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集群嵌入性和根植性研究综述

2015-05-30吴锐侠

2015年45期

吴锐侠

摘要: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文中综述了国内外产业集群嵌入性、根植性相关方面的研究文献,发现产业集群的嵌入性向根植性發展的相关研究更是鲜有所见。所以,临空产业集群的嵌入性和根植性还是很值得深入研究的。

关键词:临空产业集群;嵌入性;根植性

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都在利用机场资源发展临空经济,临空经济将是地区经济增长新的一极。然而,嵌入性临空产业集群存在诸多问题,相比于嵌入性产业集群,根植性产业集群具有更强的技术外溢性和扩散效应,对其他相关企业的自主创新有促进作用。所以,当嵌入型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有必要引导其向根植性转变。本文在参考了众多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试图从这一主线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对今后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嵌入性及嵌入性产业集群研究现状

随着嵌入性理论研究的逐渐深入,不同学者根据研究主题的需要对嵌入性进行了分类,形成了较为典型并在后续研究中被大量引用的几种分析框架:Granovetter的结构嵌入性(structural embeddedness)框架和关系嵌入性(relational embeddedness);Zukin和Dimaggio的认知嵌入性、政治嵌入性、文化嵌入性和结构嵌入性框架;Andersson、Forsgren和Holm的技术嵌入性(technolog y embeddedness)与业务嵌入性(business embeddedness)分析框架等。20世纪80年代以后,嵌入性理论研究进展很快,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分析工具。赵蓓从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角度对嵌入性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从经济、体制和社会等三个影响产业集群形成的因素入手,从经济嵌入、体制嵌入和社会嵌入等三个角度对产业集群的嵌入性进行了分类,然后分别从这三个方面讨论了嵌入性如何促进产业集群的竞争力。由此提出了“适度嵌入性”的概念,及如何促进适度嵌入的政策和措施。

嵌入式航空产业集群模式的特点:(1)嵌入式集群往往在当地都有一定的发展基础;(2)集群中有若干企业作为龙头;(3)产业起点有些低,主要依靠政府的扶持来完成产业积聚的成长、演化。然而,嵌入式临空产业集群存在很多问题:(1)内在动力不足;(2)集群较不稳定;(3)很难优化升级。所以,当嵌入性临空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很有必要对嵌入式临空产业集群进行引导,向根植性转变。

2.根植性及根植性产业集群研究现状

2.1国外相关研究

首次提出植根性概念的波兰尼指出人类经济植根在经济或非经济制度中,并根据不同的制度环境对植根形态进行区分,认为在非市场环境中,经济体制是在社会和文化结构里面植根的。格兰诺维特在波兰尼基础上将根植性概念具体化了,他将根植性分为了结构性根植、关系性根植。Ahokangas提出了集群的演化模型,他认为集群的发展会经历萌芽与起源、成长、趋于相同、调整和成熟四阶段。同时进一步对各个阶段集群内的企业行为、企业数量和经济效益的不同从根植性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在产业集群根植性方面,Marshall最早对产业区现象进行了研究,他认为产业集群外部经济主要依靠相互信任、彼此间的协同、当面的交流三者作为来源;Lundvall提出,集群根植性具有促进相互学习,相互沟通交流的开放性与社会性,相比于市场会更加有效率一些,对减少机会主义很有利。Uzzi也提出,集群的根植性对集群内企业对组织的信任、及集群内部横纵向信息的传递都起到了促进作用,从而有利于形成集体行动。

2.2国内相关研究

虽然江浙一代发展起来的乡镇产业集群80年代后期就曾经受到许多学者的重视,并被概括为“温州模式”,但国内产业集群的研究直到90年代后才逐渐受到关注。而在这十几年的时间之内,但是随着这个“embeddedness”单词进入人们的视野,以及新经济社会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根植性与产业集群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且从各个角度开始对其加以研究。

项后军认为企业的根植性如何,主要看本地企业与外企之间的产业关联性是否持续而稳定。这种产业关联性主要包括外企的原材料从本地采购供应的比例及其上下游产品由本地企业供应的程度,在技术方面是否对本地企业有转移和溢出效应,与本地企业的对接程度,在提升本地产业的竞争力方面的贡献度以及是否有促进地方产业结构升级,对本地人力资源的利用率等等。项后军还认为产业关联性是影响根植性的核心,并通过对产业关联的外延的分析,进一步给出了根植性概念的具体界定。王缉慈主要是从区域创新环境和根植性的关系角度进行研究的,他认为扎根在本地对于跨国公司或是中小企业都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良好区域创新环境的形成,同时为了营造有利的区域创新环境,政府应该更加重视吸引根植性企业入驻、并对其悉心培育和促进其发展。

庄晋财对产业集群的地域根植性进行了研究,主要是从产业集群可以形成外部经济或者规模经济、可以减少机会主义以及有利于集群内共同承担风险来解释地域根植性的作用,同时也可以用来对企业的空间行为表现的特点及其根源做一解释。丘海雄对“嵌入性“和”根植性“两个概念进行了辨析。他对嵌入性的概念、嵌入性的分类、嵌入性的程度、嵌入的主客体以及植根性的概念、根植性主要研究的对象做了分析,并指出了这两个概念在产业集群研究中的应用。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之上,他指出根植性主要是指从外引进的企业与本地的企业在价值链上各个环节中表现出来的关联密切程度或本地化植入程度,他也认为提高外来引进企业的根植性,会对信息流通有利,同时增加知识的外溢,以及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交易成本,从而为形成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起到了促进作用。

林竞君较为全面系统地从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根植性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中的不同表现和作用做了详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对社会文化的假说”和“重视内外根植性均衡”的新观点。特意强调在产业集群产生、发展阶段中社会文化和网络的重要作用。鲁开垠对产业集群社会网络的根植性做了研究。他指出产业集群的核心能力构筑在社会网络根植性的基础之上。同时也对社会网络的根植性内容概括为:文化、产业、产业集群模式和社会资本的根植。

在根植性的构成因素研究方面,学者们先后提出过很多种划分的方法,经过分析发现,学者赵蓓提出的划分方法相对来说是比较全面的。他把产业集群的根植性划分为经济、体制和社会三种根植性,然后对三种根植性做了详细的解释,并分别对三种根植性的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

3.结语

本文以临空产业集群的嵌入性和根植性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研究发现,对于从嵌入性向根植性发展方面却研究的很少。因此,对于产业集群嵌入性和根植性的研究还有很大一片空间。(作者单位: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

参考文献:

[1]Granovetter and Richard Swedberg.,Introduction,in Granovetter and Richard Swedberg (Eds.)The Sociology of Economic Life[M].Mark Westview Press,1992

[2]Uzzi,B.,Social Structure and Competition in InterfirmNetworks:the Paradox of Embeddedness[J].Administr 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7

[3]项后军.外资企业的迁移及其根植性问题研究——以台资企业为例[J].浙江社科学,2004

[4]王缉慈.区域创新环境和企业根植性——兼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开发区的发展[J].地理研究,2002

[5]庄晋财.企业集群地域根植性的理论演进及其政策含义[J].财经问题研究,2003

[6]丘海雄,于永慧.嵌入性与根植性——产业集群研究中两个概念的辨析[J].广东社会科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