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015-06-10周晓燕

北方文学·中旬 2015年7期
关键词:柴静理性学术

周晓燕

科学家和学者在看待问题时往往比较理性和客观,事实上这也是科学和学术对他们的基本要求。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尤其是涉及到一些热点现象和热点问题时,公众的态度往往走向两个极端,甚至会因为专业领域的科学与自己的常识相左而大肆攻击专业学者。

一、关于柴静《穹顶之下》的讨论概况

笔者浏览了豆瓣、知乎、微博以及各大贴吧的相关讨论,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拥护者推崇至极、乃至“神化”柴静及其作品,质疑者则放大“不妥”乃至对其全盘否定,双方甚至为此掀起大规模掐架,而能保持理性客观作出评价的只占很少的部分。笔者随后分别归纳整理了推崇者与质疑者的主要论点:(见表1)

在这里,笔者无意对涉及到各专业领域内的问题给出意见或作出评价,事实上为避免贻笑方家,作为一个在环保、经济等方面所知甚少者,笔者也竭力避免只凭借一点生活经验和先入为主的印象就对各个问题评头论足。如题目所指,笔者的目的乃在于通过对目前《穹顶之下》这个文化热点现象的分析来探讨一种态度,一种学术态度,说到底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如上表所示,无论是拥护者、质疑者还是中立者都为自己的结论给出了理由,这看起来有理有据、十分公正,但如本文开头所指出的,中立者数量甚少,而拥护者走向“神化”的极端,质疑者则走向全面否定的极端。而在大规模掐架中, 论点6、7和论点G、H出现的次数最多,双方纷纷拿柴静本人的生活举证:一方“造神”,竭力证明柴静身家清白、道德高尚,一方“抹黑”,竭力证明柴静背叛国家、矫揉煽情。在笔者看来,这两者都不可取:无论是“造神”还是“抹黑”,虽然两者出发点迥异、结论也大相径庭,但两者同样都是把关注点从“事”转移到“人”身上,混淆视听。

二、“造神”与“抹黑”现象的几点原因

如果我们把“讨论”的内涵扩展到学界外,扩充至毫无形象的网络掐架,那么不难发现近年来关于一些文化热点现象的讨论也总是走入这样“由事到人”的怪圈。笔者认为原因有四:

一则是大众参与性增强。以前,学术高高在上,非专业人士极少妄谈,而随着传播媒体的发展、居民文化水平的提高、文化生活的丰富,越来越多的普通群众参与到文化创作活动和文化评价活动中来,形成一种空前的“大众狂欢”[1]文化消费诉求。

二是大众参与的“门槛”降低。近年来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大众参与文化活动的便利性大大增加,“在利用现代传媒手段营造的虚拟传媒空间中,人与人之间的自然人性被恢复,日常生活中的等级关系被铲除,”[2]于是在开放的网络中,任何人都能够对某一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一来就不可避免的导致一些无专业价值的评论的出现。

三是网络环境中的理性丧失。通过观察微博、贴吧、论坛中的掐架不难发现,一些时候参与者并不是关注事件本身的结果,而是要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及浏览和欣赏与自己相似的观点,并且结成同盟对意见相左者发起攻击,以此来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放松和优越感,这种关注点本身的偏离就容易导致情绪化和狂热化。另外,自媒体的发展使得一批意见领袖们通过粉丝的大量转发和评论,有意识地影响参与者的理性思考从而引导舆论方向,只要处于这个宏大的社交网络,就不免会收到别人赞成或不赞成的口气并因此而影响情绪,最终导致理性丧失。

四是学术科普的不足。一方面,当前许多科普节目往往只做基本知识的讲解,更进一步的内容因其专业性和艰深性而往往不为未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普通群众所知,这就难免导致参与者在发表意见时因无法提出专业意见而选择错误的关注点;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囿于“非黑即白”的思维定势而走向一种“非此即彼”的极端。但任何一个文化现象、任何一个社会问题的背后都有复杂的原因。即使专业范围内,学术界对同一问题有争论十分正常。这是每一个学者的共识,也是一种基本的学术态度。然而事实上,大多数的科普节目并不重视对这种科学态度的普及。

三、以学术精神进行日常生活

“学术”二字听来总带着一点不食人间烟火的意思,如高岭之花遥不可及。然而笔者认为“学术”并不是距离生活最遥远的东西,“学术”也是生活本身。重要的不是那些具体的科学事实,不是那些艰深的学术观点,而是用求索的、理性的、科学的、包容的态度去对待世界。

(一)以“吾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学术情趣去努力求索

学术上的研究工作想要做得好必须要达到博览群书的境界,这有这样,研究成果才有基础,才不至于出现不当的推论和结论,正所谓“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只有进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状态时,才能够使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建立在一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有效框架之上。”[3]日常生活中的许多讨论其实是专业问题曝光在新媒体技术营造起来的虚拟传媒空间中,大众往往因专业知识的不足而给出许多令人哭笑不得的评价:如单纯的认为是要中石油不那么贪心那些探明的天然气就能开采出来以供使用了,柴静给出了数据那她的解读就是完全正确的等等。

学术的发展时无限的,学者必须时刻保持婴孩般的好奇心去探索这个世界。而日常生活的内容之丰富、发展之迅速也要求人们保持创新精神,不断学习新知识、开阔新视野,孜孜不倦,上下求索。对于已知领域要时刻关注其新动态,对于未知领域则低下头来努力学习,以科學去“更新常识”。如此,便不至于出现《穹顶之下》的讨论中那种你讲资源、经济、环境专业问题,我讲柴静多年烟民、赴美产子、造作煽情等“鸡同鸭讲”的争论了。

(二)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术精神去理性思考

陈寅恪先生曾说“没有自由思想,没有独立精神,即不能发扬真理,即不能研究学术。”他一生的学术活动,都是在弘扬独立学术精神和学术自由思想。学术之所以发展、社会之所以进步就是因为有一群理性思考的先行者在坚守独立精神的同时摆脱固定思维的桎梏,积极理性思考并为此而奔走实践。理性精神听起来很遥远,实则不然。日常生活中人人提出自己的看法,这看法又如此多样,这便是各人理性思考的结果。但在新媒体技术构建的虚拟传媒空间的狂欢中,个体容易受到某种外力的煽动而失掉自己的理性,此时的个人已不是独立的个人,而成为某个意见领袖的“下属”。

“独立之精神”并非神秘而不可测,笔者认为正如生活技术一样,它也可培养。在求索中积累专业知识,了解问题发展的歷史脉络,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当思考和质疑成为一种隐形的习惯时,便不那么容易被他人左右。如此,便可相对客观和理性地看待问题了。

(三)以“疾虚妄,求实诚”的学术态度去追求真理

“真理”的通常解释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同‘谬误相对,真理与谬误的区别在于是否正确地反映着客观实际。”[4]换句话说,真理问题“不是认识的对象自身如何的问题,而是人的认识(表象和思想)与认识的对象的关系如何的问题”[5],既包含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包含对“规律”的认识。想要弄清楚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就一定要“深入扎实地追根溯源,均要深入实践取得第一手资料,不能仅凭道听途说的信息为依据来做出推论, 更不能依靠斩头去尾的只言片语的经典去佐证自己的结论”[6]。

无论是学术界的讨论还是日常生活中意见的纷争,要想弄清楚事件本身的样子,就必须摒弃杂念,潜心研究事件本身,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给出一个客观的、相对接近“真理”的判断和评价。

(四)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学术视野去包容不同声音

世界因其多样性而丰富多彩。尤其是在人文领域,正因这种多样性才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思想。歌德曾以这种多样性论证世界文学,“世界文学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非常灵活而又奇妙的”[7]。不同思想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启发,从而闪耀出迷人的理性之光。日常生活中的讨论总有相左意见,这或是出于生活环境差异,或是出于知识背景差异,但无论哪一种都提供给我们一种新的认知视角和立场,无一不在丰富和完善着我们的思考。对于新兴的事物,要客观而全面的看待,看到闪光点要积极发扬,看到缺点则需审慎批评、积极引导,不可因一点不足而全盘否定。

而另一方面,“人类知识是一片无限浩瀚的海洋,而我们每个人所掌握的知识,知识丰富人类知识海洋中的一滴水,知识无限庞大知识体系的一个极其微小的组成部分,而未知的世界如此广阔。我们不知道的知识并不一定不存在,因此对于自己未知或不熟悉的领域,要时刻保持谦虚的心态,切勿妄加评论,甚至予以否定。”[8]如果人人都具备这种包容精神,就不会出现以柴静的私人生活为武器的掐架,也不会出现“造神”与“抹黑”现象了。

四、结语

事实上,热点事件中舆论两极化现象十分常见,笔者之所以选择以柴静《穹顶之下》作为突破口是因为对这部作品的讨论大多集中于科学领域,必须根据真实的数据来反映和解决问题,与其他文化热点事件相比,它更多的剔除了个人主观因素,从而更加凸显出“理性”和“科学”这两个方面。这并不意味着“理性”和“科学”在其他文化热点现象中的缺失,揭开个人喜好这层感性面纱,对事件本身的评价仍需“理性”和“科学”的参与。

“理性”和“科学”往往与“学术”挂钩而显得不那么“接地气”,但正如文中笔者所指出的,“学术”并不是距离生活最遥远的东西,“学术”也是生活本身。重要的不是那些具体的科学事实,不是那些艰深的学术观点,而是用求索的、理性的、科学的、包容的态度去对待世界。这不仅是出于对探讨者的尊重,更是对“事件”本身的尊重,对人类理性的尊重。

参考文献:

[1]刘起林,孙国锋,张春泉,陈力君. “大众狂欢”:一种必要而无奈得到文化形态——关于文化消费主义倾向的理解[J]. 理论与创作,2001

[2]李广琼. 湖南地域文化与都市狂欢诉求的有机融合——以湖南电视娱乐节目为中心[J]. 理论与创作,2009

[3]许家林. 论学术研究的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J].会计论坛, 2013

[4]辞海[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

[5]孙正聿. 哲学通论[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6]许家林. 论学术研究的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J]. 会计论坛,2013

[7]凌继尧. 西方美学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许家林. 论学术研究的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J]. 会计论坛,2013

猜你喜欢

柴静理性学术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在通往梦想的路上一路狂奔
论柴静新闻采访对客观性的践行
柴静:有一种日子穷开心
“本转职”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
理性的回归
学术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
理性看待GDP增速减缓
创新需要学术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