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本培训策略探究

2015-05-30邓茂万

新课程学习·上 2015年4期

邓茂万

摘 要:学校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要得到提高,只有通过校本培训来实现。探索有效的校本培训途径与方法,因校而异。

关键词:常规培训;基本技能培训;理论知识培训

我校牢固树立“科研强校”“科研兴教”理念,继续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扎实开展校本教科研工作,创特色品牌学校,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探究校本培训策略。

一、校本培训的运行保障机制

(1)建立机构,明确责任。(2)建立制度,确保实施。(3)加强管理,保证质量。(4)加大投入,提供条件。

二、校本培训的途径与方法

(一)学理论转观念

1.加强常规培训,凸显教师特殊性的重点

常规培训主要是从政治理论、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方面对教职工进行培训。

我校利用单周星期一全校性的政治业务学习时间认真组织教师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教师职业道德》及教育法律法规,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通过培训学习,提升教师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提高教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水平,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教师自觉地运用政治理论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增强教师的法律意识,提高他们依法从教的水平。

2.重视基本技能培训,体现教师专业性强的特点

基本技能培训学习,既是校本培训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在要求。我校按照分类指导、学用结合的原则,加强了教师“三笔字”、简笔画、普通话、教具的使用和制作、现代教育技术、小学英语等基本技能的培训学习,根据教师继续教育的新要求,重点加强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和小学英语培训,主要学习多媒体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网络操作技能,使他们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去辅助教育教学,极大地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

3.强化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培训,提升城区教师理论水平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教师的实际情况,我校加强了教

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培训学习,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及有关课程专家的论著,转变教师观念。学校购买了新教材以及与新课程标准有关的论著,供教师参考学习。

(二)重活动讲实效

1.校本培训以校本教研为依托,以活动为载体,深入研究,注重质量

(1)教研日活动。我校把双周星期一定为“教研日”,定期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做到主题、内容、人员落实。活动采用理论学习与实践观摩课相结合的形式,活动中人人参与讨论,做到不走过场,求实效,切实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每期专题研究5次,学科教学研讨5次。

(2)竞赛活动。开展小学语文、数学“四课活动”,新进教师上展示课,音体美教师上汇报课,这些活动的开展激起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在构建和谐新课堂、生本课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等方面做探讨。

(3)说课培训。“四课活动”中的说课环节使教师进一步明确了说课应该“说什么”“怎样说”“为什么说”等实质性问题,体验了撰写说课稿的全过程。

(4)示范培训。省、市级骨干教师上示范课。他们把在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中所获得的先进理念融入课堂教学,充分展示教学技能技巧,使在场听课教师从听中感悟理念,从看中感受机智,从谈中提炼精髓,从写中挖掘理论。

(5)专业培训。英语和信息技术、艺体学科专业性强,需专业教师教学。学校注重送培与自培这些学科的教师,给他们不断充电,以适应课程改革。

(6)送教下乡。我校每个学期都要开展送教下乡活动,组织骨干教师到乡村学校上优质课,给乡村教师传经送宝。

(7)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加强对新上岗教师的培养,采用“以老带新,多给予参与机会”的办法,尽快缩短青年教师的成长期。

2.校本培训以校为本,由师及生,延伸拓展

通过对教师的自培,使教师从“传授型”逐步向“研究型”转变,向小课题研究方向发展,由师及生,拓展研究学生习惯。

活动开展主要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具特色,设计新颖,贴近实际,体现人本化,正反对比,抓典型,树榜樣;活动过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教育意义深远。教师讲一讲,讲规范,道事例,析原因,讲中学生受感动;学生演一演,演中捕陋习,评中获新知;师生平等对话,教师导,生点现象,对话中得收获;学生自主主持,讲自己身边行为习惯方面的小故事,学生在快乐中受教育。

这一系列活动力求从全角度、学习角度等方面规范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再逐步拓展到生活中的其他方面,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文明礼貌习惯、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卫生习惯、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等。

在校本培训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科研之“花”绽放不衰,才能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才能推进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才能提高学校品位,打造特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才能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韩朝霞.校本研修实效性策略探究.新西部:理论版,2013(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