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

2015-05-30吴安静

2015年45期
关键词:改革措施人力资源管理事业单位

吴安静

摘要:眼下我国的政治经济已经进入到一个崭新的改革阶段,但国家事业单位的改革步伐却颇为缓慢。着眼于新形势,这对整个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优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要求。本文就新形势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所面临的管理挑战进行分析,提出了新形势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改革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事业单位;改革措施

二十一世纪是经济与知识相结合的新时代,各国之间所展现出的最为激烈的竞争在于人才的竞争。而对于“人才”,不同个体之间又有着不一样的定义,因此也不能简单的对“谁是人才”做出定义。人力资源部在这个过程中,所从事的正是对于人才的开发与管理,这已经成为了战略发展的重点。长期以来,我国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上依旧比较落后,管理的体系和思想较为陈旧,无法跟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步伐。在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中,过分的强调了以事为重心,要求服从组织,以人适事,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个人能力的更好发展,使单位与人才之间无法形成双赢。因此,在形势下对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作出改革有着极大的必要性。

一、新形势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

(一)管理形式由监督管理变成员工自我管理

事业单位过去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究其实质而言就是监督管理。这种依靠监督作为管理手段的结构,是一种金字塔的垂直结构,最上层强调执行与命令,以严格的控制制约员工个体行为,并以此实现高效的工作成果。在全球信息化的今天,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更加适应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更加强调组织对于各工作员工的授权,强调员工更加自主的投入如管理中,这样的方式一方面最大限度地释放了员工的自主性与参与性,另一方面鼓励了员工对于自身工作范围的扩大,大幅度提高了管理的灵动性和协调性。随着人力资源管理在内容形式上的更加日常化,采用新型的管理模式能够更加系统的进行处理,比如报销、请假等一系列日常的管理活动,就能够通过员工本身自行的与单位进行沟通并有效解决。

(二)管理职能发生变化,把重点放在战略性管理

通常情况下,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大致分为两种,第一种归属于作业型内容,而另一种则属于战略性的内容。作业性内容主要涵盖了人事档案、考勤、福利与绩效考核等总务性质内容;而战略性内容则主要指制定相关的管理政策、培训、提拔以及开发等职能内容。由于管理技术不断得到加强和改进,各大事业单位已经逐步完成了向新技术变革的转型,并以新型管理技术作为内部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始动力。在新技术理念中,机器代替人类劳动力完成了绝大部分重复性的工作内容,而另外一些简易的操作内容则全全委托于更加专业化的公司完成。在这样的方式下,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就能最大限度进行核心内容的部署和规划。这就使得人力资源部门由事业单位中一个功能性部门转变为了更具关键性的部门。

(三)管理者的角色向决策者和服务者转化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逐步深入,这也就使得事业单位必须加强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在当今的局势下,是人才激烈竞争的时代,同样也是各单位激烈争夺人才的时代。放眼大局,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已经不再只是对员工进行监督的管理工具,而是应该朝着战略咨询者和决策者的方向转变。人力资源部门既要主导着高层管理的规划,同时也要為下级员工提供服务与指导。

(四)员工的忠诚度有所下降,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信息化的加深也在另一程度加深了市场化,这就极大提高了人力资源市场的透明度,员工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更加清楚的了解到其他企业或单位的消息,甚至能够接触到全球人力资源市场下的信息。许多新型企业的崛起,都进一步拓展了对于人才的内需,在福利、待遇等众多条件因素的吸引下,使大量的单位人才流失到私企、外企行业中,这也为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部的优化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加艰巨的挑战。

二、新形势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措施

(一)进行思路的转变,树立人力是第一资源的理念

事业单位要实行管理上的改革,首先必须要对其观念进行更新,正确理念的树立是事业单位优化管理的第一资源。具体而言,这主要划分为三个不同部分,第一是观念,要将人力资源作为未来事业单位发展的根本;第二要重点的对事业单位内部的员工进行有效的培训,并大力发展其潜能,促进内部员工职能的再开发;最后要有层次的分明重点,加强事业单位本身的人力资源管理力度,这是最为基本的核心动力。只有在人力资源部门有秩序的管理体系下才能确保事业单位在残酷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并不断推动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

(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的开发体系

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开发体系中,需要具体的完善事业单位本身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并更深层次的优化人才结构。整个过程中必须坚持人事改革制度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国家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上,其最终的目的是要让人才得到单位的有效实用,但要实现这一目的并不单单只是普通的改革,更需要在进一步的深化人力资源部的基础上营造最大化的应用开发环境。除此之外,还要加强事业单位内对于高级人才的开发力度,要以职位要求拟定并确认员工的工作范畴,针对不同的职务和部门应该特定出岗位的特殊职务说明。在岗位说明拟定以后,要明确并且清晰的反映职务管理人员工作技能,对于具备管理才能和领导才能的职业发展员工,要适时提供有效的指导和辅助。而一些具备未来发展潜力的年轻员工更需要从人才济济的市场中被挖掘和挑选出来,并采取脱岗与在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系统的培养。

(三)建立健全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培训系统

单位内部的员工培训能够有效的增加人才资源价值,也是加强员工职能并提高其工作效率的有效方法。因此,职工的专业化培训是整个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优化改革的重要途径,必须要将此作为事业单位未来改革的重要环节。首先要在单位培训之前做出工作特点及现状的调研,要在缺陷的地方入手并保持适当的前瞻性原则,最准确的保证方法和内容的具体化、系统化。其次,无论是人力资源部的培训、开发还是到考核绩效等过程都应该建立一个完整的机制来调动单位员工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后,还要结合不同层次的员工进行技能培训和拓展,要以员工本身的能力建设为重点核心。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将整个事业单位内部凝聚为一个更加团结、效率的整体。

(四)建立科学的员工激励和评价考核机制

在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改革中,还应该建立一个有助于员工能力成长的考核机制和评价机制。在公正、科学的定量评估中能够有效促进单位职工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那么首先应该详细的对员工的工作层面以及工作职责进行岗位说明。其次,需要依照岗位说明对员工能、绩、德等各方面进行评价,并细致的判定职员相应水平。最后,通过对各单位职员的评判考核设定奖励内容,客观公正的对员工进行奖惩。

结束语:

事业单位在我国的社会组织中,地位非常突出,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有效的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做出改革,能够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同时,在全球信息化的新形势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也显得日益重要,面临严峻的挑战,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切实过渡为现代管理模式,将最好的推进事业单位在全方面的进步。(作者单位:河南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

参考文献:

[1]聂剑,陈蓓蓓等.新形势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改革问题和对策[J].价格月刊,2013,07:91-94.

[2]张坚.新形势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J].现代商业,2011,23:45.

[3]聂剑,唐天伟,邱东升.典型性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改革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J].企业经济,2012,12:56-58.

猜你喜欢

改革措施人力资源管理事业单位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及改革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