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4年山东高考作文

2015-05-31马俊强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5年6期
关键词:雅事雅士俗人

马俊强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窗子就是一个画框,从窗子望出去,就可以看见一幅图画。有人看到的是雅,有人看到的是俗,有人看到的是闹,有人看到的是静……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解题】

可紧扣材料“不同的人看窗外图画”,从“看到什么”的角度进行写作。考生要先弄清楚,材料中涉及的内容可以分为三个要素:主体,人(不同的人或同一人);客体,图画,有比喻义,可比喻现实世界,但不可比喻心灵世界;媒介,窗子,可以是真实的窗子,也可以是比喻的窗子,但不必做过多引申。考生也要先弄清楚,材料的核心内容是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即主体如何看待客体。考生还要先弄清楚,材料可以归纳为不同的人(或同一人)透过窗子、窗口等媒介可以看到不同的图画,即人如何看待客观世界。在先弄清楚了这些之后,考生便可从“看到什么”的角度去谈:从同一个窗子望出去,不同的人(或同一人)会看到不同的东西。生活在同一个社会,有的人看到了繁荣,有的人看到了没落;看同一部《哈姆莱特》,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读同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見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可紧扣材料“不同的人看窗外图画”,从“为什么”的角度进行写作。“从同一个窗子望出去”,为什么“不同的人(或同一人)会看到不同的东西”?从外在的原因看,看到的事物本身是丰富多彩的。从内在原因看,不同的人(或同一人),观察角度不同,心态不同,看到的世界也不相同。

可紧扣材料“不同的人看窗外图画”,从“怎么样”的角度进行写作。就是我们应该怎么做才好。比如角度不同,发现不同,告诉我们既不要自以为是,也不要妄自菲薄。同时还启发我们要多角度看问题、全面看问题,免得“横看成岭侧成峰”。再如,既然不同的心态能够让人看到不同的东西,那我们应该尽量以积极的心态、高雅的情趣看待事物,发现世界的美……

【范文】

温水沏俗俗成雅

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时不同景不同人不同,所见自然不同。俗茶俗杯俗景,只需一雅士,便可沏俗为雅,洗尽风尘。

世上本没有雅物,只是有了雅士,物便脱俗成雅。寒山寺本是和合二仙之一寒山和尚的庙宇,世人求姻缘,多年拜月老,于是寒山寺便冷清下来。再后来,一首《枫桥夜泊》落在了这里,仿佛一片甘霖,使寒山寺焕发了生机。从此,寒山寺成了文人墨客的胜地,它的香火也因此旺盛起来。寒山寺仍是那个寒山寺,寒山和尚自然仙踪难觅,一位雅士的留宿便使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此非雅之妙哉?然而万千香客之中,是否有人能再次领会那船中夜半钟声的寂然?俗人见俗,雅士见雅,同是寒山寺,谁又能拈它一撮俗气于杯中,沏它一杯雅香茶呢?

俗是一片茶叶,俗景是一只茶杯,雅士的雅心是水,用时光将他们的全部沏成一桩雅事。

雅也不是天生天养的,而是从俗世中修炼出来的。从千年前的《诗经》中我看到一位位平凡的俗人从我身边走过,有思念美人的少年,有悲天悯人的大夫,有衰号酷政的隶民,这些都是俗事,但雅士来了,他是民族的歌唱者,他是天子的采风官,也许在当时他也不过是一位尘士满面游走四方的浪荡客。但千年已过,俗事沉淀,那氤氲冒着热气的难道不是千年前的雅风吗?那曾经的天子下臣难道不是一位雅士吗?采风是他的修炼,俗风练就了他的一双慧眼,从古周国的红尘中,寻找真正的雅风,去浸润千年后的子孙。

俗世再过一千年仍是俗世,徒呼奈何?举世皆浊而我独清,非也。俗人不是不识雅物,而是无法从俗物中看到风雅;雅士的世界也不尽是雅事,而是他能够从俗事中发现雅事。丰子恺先生的漫画便是一例: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俗人不识风雅,都散去了,只有丰子恺发现了夜景之妙,巧著丹青,将风雅留于纸上。可见,俗是雅的前身,雅是俗的本真,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一人见雅不如传之俗人,世上便又多了许多雅士。

温水沏俗俗成雅,小雅士倚窗独酌,大雅士则引俗友一聚,口占一首:论古今英雄浪涛沙。

猜你喜欢

雅事雅士俗人
做一个俗人
明湖深处的琴人雅事
岁月感吟
高蹈独立 林下风雅 人物画中的逸人雅士
《红楼梦》里的雪中雅事
拜佛
军旅雅士
俗人
进击的雅士
心中的雅士——对话雅士空调营销总监石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