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的认证空间

2015-05-31

中国船检 2015年9期
关键词:管理体系一带一带一路

本刊记者 邢 丹

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让这条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重新连接、点燃。它不仅仅使中国以及沿途各国的经济有了新的发展活力,而且搭建起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深入融合的桥梁。

延续两千年的版图

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七下西洋,海陆两条丝绸之路记录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互惠互利的动人故事。如今,为了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一个新的战略构想正在世界政经版图从容铺展——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正在让这条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重新连接、点燃。有业内人士称,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推进,全球增长和贸易、投资格局正在酝酿深刻调整,亚欧国家都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需要进一步激发域内发展活力与合作潜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近60个,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显然成为拉动中国以及沿线各国经济的爆发点。一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额超过1万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1/4。过去10年,中国与沿途国家的贸易额年均增长19%。未来五年,中国将进口10万亿美元的商品,对外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出境游客数量约5亿人次,周边国家以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将率先受益。

可以说,“一带一路”战略为我国从沿线国家“引进来”提供了新的动力。在吸收外资方面,今年上半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华投资设立企业948家,同比增长10.62%;实际投入外资金额36.7亿美元,同比增长4.15%。同时“一带一路”战略也为“走出去”提供了巨大机遇,上半年,我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沿线的48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额合计70.5亿美元,同比增长22%,占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的15.3%。投资主要流向新加坡、印尼、老挝、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泰国等。沿线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也带来源源不断的合作大单。上半年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的60个国家承揽对外承包工程项目1401个,新签合同额375.5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43.3%,同比增长16.7%,主要涉及电力工程、通信工程、房屋建筑、交通运输、石油化工建设等领域。在服务外包方面,我国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服务外包合同金额70.6亿美元,执行金额48.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7%和4.1%。其中,承接东南亚国家的服务外包合同金额40.3亿美元,执行金额29.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8.2%和9.1%。

如此大的经济促动力,让“一带一路”沿线的各国再次迎来发展的机遇,相互之间也将进行着前所未有的深度融合。认证认可作为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手段和贸易便利化工具,在推动质量进步、服务经贸往来和促进“一带一路”经济发展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5年3月,国务院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将认证认可纳入“一带一路”建设合作重点,提出“沿线国家宜加强信息互换、监督互认、执法互助的海关合作,以及检验检疫、认证认可、标准计量、统计信息等方面的双多边合作,推动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便利化协定》生效和实施”、加强供应链安全与便利化合作,推进跨境监管程序协调,降低非关税壁垒,共同提高技术贸易措施透明度,提高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应该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认证认可领域具备较好的合作基础,也存在很大的合作潜力。目前,我国已加入了认证认可领域所有的20个国际或区域合作组织,全方位参加了9个国家检测认证多边互认体系,并签署了4个国际和区域认可多边互认协议。截止2014年12月,已与28个国家和地区的45个政府部门签出了93份合作协议文件,与欧美、日、俄、韩、东盟等主要贸易伙伴建立了固定的合作关系或定期会议机制。我国颁发的认证认可证书、检测报告,已成为多个国家的市场准入凭证。

“走出去”的机遇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认证认可正在不断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国家认监委确立了提升我国认证认可国际竞争力的新目标和新举措,明确深化国际合作战略研究,以变被动合作为主动合作、变就事论事为计划管理为主要目的,规划开展认证认可国际合作战略研究项目。同时,谋划以信息化手段对国际合作信息资源实现系统化和条理化。

在当前全面对接和服务“一带一路”发展的大背景下,认证认可行业各方都积极行动起来,开启了“一带一路”下的共赢合作。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充分发挥认可作用,不断提升对外贸易的规模效应和国家化水平,促进“一带一路”贸易畅通,加强认可国际合作,服务“一带一路”发展,在多边合作方面,CNAS加入国际多边互认协议,签约成员经济体已占全球经济总量的95%,“一带一路”沿线将近一半的国家已签署了有关认可多边互认协议。在2015年举办的第八个世界认可日活动中,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举行了“认证认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与行动”启动仪式,推动沿线国家加强认证认可多边合作,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国家认监委发布了《共同推动认证认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与行动》,倡议坚持开放合作、互尊互信、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原则,加快认证认可双多边互认进程,促进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证书的国际互认。同时倡议基于各国差异化现实,积极寻求等效性、一致性的解决途径,在各方共同感兴趣领域最终实现“一个标准、一张证书、区域通行”。

“一带一路”的经济盛宴已经开始,铁路、公路、航空、电信、电网、能源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相关配套市场潜力巨大。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布局“一带一路”,谋求“走出去”。业内人士指出,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机构在帮助企业“走出去”中可以大有作为,并依托于企业将服务产品延伸到海外。同时,面对新的发展机遇,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可以快速建立和发展相关业务资质,不断拓展新的服务领域,扩展服务范围。随着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高,逐步在当地设立自己的服务机构,建立服务网络,实现本土化服务,提升工业服务国际化水平。据了解,目前,我国已与30多个沿线国家建立了认证认可合作机制或签署合作协议,并与上海合作组织、东盟、海湾合作组织等建立了多边合作机制,开展了一系列务实合作,有力促进了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发展。

不但如此,“一带一路”战略为业内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和服务的相关产业也带来无限可能。早在几年前,检验检测认证行业中部分具有前瞻性眼光的大型检验认证机构都开始布局,抢先通过“走出去”为“一带一路”沿线经贸往来设点铺路。在促进国外产品顺利进入中国的同时,“一带一路”也将助推我国的优质战略资产和生产能力转移,促进国内企业产品出口。

CCSC的努力

作为检验检测认证第三方服务机构,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CCSC)将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CCSC总经理黄世元认为,近些年来,CCSC不断完善自身能力建设,健全资质和服务网络,为客户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这都为 CCSC在深化认证认可合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贸易便利,保障卫生防控和环保节能减排中做出贡献奠定了基础。

从管理体系认证板块来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对于水电工程设计、建筑施工、工程总承包、铁路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在激烈的对外贸易招、投标竞争中,取得管理体系认证是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CCSC一直致力于自身认证技术的研究、认证审核队伍的培养和认证品牌的建设,业务涉足国内外重点大型建设项目,客户涵盖各个行业领域的龙头企业。通过为大型设计研究院、工程公司、铁路建设行业等客户提供管理体系认证服务,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他们在国际项目中的竞争力。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服务,推动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提高企业信誉;通过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服务,促进企业节约能源资源,减少环境污染;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推动企业改善员工劳动条件,减少工作事故和职业病危害。管理体系认证审核,不仅仅关注体系运行的符合性和有效性,同时关注企业过程控制活动可能给企业带来的绩效提升,促进企业提高顾客满意度和社会满意度,增强了企业在境外招投标项目中的软实力,充分体现了管理体系认证审核对“一带一路”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客户的增值服务。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紧紧抓住“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期出现的新机遇,大力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以体现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主线,是将我国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根本路径。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积极参与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工作,是中国两化融合咨询服务联盟确定的首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机构之一。两化融合不仅涉及到技术的融合,更是一个管理优化的过程。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通过对29家行业龙头企业进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审工作,帮助企业掌握方向、梳理流程、引导和规范技术、设备和系统、搭建运营体系,从而打造企业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国际竞争优势,促进企业战略性的深度变革。

安全,是经济发展的首要前提。通过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全面提升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水平,为构建便捷、安全、经济、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配套完善道路安全防护措施和交通管理设施设备,提升道路通过水平,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从事公路水路运输、城市客运和工程建设等交通运输企业是“一带一路”道路和交通建设中的主力军,安全生产是其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提基础和重要保障。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为多家交通运输及工程施工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考评工作,帮助企业发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防患于未然,以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实现安全生产的最终目的,为“一带一路”建设保驾护航。

为了配合国家“走出去”战略,确保对外承包工程质量,提高中国制造在国际上的品牌影响力,同时推动我国工业服务业走出国门,CCSC通过产品认证,帮助企业把好质量关。CCSC工业产品检验部副主任付饶说,CCSC在工业产品领域,除了进出口商检、设备监理,还有传统的第三方工程检验、厂家的能力认可、事故调查、检测等等。不但如此,ISO作为世界通用的标准,CCSC可以在运输过程中制定运输方案,结合现在国内的保险公司做的货运险,后期做的货损评价,搭建后期贸易双方指定的一个桥梁和互信的平台。“一带一路”的发展,是由许多工程项目推进,CCSC要对工程的质量进行监控,我们不仅应该把国造、国检全部带出去,更要把中国的优质产品推出去。

CCSC总经理黄世元认为,如今CCSC建立起来的认证、监理、检测、检验等优势业务,应该追随现有客户走出去,将服务产品延伸到海外。同时,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取得和发展相关的业务资质,不断拓展新的服务领域,扩展服务范围。随着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高,逐步在当地设立自身的服务机构,建立服务网络,实现本土化服务,提升工业服务国际化水平。

现在,CCSC与印尼海事主管机关、船级社在集装箱检验方面开展合作;为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体系认证、安全考评等服务,提升其国际竞争能力,帮助企业走出去,积累海外运作经验;今年7月,中国船级社孟买办事处在孟买举行开业仪式,将为停靠印度的船只提供检验等服务,为中印在航运方面的合作打开更广阔的空间。中远印度航运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陈少林介绍,中国船级社在孟买设立办事处是落实我国海洋战略、“走出去”落地生根的具体体现之一,也是“一带一路”战略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得到保障的重要环节。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中国经济在世界的地位也在逐步显现,将为更多的行业领域带来机遇和挑战,CCSC肩负着创新发展、传递信任、和谐共建、促贸惠民的责任。CCSC将继续贯彻“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以公正的第三方服务和优质的服务网络,为相关行业提升管理水平,以服务国家相关行业发展大局为己任,为国家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发挥出积极作用,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管理体系一带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风光无限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新形势下完善军队后勤管理体系的思考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