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下组织设计的变革

2015-05-30张歆

2015年47期
关键词:组织结构互联网信息技术

作者简介:张歆(1991.11-),女,汉,福建,研究生,上海大学,管理会计。

摘要:在现如今的大数据时代中,随着互联网思维的不断深入实践,“互联网+”开始被提出,它成为了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影响着企业经济形态变革,推动企业经济的迅猛发展。本文主要通过互联网+背景下企业组织结构特点讨论分析了在“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对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影响。

关键词:信息技术;组织结构;“互联网+”

一、互联网+企业组织结构特点

(一)扁平化。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都是金字塔状、自上而下的这种垂直组织形态,等级制度较为严格,企业信息流主要是通过最上层逐级进行传递,这种信息流动的传递方式漫长而又滞后,并且容易造成信息失真的情况。但是,随着现在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实践,ERP(企业资源计划)、MIS(管理信息系统)、CRM(客户关系管理)等信息系统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企业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进程不断加快。企业逐渐走向组织结构扁平化方向,上层的信息可以通过系统直接传递给基层,减少的不必要的中层环节,促进了资源优化也减少了信息污染。

(二)柔性化。传统组织结构的分工过细,经常会出现由于部门界限产生的沟通不畅等一系列问题。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FMS(柔性制造系统)等软件都拥有较好的开放性和环境适应性,这些信息系统帮助企业拥有更多相关的专业人员,他们可以自如应对不同的业务。与此同时企业为了某个目标也可以将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人才、技术等各种资源迅速集中在以一个业务为导向的组合团体中,共同完成目标。这种方式改变了传统呆板、单一结构、独立活动的组织形态,让组织结构更加灵活且富有弹性。柔性化的组织结构可以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和工作积极性,还能迅速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

(三)网络化。网络化组织是一种相互连接、上下交错的结构,这种结构超越了等级制度,使得企业信息流可以交互形成多个连接点,这些连接点可能是上下级关系同时也可能是同级关系。企业是否能够将有效生产、处理及应用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而定成为了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判定条件。Extranet(外联网)和Internet(内联网)的发展建设促进了ERP、SCM等信息系统的上线,加快了信息的处理速度,不仅为企业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促进了网络化组织的发展。

(四)虚拟化。虚拟企业组织主要是以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作为基础的,通过发达的网络将客户、供应商等联系在一起,形成技术和资源的共享。信息化进程打破了时空限制,实现企业全面数字化。虚拟化企业可以更好的进行协同发展,根据不同的用户定制需求进行不同的业务设计,及时发现用户在体验过程中产品或物流等产生的问题并解决。虚拟化企业可以更好的根据经济和业务发展迅速建立起灵活的合作关系。

(五)边界模糊。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部门和部门之间的边界开始变得逐渐模糊。企业员工对于信息的处理能力不断加强,部门之间、职能之间、机构之间的联系开始变得不断深化。信息交流和资源的共享打破了组织结构的边界壁垒和空间限制,不论是横向关系还是纵向关系,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被交错复杂的信息流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企业从一个具体的各种设备、人力等实体资源的构成实体成为了一个由各种要素构成信息流系统。

二、互联网+企业组织结构模式

(一)知识共享型组织结构。在垂直化管理的组织结构中,知识的产生方式是自上而下的,管理层创造知识并将其逐层的传递给下层部门,这种知识的传递忽视了基层中隐含知识的发展,并且,不同的职能部门的只是产生和创造都是只局限于自己的部门和自己专业。在Nonaka等人曾经提出一种知识共享和知识创造组织的结构形式—超文本组织(hypertext organization)。这种组织实际上属于计算机领域,简而言之就是一种通过网络结构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进入各层文本的一个节点。这种组织形式的提出说明了组织拥有了不同的层次,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使组织高度网络化,企业员工们可以通过不同的网络结点进行知识的共享和交流。知识共享型组织能有效调动员工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可以尝试创造“网络目标结构”和信息交流平台让各个部门的合作加强,让员工们慢慢的走出只属于自己的这片专业领域,大家相互学习交流,独立思考,学习新的管理方式。

(二)团队合作型组织结构。信息化使得企业走形柔性化和网络化,这两种组织结构的变化充分证明了在当今这个信息发展的社会团队合作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企业员工拥有更多的专业技能、组织边界的不断模糊、信息和资源的共享,组织能够更加快速的建立起局域网络,建立起员工间的团队合作体系。高强度的交流和合作可以让员工学会有效的交流和团队合作精神,这种结构更加有利于企业适应市场的弹性发展。企业可以根据企业大数据中的变量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方式也可以轻松地将相互联系的职能设置在一个子系统中,成功的让不同的职能部门相互联系起来,形成横向的协同关系。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壮大,数据成为员工之间最好的交流语言,部门间的协同合作也更加亲密无间。

(三)权力分散型组织结构。企业管理是一个信息的流转加工过程,信息流转有集权和分散两种模式,垂直管理就是信息集权的一种组织结构,自上而下的信息管理模式注重信息的纵向流动而忽视了信息的横向流动。并且如果无法合理的控制信息流转的时间和方式,信息的时效性就会产生问题。而网络化的发展更加注重了信息的分权化管理,信息分权是一种信息横向流动的管理形式,信息的分权有利于扩大企业的决策分析范围和决策有效性。分权的信息管理可以更有利于信息的传播,增加了信息的时效性,能有效实现企业资源更加合理有效的利用。不仅要让一线部门拥有决策权,还应该赋予根据市场的变化要求总部给予资源做出更有效的应对措施的权利,这样才能更加贴近市场。

三、互联网+企业的经济效益

“互联网+”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形态,形成了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产业的集合,促进了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互联网物流等一系列。新的经济形态的产生和健康发展引导着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化。它带给传统产业新的挑战和机遇,创造新的生产方式,成为了一个经济增长的引擎。就拿通过互联网转型的德邦物流来说,在没有转型以前,德邦的标准化业务和垂直化管理形式使它从一个物流行业的佼佼者开始没落。他的垂直化管理给企业带来了不少的生存困境,同时员工的积极性也遭到不断打压。在“互联网+”引导下,德邦走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一轮IPO招股说明书中,德邦拟募集资金约30亿元,而这次发行股票的总股本不超过15000万股,发行后的总股本不得超过101000万股,这意味着,德邦的估值将会超过200亿元。德邦从一个从事毛衣空运业务发展到拥有了5400多家网点,服务网络遍布全国,全国转运中心面积超过108万平方米的企业,成为物流行业的佼佼者。这其中的多次组织结构变革和企业转型都成为了其发展的动力。而在这些变革中,“飞行2000航空货运系统”、“TIS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第四代运营管理系统FOSS”等一系列信息化系统的上线和优化都为组织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竞争武器。

“互联网+”使传统产业产生个多的可能性,激发了企业的创新型发展,快速帮助企业实现经济组织转型,帮助企业实现弯道超车,抢占行业经济高点。(作者单位:上海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穆胜.转型的标杆:德邦物流如何让大象起舞[DB/OL].http://www.360che.com/news/150209/37921.html,2015-02-09

[2]王胜利.信息技术与企业组织结构再造[J].现代情报,2005,25(8):175-176.DOI:10.3969/j.issn.1008-0821.2005.08.069.

[3]林志扬,李海东.组织结构变革中的路径依赖与路径突破[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33-140.DOI:10.3969/j.issn.0438-0460.2012.01.018.

[4]王玲珑,代百洪.从信息流转看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J].科技致富向导,2012,(3):61-61.

猜你喜欢

组织结构互联网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基于企业再造理论的国企组织结构变革探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