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中传统民居门楼的成因及分布探究

2015-06-09

关键词:门楼大门民居

张 犁

(西安美术学院设计系,西安 710065)

关中传统民居门楼的成因及分布探究

张 犁

(西安美术学院设计系,西安 710065)

作为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形态,关中民居门楼在关中各地区均有分布,并各具特色。其主要类型有屋宇式、随墙式和地坑式。通过对关中传统民居门楼成因及分布的分析,指出关中民居门楼由于受到自然条件、宗法礼制、社会、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其建造方法、建筑形象丰富多彩,分布广泛,是一种内涵极为丰富的文化形态,更是珍贵的建筑遗产,应进行保护并使之更好地传承。

关中;传统民居;门楼;建筑遗产保护

引 言

关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区域,其民居与中国文化传统息息相关,关中传统民居历史悠久,受自然条件、物质资源以及地域思想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多选择风土、水文、气候条件有利的位置建造,其内部以严整的格局、强烈的秩序反映出当地人民的生活情况、家庭伦理和宗法礼教。作为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形态,关中民居值得引起更大的关注。

考古资料显示,有民居院落以来,门堂分立就是庭院式民居的建造传统,门楼成为展示民居个性最重要的一环。门楼满足了人们居住的需要,为一户人家起到围护、分隔内外空间及交通疏散,并兼有采光、通风和装饰等作用。人们为了适应各地的气候、资源和地形,发明了各种门楼的建造方法,建筑形象丰富多彩,充分反映了地方特色。本文拟以关中民居的门楼为例,对此作一简要分析。

一、关中民居门楼的类型及地理分布

一个地区的传统民居是地区乃至民族和国家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人们在一个区域内长期的生产生活,积淀下来许多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民居,不同种类的民居门楼作为民居建筑的外观主体,构成了本地区具有标志性的景观,形成了不同地域的印象。关中民居门楼在关中各地区均有分布,虽各有自己的特色,但却体现一致的文化内核[1]。

(一)关中民居门楼的主要类型

1.屋宇式门楼。这种类别的门楼级别较高,大门坐落在主宅院的中轴线上,多为王公贵胄的府邸大门,宏伟气派。还有一种常见的屋宇式门楼位于宅院的东南角,占据一间房的位置,有较高的台基,门口宽大敞亮,装饰代表了主人的品级地位。

2.随墙式门楼。随墙式门楼通常嵌在外墙内,在围墙中间开启一道大门,大门构件无遮盖,上架石檩梁,两旁竖石条门框立柱,装饰等级有高低之分(见图1)。

还有一种形式是在石檩之上,采用各式各样水磨青砖,精雕细琢,堆砌成一座颇有气势的砖雕楼台,如同给大门搭建了一个遮罩,被称为罩式门楼,是随墙式门楼的一种。

图1 永寿民居门楼

3.地坑式民居门楼。地坑式民居入口门楼是伴随着地坑式窑洞民居形式而产生的门楼样式。其入口是纳入地下的长甬道(见图2)。这种样式的门楼在全国也是具有代表的民居建筑样式。

图2 三原柏社村地坑窑门楼

(二)关中民居门楼的地理分布

关中东部是指渭河以北,黄龙山、乔山以南,石川河与黄河之间,包括韩城、澄城、合阳、大荔、白水、蒲城、富平、渭南及临潼等9县(市)。关中东部地区民居讲究以八卦图中的吉祥方位来划定大门,当地最忌讳将大门建在南墙的正中,认为大门直冲堂屋,水火相克,宅不安宁。关中东部地区民居多为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建筑,大门多为走马门楼,是四合院与外部联通的主要渠道,门道房顶部做成藻井形式,四角垂下精雕的垂花楼式,普通民居为等级较低的随墙式门楼。关中东部地区在简朴,封闭的街巷中,门楼造型各异,做工精巧,门口的木雕挂饰,门楣题刻、用木材或砖材雕刻题字的门匾等,都体现出了当地民居地域特色和艺术风格。总的来说,该地区的门楼装饰具有敦实庄重,简朴大方的特点[2]。

关中西部地区,包括宝鸡、凤翔、岐山、麟游、眉县、太白、周至、扶风一带,多为随墙式门楼,大部分门楼本身及周围装饰较为简单。留存至今的也有等级较高的合院式民居,如扶风温家大院民居、凤翔周家大院民居。

关中北部地区,包括铜川市及彬县、永寿、长武、淳化、旬邑、陇县一带。总的来说,该地区门楼的门洞空间较小,四周均为砖石材料,有利于防御侵袭,大门为板门,主要由门扇、门框、门墩、门槛构成。在大门空间有门墩和门凳的石雕,门额的牌匾等装饰,体现宅院主人的身份地位和文化品味。普通民居门楼为等级较低的随墙式门楼(见图1)。

关中中部地区包括武功、乾县、户县、咸阳及西安等5个县市。西安地区传统民居有一些大门居中,等级较高,民居建筑多为一层,入口位于街房一角,占用一个开间,比例均衡,多不做高大门楼以及过多装饰来炫耀,给人以朴素、谦和、低调的印象。隶属咸阳市的三原县则以地坑式窑洞为其当地民居特色,地坑式民居门楼也主要集中出现在该地区。

二、关中传统民居门楼的成因

(一)自然条件的影响

在地理环境的诸多要素中,气候类型和分布对民居的影响和制约最为明显,直接作用于民居建筑的形式、形制、结构和特征。

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所以在北方民居建筑中防寒增温是首要宜居举措,厚墙、火炕、坐北面南的房屋朝向、开阔的房屋间距等措施都强化了取暖设施的有效性。关中地区黄土地貌和温带季风气候为当地人们带来了干燥炎热的夏季,寒冷漫长的冬季和风沙的侵袭,为了适应环境,民居建造演变出了窄长、封闭的坡屋顶为主的合院式风格,与自然环境十分和谐、统一。关中地区的土质特殊,坚硬而易塑,夯土就广泛的应用于墙体和地基(见图3)。

图3 夯土

(二)宗法礼制的影响

宗法制度是氏族社会的血缘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演化而成的,宗法制度对中国传统民居的影响深刻而广泛,在与自然条件和谐的前提下,传统民居建筑布局、形制、营造标准和建筑装饰甚至材料的运用都以宗法礼制为规范准则,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形式和规模充分体现了礼制维护社会等级差别的功能。历代统治者为了保证社会秩序,利用礼制制定典章或法律条款,按照人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地位差别,左右人们在建筑中的行为和建筑的空间管理,这就形成了建筑等级制度。很多朝代都有史料对建筑等级进行记载,明代《明史.舆服志》载:“一品二品厅堂五间九架,门三间五架。三品至五品厅堂五间七架,门三间五架。六品至九品厅堂三间七架,门一间三架。洪武三十五年申明禁制,一品至三品厅堂各七间。庶民庐舍洪武二十六年定制不过三间五架。三十年复申禁饰不许造九五间数,房屋虽至十二十所,随其物力,但不许过三间。”当时建筑的礼制要求严格,等级森严,等级化已经成为传统民居建筑的鲜明特色之一。

明清的典章制度对门楼也有着非常严格的等级规定,根据地位的不同,门楼的高低、规模、装饰、进深等方面都有具体要求,门楼的建造和装饰只能在规定内变化,不能逾越,而屋主地位由门楼就可辨明。以清朝为例,王府大门建在中轴线上,按皇家宗室分封,主要是亲王、君王、贝勒的府邸。广亮大门是有官职的一品到七品的文武百官住宅的大门。一般商人即使有钱也不许盖此规格的大门,富商为了在礼制规定的范围能表现出有钱人的气派,则选择建造与广亮大门相仿的金柱大门,只是将门扇、门框在门洞中的位置前移一些,进深较浅。这种门楼有着非常完整的独间房屋式门楼,高于两侧连接的房屋,过道两侧摆放长凳,门楼构造、砖雕构件、抱鼓石、上下马石和拴马桩等均有精细的装饰,门簪的数量、形式、檐柱和大门之间墙壁装饰的内容、门槛高低长短、门的颜色等都由宅主的地位身份决定。蛮子门用于一两进以上的院子,如意门是富裕市民阶层的门第,随墙门是直接开在墙垣上的门楼,为普通老百姓所用。

北方的合院式民居建筑是建筑等级制度最好的例证。在合院式院落中以血缘为纽带的族人共居一院,建筑规格、房屋布局、门楼形制都很好地体现了“父尊子卑、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的宗法礼制。关中地区就有较为完整的建筑实物例证,如陕西旬邑县唐家大院(见图4)。

图4 旬邑唐家大院

(三)社会、政治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条件在建筑形式演变过程中变化不大,但不同的社会政治背景给民居建筑带来不同层面的影响。以关中地区为例,周、秦、汉、唐时期,关中地区是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人民安居乐业,民居建筑得以长足发展。随后唐末至宋元时期战乱频繁,关中地区处在丝绸之路要道,受异族的侵扰也极其频繁,该地区逐渐演变为较为封闭、落后的地方,社会发展停滞不前,民居建筑发展甚至出现倒退现象。明清开始,关中地区社会情况趋于稳定,生产力得到较快的发展,传统民居建筑发展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潮。因此,社会发展情况对传统民居的形态特点也产生很大影响[3]。另外,民居建筑的防御性特征也随社会发展逐渐显现。关中地区历来都是政局变迁中的兵家必争之地,该地区民居的就体现出强烈的防御性和向心性,明清时期的典型防御性聚居村落的例子在关中随处可见,如合阳县坊镇灵泉村,村内民居街道整齐,朝北的围墙开出防御性的城门洞,靠村内部分围墙两侧有上墙阶梯。大荔县朝邑镇内建立了号称天下第一仓的丰图义仓,从其建仓的选址和守仓城墙的高度以及墙体的炮弹孔已可见千百年来关中在战乱争斗中的地位,很多村落都以“堡”“寨”字命名,还有的村落有独立的寨门或堡门。

三、结 语

关中民居门楼的装饰工艺技艺精湛,表现手法多样,采用象形、会意、谐音等手法,创造出了大量、丰富题材的造型和图案,寄托吉祥、美好的寓意,以透雕加浮雕等传统技法将吉祥图案和寓意纹样雕刻得精致到位,稳重又不失华美的意境。门楼建筑装饰材料以木质为主,石、砖相辅相成,木质大多就地取材,采用榆木、松木制作,细腻有韧性,便于制作,不易开裂。门楼的设计与建筑相互融合,与墙体形成了材质、大小、轻重、虚实等的视觉和谐审美关系,达到节奏和韵律的形式美感[4]。

关中传统民居门楼精美,不仅仅取决于制作技艺和装饰题材,更重要的是精神内涵与文化内涵,门楼作为物质载体,承载了宗教信仰、民风民俗、艺术观念以及审美意识等文化内涵。门楼中的木雕、砖雕和石雕图案的设计,通常是由房主提出诉求,制作者依据儒家、道家的历史经典寻找适合的图案、场景或者形象予以表达。门楼艺术体现出一种精神追求,并反映出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出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韵味。

传统民居的门楼从容口的门洞变化为门房,进而变化为门区,从单一的功能性门演化到礼制作用的装饰门,从油漆门到油彩门,平板门到隔扇门,空门洞到刻有浮雕圆雕的门,从建筑的一个部件到自成体系的独立建筑。门楼的题材与内容反映出它所依托的文化背景,工艺方面展现出地方特色,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门楼是体现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其造型、体量大小、考究程度、装饰工艺的精湛程度往往显示出主人的社会和经济地位,是房主人物质和精神方面的直接表现,因之在民间流传着“房子有价门无价”的说法。门楼是居住不可或缺的要素。传统民居门楼这样珍贵的建筑遗产应该进行保护并使之更好地传承[5]。

[1] 王军.西北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85-127.

[2] 李琰君.陕西关中传统民居建筑与居住文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5-47.

[3] 刘森林.中华民居:传统住宅建筑分析[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107-156.

[4] 庄裕光.中国门窗:门卷[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56-112.

[5] 陆元鼎,陆琦.中国民居建筑艺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9-55.

Preliminary Study on Caus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Gateways in Guanzhong Area

ZHANG Li
(Department of Designing,Xi’an Academy of Fine Arts,Xi’an710065,Chin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origin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gateways in Guanzhong area.It points out that due to the impact of natural conditions,religious rituals,society and politics,the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building image of the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gateway are plentiful and the distribution is extensive as well.The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gateway is not only a cultural form,but also a valuable architectural heritage,which should be well protected and inherited.

Guanzhong area;traditional residential;gateway;architec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J59

A

1009-9107(2015)01-0146-04

2013-11-21

陕西省教育厅资金资助项目(09JK170)

张犁(1981-),女,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硕士,西安美术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遗产保护与文化生态环境保护。

猜你喜欢

门楼大门民居
太谷明清民居门楼类型特征浅析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打开夏天的大门
前门楼子九丈九
乐东古门楼
清唱
春天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