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田,心田

2015-05-30颜小燕

美术界 2015年4期
关键词:牧童表现手法水田

颜小燕

作为人类的主要粮食水稻,它的种植在人类发展的早期就己开始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关农耕的绘画作品在历代都有所表现,就让我们从水田春耕这个角度去看看历代绘画的风格嬗变吧。

这是魏晋时期的墓室壁画,应该是民间画匠所作,它展现了当时农耕的热闹场面。表现手法主要是以线为主,线条简练、流畅,生动活泼,所表现的人物、动物的情态却神采飞扬,意趣横生,不仅为我们还原了当时的劳动生活情景,还为我们展现了那个时代的审美趣味。

这也是魏晋时期甘肃地区的墓室壁画,其艺术风格与上图一样,从这些作品可以看出,当时的画师运用线条表现事物的能力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些自信、恣意的线条,显现出当时的人们勤劳富足、昂然向上的精神风貌。

这是盛唐时期的敦煌壁画,采用设色平涂的表现手法,场面更为宏大,物象的结构、动态刻画更为细腻、生动,色彩艳丽,其乌云密布、暴雨倾盆的环境渲染也非常逼真。这幅作品历来为评论家所称道。

这是中唐时期榆林窟壁画。榆林窟位于甘肃瓜州县,被誉为敦煌莫高窟的姊妹窟。佛教洞窟壁画表现耕作,有表现“一种七收”的佛教故事之意,即佛经中说,弥勒在世时,农民播种一次可以收获七次。这幅壁画表现手法以线为主,严谨的线条勾勒出轮廓、结构,再加以平涂设色,惟妙惟肖。

这是宋代院体小品画中罕见的表现劳动场面的作品,说明当时的专业画家也有关注下层劳动人民的。图中表现了农民犁地、车水、挑送、插秧、扬场、春米、磨粉等场景,通过桥梁、道路等连接起来,构思巧妙。画面疏密处理得当,人物动态描绘生动,环境交待详实,为我们展现了宋代农民耕作的繁忙景象。

这幅作品选择的表现角度不是田间劳作,而是工余牧牛归来,突遇狂风大作、暴雨将至的情景。画中的树被大风压得枝叶低垂,前面的牛则被吹得直掉转头,骑在牛背上的牧童只好将上身紧贴在牛背上,右手死死地拽住斗笠。后一个牧童的斗笠则已是被吹到地上了,他向牛背后爬去欲要捡回。画家生动的表现令我们似乎置身其中,让我们不得不佩服画家高超的表现技艺。

这是沈周画其好友吴宽的庄园东庄的图册之一帧,名为“竹田”。占画面大部分面积的田中秧苗已经长成了,密密麻麻,一派生机。全图的布局精妙,疏密对比强烈,具有较强的形式感和写生感,极富现代气息。

水边人家,柴门半开,一牧童欲使劲牵牛往田间走去,但牛却发起了犟脾气不肯走,这样的情景想必很多农家出身的少年时期都会遇过。题诗“柴门移日影,墅水稻花香。牛背如舟阔,沧浪竞不忘。”很好地点明了主题,增添了意境。

田里的秧苗已种满了,劳作了一段的牛儿被解放了出来,放牧归来它们满怀豪情地归家,这是对劳动和生活的崇高赞美。在画面形式上,点线面以及补色对比形成了美妙的视觉美感。

山间梯田美丽的曲线犹如美妙的音符,蓄满了水的田里明亮如镜。吴冠中提炼出了景色的形式美感,以漂亮的灰色、线面结合的形式为我们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水田景色,就像是一首抒情的散文诗。

这是南方早春最为常见的一个景象。山上的植物早已被春风吹绿了,山脚的水田则要勤劳的农妇慢慢地种上秧苗,也渐渐变绿。绿色是南方的代表颜色,是生命力的象征。然而绿色并不好表现,画得太艳则俗。张冬峰这幅作品准确地表现了南方早春的绿意,既生机盎然,又沉稳不浮。

“山青田秀”是南方早春景色最准确的概括。黄菁的这幅作品没有具体地描绘山水的景物,而是提炼其轮廓曲线的节奏美感,画得虽然抽象、简约,但却抒情、诗意,可以说画出了南方早春景色的精神。

猜你喜欢

牧童表现手法水田
牧童学画
试探通用数字语言符号的同构图形创意表现手法
莫里斯的短篇小说——《小个子法国人和他的水田》
先锋厦地水田书店
牧童
厚重感
寂寞的牧童
浅析低碳园林营造原则及表现手法
室内园林绿化装饰布置原则及主要表现手法
近世长三角南缘的水田经营与环境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