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015-05-30李晓勤

理论观察 2015年4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

李晓勤

[摘 要]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之义,对学校、学生、教师和国家等具有多个层面的价值与意义。不过,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还非常不理想,在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与方式、教育主体与客体、教育平台等层面存在诸多的不足。鉴于此,我国高校务必要针对这些问题,更新教育观念,完善教育目标,整合教育内容,优化教育模式与方式,开发利用好各种教育平台,以此形成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长效机制,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生活化、大众化、日常化和科学化。

[關键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认同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4 — 0128 — 02

青年群体是国家的未来和栋梁,关乎现代化建设的成败,青年们的文化认同危机、价值认同危机和道德认同危机,这些均表明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非常必要。不过,由于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因素多种多样,所以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及其教育面临诸多的挑战〔1〕。因此,我国高校应该从认同教育系统视角分析和探讨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问题,并不断完善认同教育的路径。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作用和影响因素

作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作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具有十分重大的价值和意义。不过,作为一项系统复杂的思想文化政治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的影响因子很多,这些因素都是我们务必要积极分析和认真应对的。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作用

一是从学校层面来说,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能够更好引领学校工作的健康发展,尤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需要;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二是从学生层面来说,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能够更好引领大学生构建正确的三观,促使大学生健康成长;能够不不断完善学生主流价值观的现状,提升学生素质教育结构的需要;能够很好促进大学生破解自身的文化认同危机和价值认同危机〔2〕,建构起正确的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

三是从教师层面来讲,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能够更好引领高校教师构建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提升教师们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责任心。

四是从国家层面来讲,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能够更好地推动我国文化发展和确保文化安全建设的方向正群,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建设,有利于提升整个国家软实力建设和国际形象建构。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因素

任何一种教育的影响因素都是多种多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也一样如此,大学生本身思想、文化和价值认同危机以及个性发展,高校采用的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大学生家长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变化,诸如此类的因素,都是影响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因素。因此,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不得不考虑这些多方面的因素。

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存在的问题

尽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但是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工作具存在很多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教育路径发生一些错位,比如灌输教育路径与学生多元吸收路径的错位,自发教育路径与学校自觉教育路径结合不够〔3〕,学校教育空间开发不够,路径单一导致价值观意义的彰显不足。这些不足极大影响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影响了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正确建构和践行。

1.教育理念上来看,当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视野不开阔,信息化、人本化和科学化教育理念不足,系统性的教育理念不足,科学化的教育理念也一样不充足。这些影响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提升。

2.从教育目标与教育的内容上,当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在教育目标上,没有很好将之与整个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对接,导致其教育目标单一化;在教育内容上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在目前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有所体现,但是吸引力明显不够,话语系统不符合青年学生的生活化、日常化和社会化需要;和思想政治教育其他内容,比如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教育、交际教育和现代公民教育整合融合不够;和高校其他专业学科教育的内容结合不够,或者说高校其他专业教育中没有很好的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都极大影响了。

3.教育模式上,当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开展时,理论教育重于实践教育,传统课堂教育多于网络教育,严重影响了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实效性。

4.从教师队伍和学生的思想素质现状上来看,教师队伍整体不错,但是内涵式发展不足,不能很好地满足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工作发展的需要〔4〕;当今大学生的价值观现状和思想发展现状,增加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工作的难度,为其带来诸多的挑战。这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上,知识认同度高,行动践行不够,情感认同不稳定。这都极大影响了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开展。

5.教育平台上,当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开展时对于网络平台、校园文化平台和其他实践平台开发还非常不够,诸多的教育平台和空间开发利用不够,严重影响了其时效性和实效性。

三、主动应对各种教育问题,提升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水平

鉴于我国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存在以上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应该将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作为一个系统来思考和运行,我树立人本主义的教育取向,不断完善教育理念;以育人为目标取向,不断完善教育的目标体系;以价值观和道德教育提升为内容取向,不断完善教育的内容体系;以实践教育为取向,不断完善教育的模式和方式;以发挥内在驱动力为取向,不断提升师生的认同能力和素质;以活动平台为取向,不断完善教育的平台体系和环境建设,以此推动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科学化、日常化发展。

1.更新教育观念,推动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健康发展。这就要求高校在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工作时,要注意根据学生特点,坚持学生为中心的人本教育理念;建构网络化教育理念,不断推行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远程教育实施;建构科学化的教育理念,不断推动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按照教育规律办事运行;建构系统化教育理念,推动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認同教育统筹运行。

2.健全教育目标 ,推动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有的放矢。这就要求高校在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工作时,要积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目标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标、学生工作的教育目标和学科教育的目标等等密切结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目标引领和主导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3.整合教育内容,增强学生社会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吸引力,不断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这就要求高校在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工作时,对教学内容要进行很好地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积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现代公民教育、专业学科教育等等进行整合,做到优化组合,形成适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的教育内容体系。

4.健全教育机制,形成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合力。这就要求高校在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工作时,务必要积极与学生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等结合起来〔5〕,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各自的平台作用,形成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发展的整体效应。力求建构起立体化的教育网络。

5.创新教育模式与方式,增强青年学生社会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有效性,不断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认同。这就要求高校在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工作时,主动把握青年大学生社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规律〔6〕,创新课堂教育,整合传统教育与现代网络教育各自的优势,积极开展生活化与实践化教育模式,引领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我教育和提高;构建实践教育平台,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融于青年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中,比如开展各种公益性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采用互动教育模式,努力形成师生良性互动的教育运行体制;不断优化校园环境和网络环境,净化社会环境,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心理认同,促使大学生从内心上真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据网络媒体阵地,不断拓展青年学生社会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渠道和空间;积极融入大学生的生活空间和学习空间,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社会化和行为化。

6.努力增强高校教师的文化自觉和价值自觉,不断提升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主体的教育自觉性和教育能力。这就要求高校在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工作时,要特别注重通过各种形式和平台,从专业素质、思想素质、道德水平和教育能力等各个层面全力推动教师们的从教素质提升;同时注重提升教师们的责任心,推动教师们的教育自觉、文化自觉和价值自觉形成习惯。

总之,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是一项系统复杂的长期工作,需要各个层面的努力和协作。当前我国需要做的工作就是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和大众化,避免运动式的认同教育模式,建构起长期有效有序的大学生社会主义和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和践行引领机制,从为汇聚青年实现中国梦强大的精神理想和价值力量。

〔参 考 文 献〕

〔1〕刘新庚,刘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动力要素与过程机制探索〔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1-4.

〔2〕刘佳.当代青年认同危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机制研究〔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02):134-135.

〔3〕赵欢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路径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14,(03):7-11.

〔4〕刘凤英.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探讨〔J〕.高教论坛,2014,(03):30-36 .

〔5〕马福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提升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09):35-38.

〔6〕高琪琪,陈巧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规律探寻〔J〕.人民论坛2014,(07):136-138.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