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高职英语课程的有效衔接

2015-05-30裴蓓

中国市场 2015年44期
关键词:衔接策略中高职制约因素

裴蓓

[摘 要]中高职英语课程的有效衔接,是确保中职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实现向高职英语学习平稳过渡的重要基础,这对于提高中高职英语教学的有效性而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中高职英语课程有效衔接的制约因素做出论述的基础上的,对中高职英语课程衔接有效性的提升策略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中高职;英语课程;制约因素;衔接策略

[OI]10.13939/j.cnki.zgsc.2015.44.0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逐渐提高,而如何实现中高职英语课程的有效衔接,则成为了中高职英语教育工作者面临着共同课程。对这一课题做出研究和探讨,对于提高中高职学生英语素养、推动中高职英语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过程中,中高职英语教师有必要从制约中高职英语课程有效衔接的因素入手,对中高职英语课程衔接有效性的提升策略做出深入探索。

1 中高职英语课程有效衔接的制约因素

由于中高职英语课程涉及范围较广,且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等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导致中高职英语课程之间不能进行有效衔接的原因是来自多方面的。具体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一是来自于中职教育终结式教育的影响,这使得中职英语教育在对教学计划实施、制定的过程中,过于重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而将必要的文化、理论基础训练放在一旁,这与高职教育中理论与实践同等看待、均衡发展的教育策略是相违背的;二是部分教师和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对职校开设英语课程的必要性存在误区,认为英语课程在职校当中是可以被忽略的,因此对英语学习和教学缺乏足够的热情;三是职校生源情况较为复杂,既有来自中职的毕业生又有来自普通高中的学生,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差距较大,这在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式的选取、教学计划的制定等方面都为中高职英语课程之间的衔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四是学生对英语课程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缺乏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这一方面是由于其以往英语学习成绩不理想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于中高职英语较为简单使其感觉学不到东西而造成的。

2 中高职英语课程衔接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2.1 对中高职英语教学大纲进行修订,体现中高职英语衔接要求

中职英语教学大纲与高中英语教学大纲相比,在要求方面存在很大差距,这就导致了中职生与高中生所具有的整体英语水平产生了差距,继而导致了高职院校中的学生来源在英语水平方面具有过大差异,这是阻碍中高职英语课程衔接的重要原因。因此,为了实现中高职英语课程的有效衔接,中职院校在英语教学大纲方面有必要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从而推动中职生英语学习成效的提升,并促使中高职英语能够实现良好的过渡。这要求中职院校应当以高中英语教学大纲为参考,并结合中职教育的目标和人才培养方向所具有的特殊性,在因材施教的原则指导下制定合理的英语教学标准。这些标准应当体现出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实现在强调基础英语教育的基础上重视行业英语教育的开展;二是英语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兴趣相适应;三是各个专业应当结合总体的英语教学大纲来制定符合本专业要求的英语教学大纲,从而实现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另外,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大纲也有必要针对生源的不同而做出调整,从而体现出兼顾原则,在英语教学大纲的改革中,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大纲应当体现出以下特点:一是考虑到高中生生源与中职生生源的差异,通过采用分级教学来体现出以生为本的原则;二是对高中英语教学大纲和中职英语教学大纲做出考察,结合二者的英语教学大纲要求来合理确定高职英语教学内容的难度;三是明确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教学目标,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并结合行业特征对个别专业的英语教学大纲做出特殊性对待。无论是中职院校还是高职院校,在完成教学大纲的制定之后,都应当强化执行力度,确保教学大纲的落实,从而为中职英语课程与高职英语课程的有效衔接提供保障。

2.2 对中高职英语教材做出改革,推动课程内容衔接

英语教材的衔接是实现中高职英语衔接的前提,因此,对中高职英语教材做出改革,合理设置中高职英语教材难度,对于实现中高职英语课程的有效衔接具有重要意义。中高职英语教学相对于普通教育而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体现在中高职英语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并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因此,中高职院校英语教材的改革需要以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为依据。这也决定了中高职英语教材必须要实现应用英语教育与基础英语教育的结合,同时中职院校教材与高职院校教材之间要体现出递增关系,避免出现脱节与重复。在中高职英语教材改革工作中,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根据地区和行业的差异,构建中职英语教材与高职英语教材编写与评审委员会,从而确保中高职英语教材的制定能够得到统一的指导;二是专业教育与基础教育有必要实现统一,这两个层面的教育都是为培养应用型人才而服务的,因此,二者缺一不可。其中,基础英语教育是提高学生英语基础水平的保障,而专业英语教育则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要求;三是在英语教材编写过程中,要对中高职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需求等作出考虑,以便确保教材内容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四是教材的编写需要对中高职英语教学目标作出考虑,从而确保中高职英语教育的平稳过渡,并避免中高职英语教学内容出现脱节现象;五是英语教材的编写要体现出开放性与灵活性,以便不同专业、不同院校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英语教学内容作出有针对性的取舍,从而使英语教学内容与英语教学目标相适应。

2.3 中高职共建英语课程评价体系,实现评价体系的有效衔接

教学评价对教学过程产生着指导作用,中高职英语教学中评价体系的衔接,对于实现中高职英语课程的有效衔接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中高职英语课程评价需要遵循面向社会的基本原则,同时对于层次不同的学生,应当在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中体现出差异。在传统的评价中,以试卷为核心的评价方式并不能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优势等作出全面反映,并且,这种评价方式容易让部分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在中高职英语评价体系的构建中,有必要体现出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具体而言,中高职英语课程评价体系的共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构建主体多元化的英语评价模式。在英语评价中,教师、学生都可以作为评价的主体,并可以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同学互相评价来让评价过程变为一个发现问题、取长补短的过程,这对于教学信息的有效反馈以及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具有重要意义;二是构建内容多元化的英语评价方式,即中高职英语评价不仅要重视实用性英语评价和行业性英语评价,同时要重视人文知识评价与同步教育评价,只有如此,中高职英语教育才能够体现出对学生专业素养、综合素质的重视,也才能够引导学生重视自身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发展。

3 结 语

中高职英语课程的衔接是一项负责且系统的工程,为了实现中高职英语课程的衔接,中高职院校要深入对教学大纲、英语教材以及教学一线的研究,同时中高职院校要做到携手努力,对英语课程做出共创共建,通过实现英语教学大纲、英语教学内容以及英语教学评价的衔接来推动中高职英语课程的衔接。

参考文献:

[1]任东梅.基于中高职教育结构一体化的英语课程分析与研究[J]. 科技信息,201234).

[2]姜大源.海河园區商国是 仲夏时节谋新篇——“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座谈会”扫描[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2).

[3]李全奎.中高职衔接问题的研究[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3).

[4]任平,陈文香.中高职课程和谐衔接的问题与建议[J]. 职业技术教育,201025).

猜你喜欢

衔接策略中高职制约因素
高校财务与责任预算体系的衔接问题
试析做好“小升初”衔接教学
中高职业英语教学大纲对比与衔接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
中考命题变革推动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策略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