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就业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

2015-05-30肖铁锋杨燕

中国市场 2015年44期
关键词:就业导向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肖铁锋 杨燕

[摘 要]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进而为社会输送更多应用型人才。会计作为当前高职院校的核心专业,十分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今天。同时,这一形势也决定了高职会计专业实践课程的体系构建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使学生能够具备就业必备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鉴于此,文章首先对高职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和现有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有效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进而更好地实现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职;就业导向;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DOI]10.13939/j.cnki.zgsc.2015.44.108

1 高职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对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对培养目标进行了调整,即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应生产、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如果想要将这一目标顺利实现,高校就必须对当前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新构建。所谓课程体系,主要指的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对本专业全部课程进行合理组织安排而形成的结构序列。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同时也决定了教学目标是否可以顺利实现。会计作为当前高职院校的一门核心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构建,除了要强调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而且还要注重理论与实践、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的有效结合。只有按照这一思路对课程体系进行构建,才能够确保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顺利实现。

2 当前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尽管当前高职院校对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并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对课程体系进行了必要的调整与完善,但就实际效果来看,却仍显得有些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当前课程体系的构建仍然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课程体系不符合教育目标的根本需求

专业性和职业性是高职教育的两个重点,这就决定了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将这两方面凸显出来。以会计专业为例,必须将培养目标定位在为企事业单位的发展输送优秀人才,而不是培养从事教学和科研的人员。然而就目前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构建的现状来看,却无法满足教学目标的根本需求,课程体系的内容和实施仍旧过多的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忽略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2.2 不注重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虽然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对于会计人才的培养都过于局限,几乎将所有的培养重点都放在了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上,比如说,会计理论知识的掌握,会计账务处理能力的培养等,但却忽视了对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除了要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之外,更重要的便是职业道德,因此,不注重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课程体系势必是不完善的。

2.3 与企业人才需求结合不紧密

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就是为企事业的发展输送更多优秀人才,这一宗旨决定了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符合当前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然而就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来看,与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却仍有一些差距,从而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就业情况。

2.4 课程涉及的知识面较窄

课程涉及的知识面窄也是当前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会计这一专业而言,涉及的内容虽然比较集中,但若想使学生满足企事业发展的需求,单纯依靠这些知识还是远远不够的,同时,课程内容设置也不宜过细,培养出的人才知识结构单一,一旦步入工作岗位,势必会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无法适应企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

3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

从上文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除了要符合学校教学目标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之外,还要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从上述需要的角度出发,高职院校对于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建立“以岗定课”的课程体系

为了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为社会经济进步输送更多优秀人才,国家教育部门对高职教育模式给予了明确规定,即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在这一理念的推动下,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就需要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方面,以岗位需求为依托,确保课程设置能够与就业岗位的要求相适应。建立“以岗定课”的课程体系,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1 会计业务核算岗位

對于从事会计业务核算的工作人员来看,其所需具备的能力主要包括:①会计设计能力。主要包括开设会计科目和建立账簿;②会计业务的日常处理。这部分工作包含的内容很多,比如说,会计报表的编制、原始凭证的填写与审核、账簿登记以及月末对账结账等。这部分内容都是会计人员日常工作中最基础的工作,也是会计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③纳税核算、申报能力。主要包括网上报税、税收筹划以及发票的认购和管理等;④成本核算能力。这部分工作主要包括总成本的计算、成本的归集和分配以及成本报表的编制和分析;⑤财产清查能力。包括财产清查方法的使用、清查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清查结果的处理等。在上述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当前,最难掌握的就是纳税核算、申报能力,由于此项工作的开展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未来的发展,所以,会计人员此方面的能力引起了诸多企业的高度重视。综上所述,针对会计业务核算岗位课程的设置,应该包括《会计学基础》、《税收实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财务会计》、《会计基本岗位实务》以及《成本会计》等。

3.1.2 财务管理岗位和会计监督岗位

对于从事财务管理岗位和会计监督岗位的会计人员来说,单纯的掌握会计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从学科性质来看,会计专业属于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对于财务会计工作相关的知识也应该有所涉猎,比如说,经济学、营销、管理、法律、税收等。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规范的开展各项会计工作。目前高职院校针对上述两个岗位所设置的课程主要包括《经济法》、《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审计学》和《管理会计》。

由于会计专业包含的工作岗位有很多,所以在实施“以岗定课”课程体系的时候,应该确保课程体系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使每个工作岗位都能够有其相对应的课程体系,比如说,会计核算岗位、成本核算岗位、纳税申报岗位、会计监督岗位等。与此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科学、合理的技能训练,以期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促使人才培养适合当前企事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3.2 突出“以证定课”的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会计法》中有明确规定:凡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会计职业资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中也对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条件、考试科目、检查和管理等有关内容做了明确规定。这一规定决定了高职院校在对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构建的时候,必须将从业资格考试纳入其中。在原本会计电算化核心课程中,适当加入会计人员国家职业标准所对应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系统形成“岗、证、课融通”的课程体系,将职业证书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职业资格证与专业课程考核相结合,真正使职业教育融于学历教育之中,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应结合学生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和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服务企业的需要进行。

与此同时,为了确保学生在步入工作岗位之后,能够进一步实现自我提升,学校在对课程进行构建的时候,还可以将初、中级会计资格证纳入课程体系中,学生通过对这些知识的掌握和了解,不仅可以拓宽视野,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而且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学生能力的考核,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提升。由此可见,突出“以证定课”的课程体系也是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一个主要思路。

3.3 构建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专业能力、职业基本素养能力、更新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当前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几项能力,这些内容也将成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的核心内容。因此,在对课程体系进行构建的时候,必须将这些职业技能的培养纳入其中。

3.3.1 专业能力

会计专业知识和会计专业技能是专业能力的两项主要内容,企事业单位在招聘人员的时候,最为注重的就是应聘者是否具备所聘岗位的专业能力。作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除了要具备专业的财务会计知识技能之外,还要对与之相关的学科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如果一个人只懂会计,那么势必无法胜任会计工作,这几乎已经成为了一个定律。所以,会计人员除了要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还要对财政税收、国际贸易、经济法规等方面的知识有所涉猎。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胜任工作岗位。

3.3.2 职业基本素养能力

目前,企业对于会计人员除了注重其知识结构之外,还十分注重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要具备积极、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面对复杂的社会,要学会自我调节,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挑战,在不断战胜挫折中成长。从某种层面上来说,职业道德并没有强制性,但却是每个从业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

3.3.3 创新能力

创新是新社会进步的前提,也是企业发展的动力。而企业能否成为创新主体,除了客观因素外,关键在于企业管理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在企业创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创新能力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创新能力。作为企业管理者的财务人员就应不断更新知识、观念,并根据变化的经济活动,创新财务与会计、管理模式,促进企业快速发展。会计工作的创新也能带来生产成本的降低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带动经济效率的增長,促进企业创新和发展。

4 结 论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以就业为导向将成为高职会计课程体系构建的一个必然趋势。从本文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出,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除了要建立“以岗定课”之外,还要突出“以证定课”,从多个方面着手,切实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实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更多地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吕正煜.对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20).

[2]徐文杰,兰自珍.就业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4).

[3]王慧.基于行动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探讨[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

[4]龚显益.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J].消费导刊,2014(8).

[5]刘红英.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构建——以会计专业为例[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4(4).

猜你喜欢

就业导向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中《儿童常见病护理》课程教法的实践与研究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中职会计专业优化调整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