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5-06-01张艳斌

学理论·下 2015年5期
关键词:就业对策研究大学生

张艳斌

摘 要: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上总体上呈现出大学生就业市场宏观上的供需不平衡,大学生就业市场区域间的供需不平衡,大学生就业市场各专业就业状况的不平衡三个特征。供需失衡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区域经济的不平衡使大学生就业出现地域性相对过剩,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脱节是导致上述三个特征的原因。最后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方面提出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5-0144-03

在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从1999年开始,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的招生规模持续扩大。在2003年到2014年短短十几年里,大学生毕业人数由212万飙升至727万,达到了历史最高值。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渐渐凸显,曾经被视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似乎也在逐渐“失宠”。大学生就业问题一度成为社会的热点和关注的焦点。面对这样一个热点问题,需要我们进行“冷思考”。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状况

(一)大学生就业市场宏观上的供需不平衡

“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供求由市场机制决定,通过劳动力供求关系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1]目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市场机制调节大学生就业。从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每年都有数以百万的大学毕业生涌入到劳动力市场。据统计数据显示,大学毕业生从2003年开始进入了增长的“快车道”,2004年达到了280万,2005年升至338万,2006年超过400万,2007年了逼近500万,2009年突破600万,2013年达到699万,成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在2014年更是达到了727万的历史最高值,进入“史上更难就业季”。与大学生毕业人数的持续高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学生就业率却一直低迷。大学毕业生劳动力市场的总供给不断增加,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的就业率却没有相应的提高,因而造成了大学毕业生待业人数的迅速上升。由此可见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从宏观上看供给大于需求,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造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更是“雪上加霜”。

(二)大学生就业市场区域间的供需不平衡

马克思主义非常重视利益的研究,“‘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2]他明确指出了:人们所奋斗的所采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大学生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去追求更高的目标和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而大学生在进行就业岗位的选择时,对于东部经济发达城市,省会城市有着特殊的就业区域偏好。对于地级市,县级以下的城市考虑甚少,更不要提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和偏远山区了。而且大学生在选择就业单位的过程中,热衷于选择这样的就业岗位:具有较高的薪资待遇,工作相对稳定,有良好的社会福利和社会待遇,同时又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能够彰显自身的社会地位,不约而同地将就业单位聚焦到了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大中型企业,出现了争先恐后到“体制内”的局面。其结果导致了在大学生就业市场区域间的供需不平衡。据统计,2007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和中共其他部委所属高校本科毕业生中到东部11省就业的比率是58.5%,到中部就业的比率20.2%,到西部12省就业的比率是21.3%[3]。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总体上呈现出向东部集中,中西部分散的特点。大学生就业区域的选择反映了人才资源的配置,上述呈现的特点打破了各区域大学毕业生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加剧了区域间的不平衡。

(三)大学生就业市场各专业就业状况的不平衡

在分析和考察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结构特征时,专业结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度。根据不同专业毕业生的供求状况,可以分析劳动力市场的职位匹配程度和结构是否均衡。从麦可思研究院(MyCOSInstitute)独家撰写的《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中2013年专业就业率和失业率排名不难得出:从总体上看,理工科专业的就业状况要好于文科专业;在理工科专业中应用技术类专业的就业状况要好于纯理论类专业;以学前教育为代表的教育类专业在就业中却有着“骄人”就业率;以美术学、音乐学为代表的艺术类专业就业状况不容乐观;以法学专业为代表的曾经一度的热门专业,也有着较高的失业率。可见如今大学生就业市场专业就业结构不平衡,反差大。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

(一)供需失衡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从需求看,按照经济学的观点,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为社会提供就业需求岗位80-100万个,近几年我国每年新增就业需求岗位应为900万个左右。尽管我国经济高速发展,GDP增长率保持在9%左右,但我国主要采取的是增长优先发展战略,新建项目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劳动力需求增速慢于经济发展速度,出现了“高增长、高投入、低就业”现象,因此,经济发展实际向社会提供的就业需求岗位每年不足900万个。从供给看,随着大学扩招全国高校毕业生激增到700多万,这些年高校毕业生每年高速度增长,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毕业生,仅仅是毕业生就业供给就已经接近了市场的就业需求岗位供给。再考虑到下岗职工再就业和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对于就业岗位的需求,远超过市场在短期吸纳劳动力的数量。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的产业结构渐趋合理,但是第三产业发展依旧严重滞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对于就业人员的吸纳能力不足。总体性的劳动力供大于求在短期内无法改变,因而供求失衡构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基本框架。

(二)区域经济的不平衡使大学生就业出现地域性相对过剩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行了非均衡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给予了东部地区全方位的倾斜的优惠政策,再加上区域间原来的经济发展基础,导致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失衡。尽管近年来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丰硕成果,但并未根本上改变区域经济失衡的状况。在这样的经济发展状况下,毋庸置疑,东部地区和大中型城市在经济总量规模、经济增长速度、人均GDP、产业结构、就业环境、技术创新等各方面均优于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在此基础上,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也具有地域不平衡性,表现为在某些东部地区的大中城市,大学毕业生供给量相对过剩,但在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却供给不足。大学生区域就业不平衡的根源在于市场经济所固有的趋利性。区域经济的不平衡使得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人均收入差距拉大,等量劳动在不同地区所获得的回报存在很大差距,这使大量大学生涌向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就业。同时在东部地区和大城市,具有较高的薪资待遇,工作相对稳定,有良好的社会福利和社会待遇,同时又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和职业潜力。另外,投入产出的考虑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重要因素。根据教育部公布的资料,我国高等教育的费用对于一般家庭特别是西部和农村家庭已经是一种高投入。高投入会使人们期望高回报,毕业后更加趋向于找到收入高、福利好、发展机会多的工作,而这些工作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因此基于经济发展不平衡上的就业环境的优劣,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市场区域间的供需不平衡。

(三)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脱节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关于产品实现的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商品的生产者从事商品的生产活动必须要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准确了解和把握市场对于商品的需求及其变化,使商品满足市场需求,从而避免所生产的商品滞销,积压造成生产要素不必要的浪费。然而大学毕业生作为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中的“特殊商品”,高校作为这种特殊商品的生产者,在培育人才和设置专业时同样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但是从当前严峻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来,出现了这样的“怪圈”,一方面毕业生就业市场存在着大量的空缺职位,一方面却是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其原因在于部分高校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中,没有充分地考虑到社会的需求状况,盲目追求综合性,有些甚至赶时髦,一哄而上,开设趋同趋热的专业。比如英语、法学、计算机等所谓的热门专业,许多高校纷纷开设。在《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中显示,这些专业位于失业率的前列,成为“红牌”本科专业。可见当前的高等学府中存在着某些专业设置,培养方案和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而那些与社会需要相脱节的专业被戏称为“鸡肋专业”,相应专业的毕业生则被冠之以“鸡肋人才”。因而大量的毕业生由于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无法顺利实现就业。可见高校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同市场需求的脱节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之一。

三、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对策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人才资源开发,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4],大学生是生产力中的劳动者要素,只有大学生实现就业才能将自身的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可见解决好学生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加快高校改革步伐,适应社会需求

1.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专业结构,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各大高等院校在专业设置上要紧贴社会需求,与就业市场向适应。对那些滞后于市场需求的专业进行淘汰;对传统的专业进行优化整合;发掘市场中孕育的新的旺盛需求,增设新专业。多方面的增强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从可持续发展和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角度,提高专业设置的预见性和前瞻性,以市场为导向,与市场需求接轨,及时调整“夕阳专业”,发展“朝阳专业”,进而优化专业结构,提高学校和毕业生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

2.转变高校发展模式,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随着高校扩招,造成了高校管理滞后,师资力量紧张,教育环境恶化等问题,引起大学生平均素质的降低和大学生的含金量下降,造成大学生在毕业时就业困难。然而高等教育大众化绝不仅仅是量的增加,更应该有质的提高。高等院校在短时间内“长高长胖”之后,当前最为迫切的是要“强筋壮骨”。因此高校要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更加重视教育质量的提升,以“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增强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二)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改善大学生就业环境

1.大力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政府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政府应主动扮演倡导者和扶植者的角色,在市场失灵的地方发挥宏观调控的功能,面对大学生就业难这一棘手问题,政府不应该放任自流,而是应该有所作为。政府仍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充分发挥经济发展对就业的拉动作用。

2.完善相关制度,创造和谐的就业环境。政府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明确用人单位、高等院校和其他相关主体的职责,维护大学生就业的合法权益,为大学生顺利就业创造有序和谐的就业市场环境;政府应尽快建立起完善的大学毕业生社会保障体系,为暂时不能就业和失业的大学毕业生提供经济资助、免费技术培训、推荐就业等服务,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缓解和化解他们的就业压力和心理矛盾;政府应加大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扶持力度,在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基础上,合理调节就业,同时政府要鼓励大学生自主择业,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千方百计地为大学生创造和谐的就业氛围和就业环境。

(三)大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理性就业

1.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理性选择专业。专业的选择对于大学生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知识结构,更关系到大学生未来的发展。在选择专业时既不能盲目跟从大众的潮流,选择所谓的热门专业,好的专业并不等于热门专业;也要摒弃那种单纯追求高学历,选择所谓的冷门的专业,以求轻松拿到文凭,要充分考虑到毕业后的就业状况。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时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准确地为自己定位,综合考虑自身的能力和兴趣,将来的工作机会需求和职业潜力等因素。从而在大学毕业时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增加社会对自身的认可度和自身对职业的满意度,顺利实现就业。

2.加强大学生理论学习和参与实践的能力,提升综合能力。大学生作为就业的主体,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必须积极努力通过各种途径提升自我,在大学期间既要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要积极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比如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等,掌握学习能力。在实践活动中更加准确的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客观的重新认识自己,明确自己与社会需求的差距,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升自我,积极主动适应社会的需求,增加自己的砝码,实现自身价值。

3.转变就业观念,适当调整就业预期。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曾说道:“我不相信中国大学生多了。只要我们不要用精英教育的观念看待大学生就业,就不存在就业问题。农村的教育、卫生、农业现代化服务、城镇化的建设,都需要大学生。”由此可见,大学生就业观念对于解决自身就业的意义所在。大学生要合理定位,正确认识从“天子娇子”转变为“普通劳动者”的现实,从自身情况出发,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爱好准确地给自己定位,客观的看待自己,勇于放下“身段”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去。要在就单位和就业区域的选择克服功利主义回归理性,不再一味以大中城市为目标;不再一味追求“铁饭碗”,必须进“编制”入“体制”;不再一味期望高起点,高待遇等。

参考文献:

[1]马伯钧.政治经济学[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253.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03.

[3]夏鲁惠.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J].中国发展观察,2009(2).

[4]列宁.列宁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209.

猜你喜欢

就业对策研究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