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临床分析

2015-06-09邓希兰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脂蛋白脑梗死我院

邓希兰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1)

老年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临床分析

邓希兰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1)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24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以及同时期我院收治的24例有老年非糖尿病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回顾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治疗过程中的临床表现、各项检查结果以及资料效果等。结果:①观察组患者常见临床症状为感觉障碍、偏瘫以及单瘫,且观察组患者在偏瘫及单瘫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②观察组患者的甘油三酯、胆固醇、纤维蛋白原、低密度脂蛋白的平均含量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的平均含量小于对照组;③两组脑梗死患者数量无明显差异,但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数量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多于对照组;④对照组的治疗预后效果明显优于观察组;两组以上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控制血糖水平能够极大降低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发病率,因此针对脑卒中患者我们需要在早期开展积极预防与治疗以避免脑卒中的进一步加剧,从而维护患者的生命健康。

糖尿病合并脑卒中;老年患者;临床分析

本文结合我院工作实例对老年糖尿病合并脑卒中进行了临床分析。具体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24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以及同时期我院收治的24例有老年非糖尿病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性17例,女性7例;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66.2±7.5)岁,病程为1~20年;对照组中男性16例,女性8例;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67.3±8.4)岁。

1.2 方法患者入院后,先对患者的症状及生命体征进行必要的检查,随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具体如下:

1.2.1 检查方法患者入院后,由护士对患者临床表现进行观察记录;同时检测患者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以及血糖、血脂、胆固醇含量等生化指标;按照临床常规方法检查划分患者脑卒中所属类型。

1.2.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血压血糖控制、抗血小板凝聚、保护脑细胞、调节心律、改善脑细胞代谢等常规治疗。

1.3 判断标准

1.3.1 脑卒中分类标准[1]本研究对患者进行头颅CT检查时,按照以下标准对脑卒中类型进行分类:①若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大脑中动脉发生病变,且大脑颞叶、顶叶等均存在梗死,则可判定患者存在大面积脑梗死;②若结果显示患者脑部损害部位直径小于0.5cm,则可判定患者存在腔隙性脑梗死;③若患者脑部有2处或以上存在损伤,则可判定患者存在多发性脑梗死。

1.3.2 治疗效果评价标准[2]本研究将治疗效果分为:痊愈(相关症状消失,生命体征恢复正常,且瘫痪肢体肌力恢复至Ⅳ级以上)、显效(症状明显减轻,生命体征恢复正常,且瘫痪肢体肌力恢复至Ⅱ级以上)、有效(症状有所减轻,生命体征明显改善,且瘫痪肢体肌力恢复至Ⅰ级以上)、无效(症状无减轻或有加重迹象,生命体征无改善,瘫痪肢体肌力无回复)、死亡。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接受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百分比表示,接受X2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比较经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常见临床症状为感觉障碍、偏瘫以及单瘫,一般表现为肢体无力、语言不清以及麻木等。并且观察组患者只在偏瘫及单瘫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n(%)

2.2 两组生化指标检查结果比较经分析,观察组患者的甘油三酯、胆固醇、纤维蛋白原、低密度脂蛋白的平均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平均含量小于对照组;两组以上指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生化指标检查结果(± s,mmol/L)

表2 两组生化指标检查结果(± s,mmol/L)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例数甘油三酯胆固醇纤维蛋白原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观察组242.64±1.57*4.95±1.17*4.12±1.07*4.57±0.99*1.01±0.09*对照组241.49±0.774.09±0.983.64±0.774.20±0.871.11±0.19

2.3 两组脑卒中检查结果比较经分析,观察组中确诊为脑梗死者22例,确诊为脑出血者2例;而对照组确诊为脑梗死者21例,确诊为脑出血者3例。其中,观察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具体见表3。

表3 两组脑卒中检查结果

2.4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经临床治疗后,观察组中治疗痊愈1例,显效8例,无效14例;而对照组中痊愈2例,显效13例,无效8例;可以看出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观察组。具体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效果分析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终身性慢性疾病之一,并且糖尿病会引发多种并发症,从而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健康与疾病康复[3]。脑卒中是老年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最易导致患者死亡、残疾的疾病之一[4]。因此研究老年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临床特点,探讨预防糖尿病并发脑卒中发生的措施成为当前临床医学的重要任务。

本文研究发现:老年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偏瘫、感觉障碍、单瘫等,并且与非糖尿病脑卒中患者比较,其偏瘫及单瘫数量较多;观察组患者的甘油三酯、胆固醇、纤维蛋白原、低密度脂蛋白的平均含量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的平均含量小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以上结果说明,糖尿病患者存在多种危险因素,这些风险因素的存在致使糖尿病患者并发脑卒中的几率大大增加。并且经治疗发现: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的治疗预后效果明显差于非糖尿病脑卒中患者,这进一步说明糖尿病脑卒中会严重也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致使患者死亡或残疾,生活质量下降。

总之,为降低老年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我们需指导老年糖尿病尽早接受健康体检,以做到早期预防与治疗,从而控制血脂水平,进而降低脑卒中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5]。

[1]于凤秀.老年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临床病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21(16):62-63.

[2]冯艳蓉.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临床特点与防治策略[J].中国社区医师,2010,20(23):9.

[3]陈洁,王小祥,罗孝全.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分析[J].华西医学,2010,19(10):1798-1800.

[4]易继龙,李竞.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1,25(2):225-227.

[5]曹续政,姜瀛,乔东海,等.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预后分析[J].中外医疗,2013,7(1):72-73.

R587.2

B

1009-6019(2015)02-0067-02

猜你喜欢

脂蛋白脑梗死我院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非配套脂蛋白试剂的使用性能验证
高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泡沫细胞形成的作用
结节性黄瘤并发Ⅱa 型高脂蛋白血症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
中风防治灵Ⅰ号、Ⅱ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15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