的阅读障碍,存在这种障碍的根本原因是“快餐文化”的冲击和阅读新媒介的普及,学生阅读的动机由传统的求知与审美转向了消遣与娱乐,消遣娱乐化的阅读不仅使学生阅读范围大大缩小,也降低了阅读的品位,于是,通俗小说、休闲杂志成了大学生的日常读物,而真正能够启迪心灵、提升精神境界的作品却少有人问津。与此同时,网络和手机的普及也改变了大学生的阅读方式,选择阅读纸质文本的人越来越少,纸质文本几乎已被电子阅读取代。那么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和教师应该采取相应对策以改变现状。

首先,对高校来说,应当从课程设置上重视文学经典阅读的引导。具体来说,应当开设文学经典鉴赏类课程,以普及经典文本和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为目的,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并通过专职教师的指导,让学生在阅读文学经典中提升人文素质,提高审美能力,丰富情感体验,养成阅读习惯。笔者所在学校近年来已经开设了“文学经典导读”“文学修养”“中国现代

小说名家选读”等多门课程,都是希望以文学经典作品自身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实践证明,这一举措已初见成效,校图书馆经典文本图书借阅量逐年提高,学生对电子媒介阅读的依赖性也有所降低。

其次,对高校教师来说,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深阅读,也是需要努力的重要方面。当下很多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了解和接受往往不是来源于第一手的阅读,而仅限于在课堂经由教师講解加工以后的第二手材料,老师怎么讲,学生就怎么听、怎么记,与文本的疏离让学生对原著的感性认知几乎为零,于是,直观的阅读体验变成了概念图解和死记硬背,再好的作品也变得索然无味,这也进一步加剧了学生对阅读的反感,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因此,教师应加强对第一手资料的重视,特别是要引导学生阅读原作,改讲授式授课为讨论交流式授课,扭转学生对阅读的抵触情绪,培养阅读兴趣。

另外,针对学生对文字阅读缺乏兴趣和耐心的情况,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引导措施和课堂辅助教学手段实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比如,教师可以从文学经典文本与影视剧改编入手,对学生熟知的热门影视作品进行原著重读,之后再对原著和改编影视作品加以对比式分析和讲解,这样就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在课堂上给学生推荐一些经典文学作品,最好能在推荐时对每一本作品都加以简要说明,对作品的主要内容、特点、风格等加以概括,这样便于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类型和风格进行阅读。而且,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保证对文学经典的阅读质量,杜绝走马观花的阅读方式。

二、细读经典文本,提倡深度阅读

大学生阅读普遍存在的一个倾向是阅读深度不够,浅尝辄止。受当下“快餐文化”潮流的影响,很多学生读书不求甚解,甚至是浏览式、翻阅式阅读,或者把阅读当成一种功利性的活动,只挑容易读的、“用得上”的、老师让读的部分读,于是一本完整的书不是被囫囵吞枣地翻阅,就是内容被拆解得七零八落,更谈不上阅读后的回味和反思了。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日常阅读方式方法的传授和引导。具体说来,就是要培养学生精读、细读的能力,养成深度阅读的习惯。

一方面,要破除快餐文化和娱乐化阅读的不良影响,要让学生看到,真正的文化营养和底蕴绝非来自“快餐读物”,要真正领悟传统经典之精髓,通过阅读汲取营养,塑造完美人格,就应当深读、精读、细读。所谓细读,是一种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细读是一种主张阅读者应当认真、审慎、细致地阅读原文,从而挖掘出文本内部所产生的意义的文学阅读与批评方法。王先霈把文本细读概括为:“从接受主体的文学理念出发,对文学文本的细腻、深入、真切的感知、阐释和分析的模式与程序。”②文学经典往往都是蕴藉丰富的多义性文本,细读的方法能透过文字或文字意象达到作品所隐含的深邃之境,要想真正领悟文学经典的奥妙和巧思,就要求在读者和文本之间产生真正的深度对话。

当然,长期以来形成的阅读惯性是很难短期改变的,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先让学生读一些纯文学类的杂志,或是选取名家的短篇作品进行细读训练,经过一个阶段的适应过程之后,再让学生读长篇经典。

另一方面,在阅读方式上,要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有些时候,虽然学生也能够逐字逐句阅读作品,但读后却没能真正体会、理解、消化作品内容,就更谈不上思考。教师可以选取经典文本进行个案分析,或者是让学生在细读之后写一些读后感和读书随笔,这样就能强制性地让学生进入深阅读状态,久而久之形成深阅读的习惯。

当然,我们提倡细读、深读,并非要违背当今社会的文化发展趋势,并不是不允许学生利用网络、手机等电子媒介进行阅读,况且消遣式、浅表化的阅读已经成为信息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教师应当在引导学生进行深阅读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也就是说,什么样的书值得细读,值得反思,值得重读,只要学生有了这种鉴别能力,就能在浩如烟海、纷繁驳杂的信息时代最有效率地选择有益身心的优秀读物。当然,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营造读书氛围,培养阅读习惯

在国民阅读率不断走低的今天,大学无疑是书香最为浓郁的地方,高校应当发挥自身藏书优势,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营造读书氛围,让学生养成爱读书、常读书的习惯。

首先,高校应当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大学生阅读文学经典的最主要来源就是学校图书馆,而现实问题是有些学校对图书馆建设并不重视,有些问题如图书馆藏书老旧、版本过时、热门书籍数量不够,不能满足多个学生同时借阅的需求等,几乎成为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学校应针对图书馆建设采取一定的措施,如:应根据学生的需求不断增加馆藏图书的数量及种类,顺应时代发展及时更新图书馆书籍,增大文学经典的购书数量,以满足多数学生同时借阅的需求,增加光盘检索和终端查询,完善电子阅览室的功能,开辟经典图书导读专栏,设置新书、畅销书阅览书架等。同时也要努力加强阅览室和自习室的硬件建设,改善图书馆、阅览室的借阅环境,让学生愿意走进图书馆,品味读书的乐趣。

其次,应当形成一个整体性的读书氛围,因为阅读经典是大学生塑造健全人格、提升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学校在对学生开展各类思想教育活动的同時,也应该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多举办一些校园文化比赛,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如读书节、征文比赛、辩论赛、演讲比赛等,这类活动的好处在于能让学生直接参与到品读活动中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乐趣,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到学校举办文学经典导读的系列讲座,甚至可以让学生与一些知名作家面对面交流,提升学生解读经典的能力和水平。有些高校在这方面已经做得非常出色,比如常熟理工学院就非常重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兴趣,虽然作为理工为主的院校,但常熟理工学院开设东吴讲堂,定期聘请专家学者做讲座,其中不乏国内外一流的知名学者,甚至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让学生与大师面对面,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学校还应当鼓励与支持各类与阅读相关的学生社团活动,在学校校报、网站等开辟读书专栏,设立经典图书推荐榜等活动,并定期组织座谈,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读书心得,形成良性循环。

在浅阅读盛行的时代,如何让大学生对传统阅读保持一种原初的热情,已经成为各个高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而阅读文学经典对大学生阅读深度的引导无疑起到重要作用,重寻经典、重读经典、深读经典,势在必行。

① 吴燕、张彩霞:《浅阅读的时代表征及文化阐释》,《南京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② 王先霈:《文学文本细读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基金项目:2014年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的引导研究”,项目编号:UPRP20140269

猜你喜欢

浅阅读文学经典
永恒的莎翁
我眼中的莎士比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