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前景理论和模糊数学的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决策研究

2015-05-30董君

2015年47期
关键词:模糊数学金融市场信贷

董君

摘要:作为近几年发展速度为世界瞩目的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信贷行为与市场经济的风险与收益预期紧密相连,而我国目前相对不成熟的资本市场运行模式也使得当前我国金融市场内鱼龙混杂。风险与机遇并存的情况在我国金融市场中还将长期存在。因此,利用新型市场风险分析手段、新型市场行为决策理论运用到信贷领域是当前各商业银行玩转资本市场、保证收益、控制风险的不二法门。

关键词:金融市场;信贷;前景理论;模糊数学;控制风险

随着我国深化改革战略的逐步推行,加之国家一系列放活放宽资本市场限制政策的出台,我国金融行业取得了较为迅猛的发展。从改革开放初期单纯的期货国债转而向如今的多元化、宽范围方向发展,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与进步举世瞩目,为新兴经济实体的硬实力、软实力增添了不少的砝码。

一、当前国内金融市场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

然而,随着近几年特别是近两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以及对市场经济的改革进一步深化,经济增速放缓的新常态逐渐成为各界的共识。而在这“新常态”的背景下表现最为活跃也最为动荡不安的当属国内尚未完全发展成熟的金融市场。如去年底开始全线飘红的沪深指,在半年多的疯狂之后在今年夏季达到顶峰,由此带动了二级市场的资金活跃度大幅提升,在某段时间内两市甚至成为了国内金融资本的漩涡机。但自从6月中旬开始,两市大幅跳水,先后上演了十数次千股跌停数十年未见的惨剧。这些充分暴露了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严重稚嫩的同时也使得金融行业的可靠性受到了巨大的质疑。在这种环境下,最为资本市场至关重要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无疑承受到了巨大的压力[1]。

股份制改造之后,作为自负盈亏的商业银行,收益与风险是进行任何资本市场投资决策所必须要考量的问题。而且,除了市场上的不确定性以外(尤其是我国当前资本市场发展尚不成熟的背景下这种不确定性远比欧美要大、要厉害),商业行为的人力成本、业务成本、时间成本以及商业银行的信誉等等均是各商业银行资本投资分析师所必须要深刻考虑的东西。特别是在信息不透明、投资行为缺乏有效监管、存在有内幕交易暗箱操作的当前国内资本市场投资行为,必须要借助国内外优秀的投资决策理论和工具来帮助投资行为尽可能的规避市场风险、提高收益、保证资金的安全性。而近年来数学科学、行为科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给了风险控制提供了极好的分析工具和分析理论。

二、前景理论

前景理论是由卡尼曼和沃特斯基提出的通过修正最大主观期望效用理论发展而来的一种决策模型,它是用数学概念的价值函数和主观概率的权重函数来描述人的行为的一种决策参考工具。该工具在一些国内书籍中将其阐述为确定效应、发射效应、损失规避、迷恋小概率、参照依赖等几个部分,其实质是描述人在某一环境下未来可能采取的行为的较大可能性。通过该模型的运用,可以让人们更清晰地实现对人们对某一项行为的倾向与选择的大致判断,从而实现“未卜先知”[2]。而如果能够提前预判到市场上人的行为的趋势及人对未来行为的最大可能采取部分,对于风险控制而言便如同知晓了答案的解密,分外轻松了。

不过,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前景理论的研究与发展是以心理学和人类行为逻辑学的研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中大量运用的分析方法均是基于对人的心理可能性与倾向性的判断与模拟,因而虽然可以对某一定性样本的未来行为作出较理想的预测,但对于数据外样本的预测方面会陷入到缺乏基础分析资料的空中楼阁上,反而偏离了风险控制的预期目的。

三、模糊数学

人的行为是可以预测的,但与此同时,人的行为又是不确定的。这不仅是因为人对未来的行为的选择不仅受到人本身自我思维模式、背景、文化程度、生活环境息息相关,而且与人行为进行中所经历的偶然性因素也有着极大的关联。而这种偶然因素在单个样本中的表现是极为突出的。因而在进行对人们行为的预测方面,个体行为的研究,特别是投资行为的研究方面如果集中于对某人个人的行为偶然性因素作用下的预期选择方面,虽然能对该个人的未来行为作出一定的判断,但却不具备很大的面向更多受众的投资参考价值,因而对这种不确定性的考量是准确把握市场动向的重要步骤[3]。

模糊数学是以“模糊集合论”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研究数学模糊性现象(随机性、概率性)的数学新分支。它研究的对象是确定性因素(如市场资本走向)与不确定因素(重大时政、偶然因素等,如一号文件、俄土冲突、巴黎暴恐等)构成的模糊集合,在模糊集合上进行运算、按照规律进行变换从而输出未来经济走势、市场动态、大众舆论甚至是群体性行为未来发展的大致范围,从而为投资决策的风险控制提供主要的参考基准。

四、前景理论+模糊数学在商业银行信贷决策中的应用

前景理论和模糊数学是两个行为预测的工具和手段,其在商业银行信贷决策方面的风险分析与把控中能够取得较大的成就的关键在于准确的将两种工具进行优势互补的结合,运用前景理论中的价值函数与主观参考函数在模糊集合中的变换与运算,来推到出未来市场中资金流动趋势以及各关键节点的时间点,从而为信贷决策提供最佳的输出点和输入点[4]。

具体的做法可以按照以下的步骤进行。

(一)明确具体的决策目标。在对某一明确资金条件或人力资源条件或人脉资源条件、市场环境条件等背景下的决策目标的确定是整个决策风险分析的基础。根据具体决策依托和决策目标所编制的几个不同的决策方案。

(二)构筑模糊集合。利用已形成的不同决策方案的决策基准和各因素的不确定性构筑不同的模糊集合,以集合中的较大概率结果因素化为几个不同的评价区间,并将该模糊集合转化为矩阵表述模式,其中各矩阵横纵列分别为各编制方案和评价绩效指标。

(三)离散值计算。将各区间转换成离散数据点的集合的形式进行计算,得出该区间的离散准则值。

(四)计算风险值和预期收益值。根据市场及社会环境所给出的已知事实条件对各方案评价绩效参数进行参考点给定,从而得出在给定参考点下的收益和亏损情况。

(五)各离散基准值的概率计算。通过正态分布概率计算各评价区间离散基准值的概率大小。

(六)前景值计算。通过离散基准值概率大小和离散基准值大小分别计算各方案在各评价指标下的前景值,然后进行加权平均,得出该方案总的前景值。其中总前景值最大的方案极为综合考虑下得出的最佳方案,也是在已给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收益行为的最可能情形。

通过这两种工具的综合运用,可以很好地弥补各自单个运用投资决策的不足,能够更准确地为商业信贷风险控制提供技术分析。但要指出的是,所有的这一切的分析均是建立在已有事实基础上的不确定性发展结果,是数学上的最佳结果最大可能性,依然是概率性描述的结果,因而在实际方案的决策中,分析结果可以作为决策的参考意见,但不能作为唯一的根本依据。

结语

我国当前金融市场发展的实际条件给商业银行进行信贷业务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风险控制要求。而有效的采用诸如模糊数学和前景理论等新的技术手段和新的分析方式来进行的风险分析对于各商业银行控制风险、保障资金安全性而言是极为重要的,也是需要各风险控制师所应潜心研究、努力钻研的工作之一。(作者单位: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参考文献:

[1]刘青云,杨有振.基于前景理论的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15,(5):93-99.

[2]周超.基于前景理论和区间数的商业银行信贷决策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9):47-50.

[3]周超,张笑宇.基于前景理论的商业银行信贷决策研究[J].金融与经济,2013,(7):30-33.

[4]肖琳琳.浅析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过程评价的模糊数学模型[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6):58-59.

猜你喜欢

模糊数学金融市场信贷
金融市场:寒意蔓延【精读】
假如金融市场崩溃,会发生什么? 精读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模糊数学方法在产教融合评价中的应用
漫谈“模糊数学”
Copula模型选择及在金融市场的应用
绿色信贷对雾霾治理的作用分析
让金融市场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