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左传》中“其”字用法

2015-06-10刘师嘉

北方文学·中旬 2015年7期
关键词:左传代词副词

刘师嘉

摘 要:本文以先秦典籍《左传》为语料来源,在调查《左传》中共2470个“其”字用例的基础上,归纳出“其”字的用法。“其”字在作实词时,主要用作代词:在句子中常作定语、主谓短语的主语或分句的主语;“其”字在作虚词时,主要用作副词、连词和助词:作副词可分别用作时间副词和语气副词;作连词时的作用主要是连接分句,表示假设;作助词时一般用在句中,且要遵循一定的结构形式。

关键词:《左传》;“其”字;代词;副词

“其”是古代汉语虚词中的基本词汇之一。也是古代汉语用法最复杂、意义最具分歧性的一个虚词。许慎《说文解字》:“箕,所以簸者也。……其,籀文。”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其,假借为助语之词,……又发声之词。”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经籍通用此字(今案:指‘其)为语词。”可见《说文解字》中本无“其”字,“其”字本义是“箕畚”,是个象形字,后来假借为虚词“其”。为了区分,古人又为“其”的本义造了一个“箕”字,“其”便随之分化出来,单独行使虚词的职能。“其”可用作代词、副词、连词、助词。先秦已有用例。先秦古籍中,《左传》内容浩如烟海,在文学上和语言上皆有较大成就。它具体而真实地反映了春秋时期的语言状况,现笔者仅就其语言方面,将“其”字的用法具体归类分述。

自清朝以来,不少学者就“其”字的某些语法特征做过深入的研究,但大多各执一端,莫衷一是,令读者难觅“其”字的真实面目。先秦古籍中,《左传》的篇幅最大,其中“其”字出现两千余次,各种语法现象具有一定代表性,因此本文以《左传》为典型来深入解剖。本文旨在对《左传》中出现的2470余次的“其”字进行统计和分析,对“其”字在《左传》中的所有用法进行归类说明。

一、用作代词

代词是具有替代或指示作用的词。王引之《经传释词》:“其,指事之词也。常语也。”袁仁林《虚字说》:“‘其字指物之辞。”《左传》中的“其”字作代词的频率最高,共出现1846次。

(一)人称代词

“其”用作人称代词,一般用于代表人、事或物的名词前,用作定语。

1.表示领属关系

第一,用于第三人称,可译为“他的”、“他们的”、“她的”、“她们的”、“它的”、“它们的”等。例如:

(1)问其名居,不告而退。《左传·宣公二年》

(2)元尚享卫国,主其社稷!《左传·昭公七年》

(3)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4)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第二,用于第一人稱。相当于“我、余、吾、在下”等意义,多带有自谦之意。例如:

(5)大子曰:“君实不察其罪,被此名也以出,人谁纳我?”《左传·僖公四年》

(6)先君舍与夷而立寡人,寡人弗敢忘。若以大夫之灵,得保首领以没,先君若问与夷,其将何辞以对?”《左传·隐公三年》

第三,用于第二人称。“其”用作第二人称代词,多有表敬之意,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您)的”、“你们的”意思,一般用作分句的主语。例如:

(7)天若祚太子,其无晋乎?《左传·闵公元年》

(8)子有令闻而美其室,非所望也。《左传·襄公十五年》

第四,用在数词前,作定语,表示人或事物的全体,可译为“其中的”,例如:

(9)正月,作三军,三分公室而各有其一。《左传·襄公十一年》

第五,用在表示顺序的数词或名词前,表示所属的具体顺序,可根据上下文意灵活译出,例如:

(10)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第六,用在方位词之前,表示领有的时间或方位等。可根据上下文选择适当词语译出,或不译。例如:

(11)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2.作主谓结构的主语,相当于“名词+之”

对于“其”作主谓结构的主语时能否相当于“名词+之”的问题,在古汉语语法界尚有争议。认为部分动词后的“之”等于“其”的意见,可以马建忠和杨树达为代表。《马氏文通》指出:“‘其字指名两用,一为续之起词而居主次,二以附名而居偏次。‘其为续之主次者。或其续为一句之起词,或为一句之止词,或其续有连字而词气未全者。至承接之续,则‘其字仍居主次,而为接续代字,非此例也。若‘其字附名,或指前文,或代己字,或有指示之意,则皆先乎名而居偏次,与静字无异。”杨树达说:“古人文字,‘之字可用为‘其,‘其字亦可用为‘之,颇无划然之界限。”动词带“之”的双宾式,他几乎都认为是“之”字用于领位。但王力先生则认为:“其”字的意义,等于“名词+之”,在上古汉语里,永远处于领位。他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此观点,例如:

(1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这等于说“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师之入也。”此处的“之”字不能译为现代汉语的“的”。同理,此处的“其”字也不能译为“他的”,只能译为“他”。吕叔湘先生的观点跟王力先生的相近,他指出:“‘其字专作表领属的加语用。‘之的用途只限于作止词及补词,不能作主语或领属性加语。‘其字只能用在领格。这是先秦的用法。”所举的例子如:

(13)大夫之许,寡君之愿也,若其不许,亦将见也。《左传·成公二年》

本文认可以王力先生为代表一方的观点,认为“其”可用作作为造句成分的主谓结构的主语,相当于“名词+之”,这种主谓结构常常在句中作宾语,在复句中作分句等。但是,“其”一般不能作独立句子的主语。具体举例如下:

(14)稽首而对曰:“臣竭其股肱之力,加之以忠贞。”《左传·僖公九年》

(二)指示代词

“其”用作指示代词,一般作定语,指示人、事物、时间等。常用来表远指,有时既表远指,也表近指。

1.表示远指

可译为“那”“那个”等。例如:

(15)臧宣叔怒曰:“当其时不能治也,后之人何耶?”《左传·宣公十八年》

(16)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2.表示近指

用例较少,可译为“这”“这个”等。例如:

(17)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左传·僖公三十年》

二、用作副词

《左传》中“其”字作为副词共出现624次。主要分为时间副词和语气副词两大类别。

(一)时间副词

据《词诠》:“其,时间副词。将也。”作状语。表示未来的时间,可译为“将要”。例如:

(18)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19)吾子孙其覆亡之不暇,而况能禋祀许乎?《左传·隐公十一年》

(二)语气副词

“其”字在表现语气时有三种用法。分别为劝令副词、推断副词和疑问副词,在句子中皆作状语。

1.劝令副词

这种用法的“其”多用于句首或句中,王引之《经传释词》云:“其犹当也。”

第一,用于谓语前作状语,配合文义表示请求、商量,主语多是第二人称。可译为“还是”、“请”等。例如:

(20)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左传·僖公四年》

(21)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第二,表示劝勉、命令等语气,可根据上下文意译为“就”、“一定要”、“千万”等。例如:

(22)难不已,将自毙。君其待之!《左传·闵公元年》

(23)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左传·隐公三年》

2.推断副词

杨树达《词诠》云:“殆也,于拟议不定时用之。”

第一,推度副词。位于动词谓语(或其他谓语)前作状语,配合文意表示对动作行为或情况的不十分肯定的估计或推测。句末常有语气词“乎”或“欤”等与之配合。可译为“大概”、“可能”、“也许”等。例如:

(24)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左传·僖公五年》

(25)城上有乌,齐师其遁。《左传·襄公十八年》

第二,判断副词。位于谓语前作状语,配合文意表达说话人对将采取的动作行为的一种肯定的判断、愿望或决心。句末常有语气词“也”、“矣”等與之配合,加强句子判断语气。可译为“一定”、“很可能”等。例如:

(26)见叔佯,曰:“子之马然也。”对曰:“非马也,其人也。”《左传·宣公二年》

3.疑问副词

第一,表示疑问语气,向人提出询问。句末有时与语气词“乎”等配合,可译为“大概(能)”等,例如:

(27)晋侯围上阳。问于卜偃曰:“吾其济乎?”对曰:“克之。”《左传·僖公五年》

(28)后子见赵孟,赵孟曰:“吾子其曷归?”对曰:“鍼惧选于寡君,是以在此,将待嗣君。”《左传·昭公元年》

第二,加强反诘语气。其、岂音近,故二音互通。[3]可译为“难道”、“怎么”。例如:

(29)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左传·隐公元年》

(30)长恶不悛,从自及也。虽欲救之,其将能乎?《左传·隐公六年》

三、用作连词

《左传》中“其”字作连词的频率较低,共出现34次。“其”字作连词的作用主要是连接分句,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假若”。例如:

(31)其济,君之灵也。不济,则以死继之。《左传·僖公九年》

(32)其然,将具敝车而行。《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四、用作助词

助词,古代称“辞(词)”、“语助”等,《虚字说》云:“语辞何以无义,缘其字本为语中衬贴之声,离语则不能自立。”助词“其”既无词汇意义,也无语法意义,虽然只是“语中衬贴之声”,但在用法上并不是随意的,而是要遵循一定的结构形式。《左传》中“其”字作助词则主要体现为语气助词,共15例。

首先,“其”字作语气助词,用在句中,使语句和谐匀称。不能译出。例如:

(33)对曰:“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左传·庄公十四年》

(34)以德为怨,秦不其然。《左传·僖公十五年》

其次,“其”字作语气助词,用在复句的前一分句的主语、谓语之间,有强调突现作用,给读者话未说完,还有下文的感觉。现代汉语中没有这种用法,可去掉不译。例如:

(35)令尹其不勤民,实自败也。《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36)不谷即位于今五年,师徒不出,人其以不谷为自逸,而忘先君之业矣。《左传·襄公十八年》

阮元在为王引之的《经传释词》作序时云:“经传中实字易训,虚词难释。”的确如此。此外,“其”字用法灵活,可以广泛地与其他虚词或固定词组连用,大大丰富了《左传》复句的表现手段,反映出先秦时期汉语复句的形式已经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左传》记述了春秋时期242年间鲁国以及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反映了春秋时期的语言状况,其内容浩如烟海,文献中的虚词的用法也更加灵活多变,作穷尽似的调查,分析每一个虚词的用法,对于整理古籍,弘扬民族文化大有禆益。

参考文献:

[1]何乐士.《左传》虚词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马建忠.马氏文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3]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2.

[4]王引之.经传释词[M].长沙:岳麓书社,1984.

猜你喜欢

左传代词副词
复合不定代词点拨
The Wheels on the Bus
《左传》“摄官承乏”新解
《左传》疑难考辨一则
副词“好容易”及其词汇化成因
代词(一)
代词(二)
《左传》“讥失教也”句献疑
副词和副词词组
孙武何以不见名于《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