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方水稻田四大病害的识别及绿色防控

2015-05-30张星王玉玲王晓波于春艳

中国市场 2015年44期
关键词:立枯病绿色防控稻瘟病

张星 王玉玲 王晓波 于春艳

[摘 要]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对水稻产量的需求越来越高,水稻施肥量也在不断地提高,尤其是氮肥使用量的增多,致使水稻的一些病害逐年加重,根据各种问题的出现,我国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理念,以“防灾减损、提质增效、保障安全”为目标,积极推进水稻绿色防控。

[关键词]水稻病害;绿色防控;立枯病;恶苗病;稻瘟病

[OI]10.13939/j.cnki.zgsc.2015.44.215

为了控制水稻病害危害,减少化学农药用量,保障农业增产增收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人们对水稻四大病害的识别和防控能力,特对北方水稻四大病害加以归纳整理如下。

1 水稻立枯病

1.1 立枯病的症状

多发生于三叶期前后,最初秧苗叶尖不吐水,后逐渐萎蔫枯黄,心叶卷曲,残苗少许青色。初期茎基部不腐烂,但根变暗,根毛稀少或无根毛,用手提苗,可连根拔起。以后茎基部变褐,甚至软腐,拔苗时心叶易被拔断。此病在床面中间常常成簇,成片发生,逐渐蔓及全畦。

1.2 传播途径

病菌以菌丝生长蔓延或孢子借气流的形式传播,在苗床上扩展。

1.3 发病条件

①病菌感染,带病种子;②气候条件。低温阴雨、光照不足是发病的重要因素;③与苗床土壤酸碱度、湿度和播种量有密切的关系:床土pH在7以上,苗床湿度大,播种量大都易发生立枯病。

1.4 绿色防控

1)生态防控:①选择无污染,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水良好,偏酸性土质肥沃的中性园田土或旱田土;②精选种子、晒种、科学催芽;③加强苗床管理。主要是做好防寒和通风炼苗工作,严防在高温和大风天大通风炼苗,防止诱发生理性立枯病。

2)科学用药技术:在秧苗一叶一心期和发病初期选用瑞毒清1毫升喷1平方米苗床,对防治水稻苗期立枯有特效,该药也是目前生产中较安全药剂之一。还可用15%恶霉灵水剂进行防治,它在防病的同时对秧苗有促长作用。

2 恶苗病

2.1 恶苗病的症状

苗田发病,病谷粒播后常不发芽或不能出土。苗期发病病苗比健苗细高,叶片叶鞘细长,叶色淡黄,根系发育不良,部分病苗在移栽前死亡。在枯死苗上有淡红或白色霉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本田发病,一般在移植后30天左右出现病株。分蘖少或不分蘖,节间显著伸长,节部常弯曲露出叶鞘之外,病株在地表上的几个茎节上逆生数条不定须根。剥开叶鞘,可见茎上有暗褐色条斑。剖开病茎可见其内有白色蛛丝状的菌丝,以后茎杆逐渐腐朽,叶片枯死。湿度大时,枯死病株表面长满淡褐色或白色粉霉状物,后期生黑色小点即病菌囊壳。

2.2 发病条件

①土温30℃~35℃时易发病;②伤口有利于病菌侵入;③增施氮肥刺激病害发生;④施用未腐熟有机肥发病重。

2.3 绿色防控

①农业防治。选用无病无伤种子;避免烈日中午拔苗插秧,不插隔夜秧,移栽时剔除病苗,及时拔除田间病株深埋。②种子处理。进行晒种和用25%咪鲜胺乳油或48%福·锰锌可湿性粉剂进行种子消毒。

3 稻瘟病

3.1 稻瘟病的症状

稻瘟病按其危害时期和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①苗瘟:发生于秧苗三叶期前,主要由种子带菌引起,病斑灰至褐色、圆至梭形、大小变化大,由于它发病需要的温度是25℃~28℃,故东北苗瘟很少发生。②叶瘟:发生于三叶期后的秧苗或成株叶片上,可分为普通型、急性型、白点型和褐点型四种,其中以前两种发生普遍。普通型病斑,呈菱形或紡锤形,一般长1~1.5厘米,宽0.3~0.5厘米,红褐色至灰白色,两端有坏死线。急性型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暗绿色,病斑正反两面密生灰色霉层。急性病斑的出现可视为田间病害大流行的先兆。③节瘟:节瘟常在抽穗后发生,水稻茎节部先感染,产生褐色小点,之后扩展到整个节部,使整个节部和附近的茎杆变成褐色,干枯易折断。④穗茎瘟:发生于主穗梗至第一枝梗分枝的穗颈部。出穗10天左右表现症状,最初在穗茎处产生褐色小点,逐步扩大后病斑附近一段茎秆黑褐色或蓝黑色,最后形成枯白穗。⑤谷粒瘟:发病早的颖壳全部变成灰白色,形成秕谷。发病晚的,产生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严重受害的可使米粒变黑。有的颖壳无症状,但穗颈受害变褐或黑褐色,虽不影响结实,却可成为翌年初侵染源。

3.2 侵染循环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稻草和稻谷上越冬,次年借风雨传播至寄主形成中心病株,其形成的分生孢子可进行再侵染。在适温高湿,有雨、雾、露的气候条件下利于其发病。

3.3 发生条件

发生水稻瘟病的最适合温度为25℃~28℃,空气湿度为80%以上。由于水稻在水中生长,气温与近水面的温度差异在3℃~5 ℃。所以一般气温连续几天30 ℃以上,早晨有雾或夹有雨天的时候,稻瘟病会大面积流行。稻瘟病一般从相对湿度大的水稻低叶开始发生并向上发展。生产中如果前一段时间的低温寡照和后一段时间的小雨频繁是稻瘟病发生极其有利的气象条件。

3.4 绿色防控

1)生态防控。①种植多抗性品种,也可以是感病品种和抗病品种间种。不可大面积连续种植同一品种;②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灌溉。

2)科学药剂防治。在叶瘟发生初期应及早施药控制发病中心,并对周围稻株或稻田施药保护;在孕穗末期、始穗期和齐穗期各施药一次,如果气候条件有利于病菌形成和浸染,在灌浆期再施药一次。可选用40%富士一号乳油、13%春雷·三环锉可湿性粉剂和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制剂农药。

4 纹枯病

4.1 纹枯病的症状

病菌主要侵害叶鞘和叶片,叶鞘发病先在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渍状小斑点,逐渐扩大成椭圆形斑,多个病斑相互汇合形成云纹状大斑。干燥时,病斑边缘褐色,中央草黄色或灰白色;潮湿时病斑呈水渍状,边缘暗绿色,中央灰绿色,叶鞘变黑腐败。叶片上病斑与叶鞘上的很相似,但形状较不规则。病情发展慢时,病斑有晕圈,发病迅速时病斑青绿色,叶片像开水烫过一样,很快呈青枯或腐败状。在阴雨多湿的条件下,病部会长出白色或灰白色蛛丝状的菌丝体,再逐渐集结成白色绒球状的菌丝团,最后变成黑褐色、坚硬的、油菜籽大小的菌核,很易脱落。

4.2 侵染循环

病菌以菌核在病田土中越冬,第二年泡田后菌核浮出水面并在灌溉水的推动下附着于稻株上,从表皮或气孔侵入引起稻株发病,病菌可进行多次再侵染而引起全田发病。

4.3 发病条件

①菌源数量。田间菌核数量与病害初期发病轻重关系密切;菌核打捞得比较彻底的田块,新垦稻田或上年上季的轻病田,发病轻。②栽培状况。过度密植,长期深灌,氮肥施用过多过晚病重。③气象条件。高温高湿利于病害的发生。

4.4 绿色防控

①生态防控:秋翻,打捞田角低洼处的浮渣,铲除田边杂草、清除病稻草,稀育稀植,科学施肥管水。②科学用药技术:抽穗前10~20天或发病初期当穴发病率达20%时施药,叶面喷雾,若纹枯病严重时,可适当提高药量,或在穗期再喷一次。目前最高效低毒低残留,一次解决纹枯病,并有增产效果的药剂有5%井岗霉素、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及枯草芽孢杆菌等。

猜你喜欢

立枯病绿色防控稻瘟病
基于Meta-QTL和RNA-seq的整合分析挖掘水稻抗稻瘟病候选基因
青海云杉的生长习性及叶锈病、立枯病的防治
不同药剂防治苗稻瘟病、叶稻瘟病效果试验研究
生物绿肥在稻瘟病防治中的应用与示范
水稻立枯病防治技术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穗瘟效果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