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俄“多余人”典型形象分析及现实意义

2015-06-10蒿丽晓

北方文学·中旬 2015年7期
关键词:悲剧代表

蒿丽晓

摘 要:在十九世纪的俄国文学史和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学史上都出 现了“多余人“形象,俄国文学史上典型的“多余人”代表,分别是普希金笔下的叶甫根尼 奥涅金,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等。中国文学史上典型的“多余人”代表,分别是曹禺《雷雨》中的周萍,曹雪芹《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等。他们出身于贵族,接受过很好的教育,他们不满当时的社会环境,却很少行动,他们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他们是时代的悲剧,也是个人的悲剧,他们被称为“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关键词:多余人;代表;悲剧

最为典型的俄国“多余人”形象代表是普希金笔下的第一个“多余人”—叶甫根尼 奥涅金。奥涅金出身贵族却对纸醉金迷的贵族生活感到厌倦,他拒绝了塔姬雅娜的追求,又玩世不恭的对奥尔佳献殷勤,激怒了连斯基,最终在一场决斗中奥涅金杀害了好朋友—连斯基。奥涅金有着卓越的才能和伟大的抱负,想有一番大得作为,想与众不同,他选择回到乡村,想在那找到人生的意义,想从事写作,想在庄园里从事农事改革,但仅仅是尝试了一下,并没有什么结果,也没有摆脱苦闷,无聊的生活。他讨厌贵族生活,却摆脱不了贵族所与生俱来的偏见;他不想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却又不能与下层人民结合;他渴求有意义的生活,却始终没有生活的目标,是实实在在的“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莱蒙托夫在《当代英雄》中塑造了第二代“多余人”形象—毕巧林。毕巧林诞生于俄国农奴最黑暗最反叛的时代,与奥涅金相比,他的前途更加渺茫,也更孤独,忧郁。先进的民主革命意识,为祖国进步而奋斗的理想,为寻求人生目标的动力时刻地牵引着他,但是由于意志薄弱,行动懒惰使得他一事无成。毕巧林看透了上流社会的的虚伪,对龌龊的上流社会和勾心斗角的生活感到痛恨。他离开上流社会,抛弃富裕的物质生活和爱情,义无反顾的追求生命的价值。为了获得一线慰藉,他离开了阴暗的欧洲社会,选择去美洲,阿拉伯,印度旅游。尽管毕巧林有着过人的精力,才华横溢,但生活在那种窒息的环境里,贵族阶级的偏见使得他远离下层人民,远离解放斗争,那种社会根本不允许他做有意义的事。时代决定了毕巧林的命运。

中国文学史上典型的“多余人”代表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中 “多余人”的影子,即贾宝玉。贾宝玉生活在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他当时提出了自由平等的思想,追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但受到当时时代的局限,始终摆脱不了当时封建思想的束缚,最终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通往自由的路,也没有摆脱悲剧性的结局。贾宝玉本是用来补天的顽石,却没有发挥其原先的用途。他满腹才华却也不想考取功名。在感情上,他也是“多余人”。贾宝玉所追求的“木石前盟”与当时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着很大的冲突。他的婚姻自由的思想与当时的封建思想有着很大的矛盾。贾宝玉所提倡的平等,没有主仆关系和尊卑观念,很显然他违反了封建等级制度,破坏了封建秩序。当然凭借自己弱小的势力根本无法使改变当时的传统思想。

曹禺剧本《雷雨》中的周萍也表现出了“多余人”的形象。周萍是周氏大家族的长子,按理说他应该享受大少爷的荣誉与地位,将来也是父亲蒸蒸日上事业的继承人。然而却由于他是父亲周朴园与周家侍女鲁侍萍的私生子,在没有母爱的陪伴只有严厉的父亲的呵责下,他生活的不幸福,他的内心很苦闷,很压抑。他的出生,生活环境使他养成了自私,玩世不恭却又懦弱的复杂的性格。即使他也曾渴望一种新的有意义的生活,却也被腐朽的生活方式把雄心和朝气消磨殆尽了。他对周朴园,对那个社会抱有愤恨和不满,可是经过长期的压抑生活,也只剩下尊敬和服从,他从没有打算过要离开父亲去背叛那个家庭,那个社会。周萍也表现出了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环境的不满,却没有勇气摆脱这种环境的束缚,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形象代表。

不管我们处于哪个时代,怎样的阶级关系和什么样的社会地位,“多余人”都是存在的。在我看来,“多余人”其实并不多余,他们都是当时社会的先进代表,有与众不同的思想,启迪当今人们不要重蹈覆辙,要追求新的事物。生活在当今的社会里,各种无形的压力压在了我们的身上,有时候很难坚持自我,在慢慢的人生中很容易迷失自己,忘记了自己最初的目标和最终的目的。因此,不管外面的世界变化的多快,堅持自我不被外界不好的环境影响是最重要的。当然,有时候付出了努力并没有得到应得的回报,这时候的我们不要气馁,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会实现自己的梦想。有时候环境是很难改变的,觉得自己并不适合这个地方,哪怕是这份事业,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很难生活下去,显得与周围的环境或者人格格不入,这时候的我们更应该相信自己,不应该半途而废要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并为之去努力,去行动。

参考文献:

[1]马国俊,赵艳霞.叶甫根尼奥涅金[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09).

[2]任光宣,张建华.俄罗斯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08).

猜你喜欢

悲剧代表
伟大的悲剧
诠释代表初心 践行人大使命
Chapter 23 A chain of tragedies 第23章 连环悲剧
老代表战“疫”
“代表通道”新观察
这个代表咋这么拗
杨代表最急的三件事
泄洪的悲剧不能一再上演
猫的悲剧
近视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