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意义研究

2015-06-09梁宇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血气呼吸衰竭呼吸机

梁宇

(昆明市官渡区人民医院 云南昆明 650000)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意义研究

梁宇

(昆明市官渡区人民医院 云南昆明 650000)

目的:分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共66例,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频率、心率以及血气指标。结果:在经过不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无论是心率、呼吸频率、血气等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能够对患者呼吸频率、心率以及血气等方面进行改善,从而取得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无创呼吸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效果

在呼吸科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便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该病并发呼吸衰竭的几率相对较高,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都将造成严重影响。随着目前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无创呼吸机治疗早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无创呼吸机治疗能够对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从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将分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意义,现将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共66例,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其中对照组男16例,女17例,年龄65-82岁,平均年龄(75.6±3.2)岁;观察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66-83岁,平均年龄(78.3±2.9)岁。纳入标准:患者正常呼吸状态下动脉血PaCO2>50mmHg且PaO2<60mmHg。两组患者无论是年龄、性别以及一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给予水、电解质的失衡纠正,同时维持营养支持,对患者采用止咳、化痰以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同时观察组患者加入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机型号为BiPAP呼吸机,将其氧流量调整为8L/min,使患者呼吸气压维持在12mmHg之间,吸气压为18mmHg,呼吸模式(S/ T),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持续治疗,直到病情出现好转,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神色、表情等,同时根据情况调节呼气压、氧流量以及吸气压等,将呼吸机的氧饱和度调整在90%以上,氧浓度应当<35%,治疗时间为8h,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应当对呼吸机的压力进行相关调整,确保PEEP在9-12mmHg之间,气道峰<30mmHg。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频率(RR)、心率(HR)以及血气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两组数据录入到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 s)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以P<0.05为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经过不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无论是心率、呼吸频率、血气等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血气指标比较

相关并发症:对照组患者发生1例呼吸急促、2例心率下降、1例意识不清,12.12%(4/33);观察组患者发生1例呼吸急促、1例意识不清,并发症发生率为6.06%(2/33)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是由于患者受到慢性支气管炎以及阻塞性肺气肿的影响,从而导致气流阻塞为主的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死亡率、致残率、发病率均较高[1]。由于患者营养不良再加上自身电解质紊乱,即有可能出现通气功能不良或呼吸肌疲劳以及气道阻塞等,患者发病后容易出现缺氧情况,对其生命安全以及身体健康均造成严重影响[2]。

在治疗方面,临床上通常给予吸入支气管扩张剂以及呼吸兴奋剂等治疗,但这些治疗方式效果均不太理想。本次研究中我院对33例患者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患者的氧合功能起到了很大的改善作用[3]。该治疗方式通过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能够将气体送至患者病灶,使痉挛支气管得到扩张,同时纠正患者血流比例失调症状,对低氧血症进行缓解,同时减轻了二氧化碳潴留[4]。同时采用无创呼吸机对患者气道不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可以提升患者的舒适性以及依从性,降低了患者肺损伤以及感染等不良反应合并发症[5]。

从研究中可以看出,在经过不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无论是心率、呼吸频率、血气等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充分说明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能够对患者呼吸频率、心率以及血气等方面进行改善,从而取得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1]热西汗·依不拉音,夏迪亚·夏木西丁.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2,33(4):105-106.

[2]顾菁华,张继英,徐进珍.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03(2):46-47.

[3]费华丽.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J].中外医学研究,2014,15(2):142-143.

[4]陈强,高原泽,徐林盛.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10(4):154-155.

[5]杨海欧.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14(2):249-250.

R563.8

B

1009-6019(2015)02-0080-02

梁宇(1977-12),男,云南昆明,汉族,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内科临床方面的工作。

猜你喜欢

血气呼吸衰竭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