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建立内审信息平台的可行性研究

2015-05-30蔡京燕

2015年47期
关键词:可行性事业单位

作者简介:蔡京燕(1968.09-),女,汉族,北京人,大专学历,北京市城市河湖管理处。

摘要:基于如今信息技术的快速进展,有关内部审计领域正在面临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以及机遇,对于事业单位在内部审计方面的信息化发展进行深刻的、详细的分析,并结合事业单位实际的特点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探索出事业单位在内部审计方面有关信息化发展的具体趋势。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审信息平台;可行性

财务工作当中对于信息技术已经有了非常广泛的应用,而对于审计工作来说,不管是其实际的工作思路,还是有关技术手段方面的应用,都已经出现了非常显著的改变。在新时代的发展形势之下,有关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度不断的提高,特别是对于企业来说,内部审计正在由传统之中的合规型审计逐渐朝着管理型审计进行改变,更加重视具体审计工作方法所具有的标准化。

一、事业单位建立内审信息平台的必要性

(一)加强信息化建设。近些年以来,我国有关内部审计方面的各级组织机构,特别是在一些企业当中呈迅猛发展的形势,有关内部审计结构、业务管理制度以及管理体制体系等方面的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整个审计队伍的建设正在渐渐加强,不足的是,如今在事业单位之中的内部审计工作,依然还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内部审计没有切实起到预警以及监督的作用,并且不具备信息化手段。所以,事业单位有关内部审计方面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强化信息化建设。

(二)完善内部审计的有效途径。内部审计以及信息技术之间有着非常高的契合度。如今在内部审计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其实际表现在业务上主要是相关的审计数据口径不能达到一致,并且在事后的监督工作存在局限性,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相关的审计责任不能切实落实,致使审计效率十分低下。而构建一个统一的、高效的信息化平台能够妥善的解决这些问题,不但能够统一审计口径,确保数据实际的准确性,同时还能够明确责任,提升整个内部审计的实际效率,避免违规事件的出现。

(三)符合行政事业单位的组织特点。通过机构方面的改革以及调整,如今我国有很大一部分事业单位出现了多机构以及多层级的较为复杂的组织体系。这种组织体系所具有的特点在客观上给相关的内部审计工作提高了难度。因此,只有妥善的构建一个统一的、完善的信息化平台,才能帮助内部审计切实的触及到多个层面,各个相关机构,从而在各项业务当中顺利进行,最大程度的发挥出内部审计实际的作用,同时也方便在组织内部做出横向比较。

二、事业单位建立内审信息平台的可行性

(一)建立内审信息平台的内部优势

首先,在事业单位有关财务方面的工作当中,对于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已经非常的普遍。如今事业单位在会计电算化上的程度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并且财务制度也已经得到了改进与完善。其次,人才队伍方面的建设得到了强化。基于行业整体的发展动向以及高学历人才越来越多,事业单位在审计以及财会方面的工作人员素质正在不断的提升,已有的人才队伍能够确保内部审计在信息平台方面的有效利用。最后,事业单位之中的各级领导对于内部审计所具有的作用非常重视。对于内部审计来说,其能够作为管理工具,能够对业务进行监控,并且还能为领导的分析决策提供非常可靠的依据,所以构建内部审计方面的信息平台可以得到领导层的大力支持。

(二)建立内审信息平台的外部机会

首先,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构建一个统一、完善的内部审计方面的信息平台提供了有利的基础。如今几乎不存在无法解决的技术问题。并且已经研发出了内部审计相关的软件系统,在部分企业之中进行试用。目前的技术开发可以切实的满足内部审计在信息平台方面的技术要求。其次,统一、完善的信息平台能够切实符合内部审计朝着管理导向进行转变的趋势。在如今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形势之下,内部审计已经渐渐呈现出从合规导向型朝着管理导向型进行转变的趋势。而统一、完善的信息平台就是建立在有关内部审计进行集中化管理的根本之上,有着统一的标准以及规范化的技术手段,切实符合管理型相关内部审计的需要。

(三)建立内审信息平台的内部劣势

1、事业单位有关内部审计方面的信息管理理念还没有形成,而传统方面的工作习惯还需花费很多的精力进行纠正。2、事业单位在内部审计工作之中缺少独立自主性,无法妥善的做到合理的监督控制。3、构建一个统一、完善的信息平台必须要花费很多的建设、研发以及培训成本。

(四)建立内审信息平台的外部威胁

1、事业单位之中的组织机构复杂以及业务性质多元等一些客观现状是有关内部审计在信息平台方面需要解决的重要难点。2、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以及政府审计之间没有形成有效互补的体系,因此内部审计所具有的地位处于弱势。

经过以上的相关分析,我们能够了解到构建统一、完善的内部审计相关信息平台有着非常高的可行性,尽管还存在着某些需要解决的难题,但只要针对这些难题进行研究设计,准确的把握解决思路,这些不利因素都能够转化成有利条件。

三、事业单位建立内审信息平台的具体措施

第一,提升效率,对质量进行改进,是促进内部审计实现信息化的重点目标。正是因为传统之中的审计方法不能切实的满足发展迅速的审计需求,所以在信息化方面的创新才显得非常重要。第二,内部审计的根本本质就是一种控制。一个统一、完善的内部审计相关的信息平台利用系统以及组织管理之间的结合,可以妥善的完成组织当中的项目管理、人员管理以及事务管理等在日常管理工作方面的归集以及总结,从而使事业单位之中的工作得到有效化、系统化的管理,使内部审计切实的完成从合规型朝着管理型进行转变,完善内部的控制。第三,在促进信息化的同时,相关的内部审计还要合理的引入风险导向的具体思路。利用对事业单位之中的日常业务以及重点领域方面的监控,强化事前控制,凭借网络系统所具有的优势,是审计范围得到扩大。进而在最大限度上降低审计风险。第四,作为联网审计的有关系统,在内部审计方面的信息平台应该可以对被审计对象有关的财务以及业务数据实施定时的处理、分析以及采集等工作,同时还要具备智能筛选有关疑点的功能。保证内部审计有关部分和被审计对象相关责任部门之间的沟通畅通。从而使内部审计切实的起到监督作用,避免违法违规事件的出现。第五,依照事业单位实际的性质,统一、完善的内部审计相关信息平台应该把预算执行以及专项经费作为有关审计工作的重点,凭借信息化平台完成财务数据、财务指标以及预算数据之间的分析比较,找出存在差异的原因,同时还要对预算执行的具体情况作出预警定义,完成多种等级的有关预警提示;利用对总额收支以及分项收支方面的执行监督,对专项经费实际的收支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从而杜绝专项经费方面的不规范支出情况的发生。

结束语

在事业单位之中建设统一、完善的内部审计相关的信息平台,从整体上来说是非常乐观的。但需要强调的就是,内部审计实现信息化的相关过程绝不单单是一种纯粹的技术革新,其是在有关的技术推动之下对理论以及理想上的全面提升,而这个过程相较于技术层面上的平台建设来说,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所以,内部审计有关信息化发展的进程,必须要全行业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妥善的实现。(作者单位:北京市城市河湖管理处)

参考文献:

[1]徐嘉.对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几点认识[J].金融经济,2012,(12);101.

[2]周金华;吴琦;雷虹.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外包的可行性分析[J].财会研究,2013,(09);124.

[3]余华.行政事业单位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讨[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4,(06);115.

[4]关海波.行政事业单位现阶段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实践的难点及对策[J].交通财会,2013,(04);126.

猜你喜欢

可行性事业单位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中国设立PSSA的可行性及其分析方法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思考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探讨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
HDL-C,LDL-C,CK-MB和RBP使用朗道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的可行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