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脐尿管囊肿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2015-06-09刘虎跃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囊性肿物包块

刘虎跃

(山西省儿童医院影像科CT室 山西太原 030013)

脐尿管囊肿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刘虎跃

(山西省儿童医院影像科CT室 山西太原 030013)

目的:探讨儿童脐尿管囊肿伴感染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脐尿管囊肿合并感染的横断面及多平面重建图像的CT表现。结果:16例病例中,病变部位均位于腹中线,膀胱与脐之间的囊性肿物,囊壁较厚,其内囊液密度均匀,肿物边缘毛糙,周围脂肪间隙模糊,增强扫描后囊壁中等或明显强化,囊内容物无强化。结论:CT平扫加增强能清楚显示脐尿管病变的部位、形态、密度及邻近组织的关系,有利于该病的正确诊断及鉴别诊断,为临床诊断和制定手术方案有指导作用。

脐尿管囊肿;感染;X线计算机;诊断;鉴别诊断

脐尿管或称脐正中韧带,是从膀胱顶向脐延伸的管状结构,尿囊胚内体腔的部分退化残余,出生前管状结构消失退化成为无功能的纤维索条,脐尿管囊肿是由胚胎尿囊残留引起一种少见的先天性泌尿系疾病[1-2],男女发病率均等,囊肿大小不一,易合并感染,各类脐尿管异常疾病一旦确诊,在感染控制后宜尽早切除[3],术前定性诊断困难,本文探讨脐尿管囊肿合并感染的CT图像的表现特征,有利于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6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脐尿管囊肿伴感染的病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2-8岁,平均年龄5岁,16例均有下腹部近中线处包块,其中有13例发热伴下腹部疼痛,有1例下腹部包块伴尿频、尿急及下腹部疼痛等临床症状,有1例排尿后腹痛缓解,5例自脐间断有淡黄色清亮液体或血性液体流出,液体有尿臭味,病史1周至2月不等。

1.2 螺旋CT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螺旋CT平扫加增强扫描,必要时加扫延迟扫描,使用PHILIPS16排螺旋CT扫描机,扫描参数:螺距为1-1.5,扫描层厚为0.5-1cm,重建层厚为0.5cm,120kV,100mA,扫描范围从肝下缘到盆底连续扫描,检查后行多平面重建,增强扫描时,下肢静脉高压注射1.2-2.0ml/kg体重对比剂,对比剂使用非离子型碘海醇注射液(商品名:欧乃派克)350mgI/ml,注射速率为0.8-2.0ml/s,对不配合的患儿在检查前30分钟给5%的水合氯醛1.1ml/kg体重进行灌肠镇静,最大不超过25ml。

1.3 图像分析

由两名及以上有经验的诊断医师进行共同读片并达成一致意见,病变的CT表现包括病变部位、大小、形态、内部结构及增强后改变等。

2.结果

轴位图像及多平面重建图像示16例脐尿管囊肿的CT表现均为膀胱与脐之间囊性肿物,大小不等,1.5cmx3cm至7.0cmx9.0cm,壁厚,其内囊液密度略高于水,增强扫描后囊壁呈不均匀强化,囊内不强化,16例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螺旋CT表现为16例病变均发生于下腹近中线部位脐与膀胱之间。

图1女2岁腹部肿物3天伴腹痛平扫示腹部正中脐与膀胱可见囊性肿物影,壁厚,其内密度不均匀,肠管受推挤向两侧移,图2增强扫描后肿物壁环形不均匀强化,囊内未见强化

图3-4矢状位重建示肿物位于脐与膀胱之间,膀胱顶部受压。

3.讨论

脐尿管病变少见,以其解剖特点及临床表现分为以下4种类型:(1)脐尿管窦道;(2)膀胱顶部脐尿管憩室;(3)脐尿管囊肿;(4)脐尿管瘘。当脐尿管发生异常时,常易合并感染,治疗不当易反复发作。

3.1 脐尿管病变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脐尿管病变由于有特定的发病部位,螺旋CT表现为病变位于脐与膀胱之间,腹中线或略偏于一侧,紧贴于前腹壁后方,居于腹膜前,脐尿管走形区域椭圆形及长条形囊性低密度病灶,囊内密度均匀,其内CT值约9-25HU,大小不等,囊壁光滑,合并感染时肿物可见完全并明显强化的囊壁,囊内容物不强化,脐尿管瘘可见梭形肿块的两端有一管腔与脐部及膀胱相通;螺旋CT及螺旋CT多平面重建尤其以矢状面图像及斜位图像可以更加立体、直观、清晰的显示病灶的部位、大小、形态、密度及其邻近的毗邻关系;临床上经常出现下腹部疼痛,伴发热,并在近中线部位扪及肿块,有时可出现尿频、尿急及排尿后腹痛缓解,特别是有脐部反复感染或者自脐部间断有淡黄色清亮液体或血性液体流出,液体有尿臭味者一般都可以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1)腹壁炎性包块:多有手术或者外伤所致的血肿,腹壁积液等,矢状位重建包块位于腹壁,膀胱形态、密度未见明显异常,与该病不难鉴别。(2)膀胱肿瘤:好发于膀胱的侧后壁,多为实性肿块突入腔内为主,常伴有膀胱壁广泛浸润,而壁外改变少,且顶部前壁为少发部位,很少有膀胱顶部受压的表现;(3)肠系膜囊性淋巴管瘤:囊肿相对较大,形态一般不规则,囊壁非薄,常有分隔,钙化少见,增强扫描分隔明显强化,囊内容物不强化,邻近腹壁不受累,贴膀胱者,膀胱无受压,而囊肿随膀胱充盈度引起形态的改变;(4)卵黄管瘘:是卵黄管全部保持开放,在脐带脱落后,于脐部形成瘘,脐孔处可见到凸出的鲜红粘膜,瘘管与小肠相通,经常有恶臭分泌物,并含有粪质自瘘管排出,病变一般向脐上方延伸;(5)肠重复畸形:一般发生于腹腔内的囊性肿物,壁厚囊内密度均匀,囊内张力较大,囊肿与某段肠管关系紧密,该肠管有局限性压迹及肠腔狭窄,一般包块前后均有充气的肠管。

总而言之,了解脐尿管的解剖、病理基础、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对于脐尿管疾病做出明确诊断是必要的,CT密度分辨率高及CT多平面重建尤其以矢状面图像及斜位图像可以更加立体、直观、清晰的显示病灶的部位、大小、形态、密度及其邻近的毗邻关系,再结合典型的临床症状不难做出正确诊断,因此,螺旋CT检查可作为本病的首选检查方法[4]。

[1]舒荣宝.CT诊断脐尿管囊肿伴感染一例[J].放射学实践,2007,22 (12):1284.

[2]李艳丽.脐尿管囊肿伴感染1例[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2,18 (1):84.

[3]黎承杨,林芝.成人脐尿管疾病7例分析[J].J Modern Urol,2005,10(6):33.

[4]罗敏.正常脐尿管及其脐尿管病变的MSCT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8,18(9):8401-8404.

R445.3

B

1009-6019(2015)02-0044-02

猜你喜欢

囊性肿物包块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乳腺肿物的超声自动容积成像与增强磁共振诊断对比分析
带你了解卵巢肿物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
囊性肾癌组织p73、p53和Ki6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以腹部包块为首发表现的子宫内膜癌一例
高龄患者结肠癌伴右肝肿物的诊治探讨
囊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一例
腺样囊性癌细胞雪旺细胞化在嗜神经侵袭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