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管理控制探讨

2015-05-30罗明清

中国市场 2015年44期
关键词:预算执行管理对策事业单位

罗明清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为了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各行各业都开始了改革,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体制的改革也不断深化。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也陆续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为了规范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文章分析了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管理中的问题,并提出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控制的对策,期望对加强我国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管理对策

[DOI]10.13939/j.cnki.zgsc.2015.44.057

1 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管理的必要性

近年来,国家在大力推行科教兴国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事业单位的发展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对事业单位的经费的投入也在大幅度增加。国家投入大量的财政经费,希望能够充分发挥其效益和效果,进而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能够解决科技医疗难题造福民生。事业单位的财政经费不仅关乎国家财产的安全,更关乎民生大计,不允许贪污腐败等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目前预算执行是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薄弱环节,预算执行效果不理想严重危害事业单位的发展。预算执行不到位会导致资金浪费或是被闲置,结余资金被收回甚至导致下年经费减少,事业单位的行政任务不能按时完成,影响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因此,加强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是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是发展我国科教文卫事业的重要保障。由于事业单位财务核算比较简单,很多学者并不重视对于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研究,对事业单位资金预算执行问题研究较少。我国事业单位数量众多,涉及的領域较广,提高事业单位资金的利用率,加强预算执行的管理控制对于当前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事业单位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2.1 预算执行管理意识有待加强

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管理是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内容,用整体规划和动态控制的管理办法来调动全员参与,上至单位领导下至基层工作人员都要参与预算执行的管理,在管理过程中领导要高度重视预算管理才能带动基层人员参与的积极性,否则就会导致执行不力。从目前来看,我国事业单位预算执行不力一方面是由于事业单位对预算执行的关注度不够,领导对其不够重视,不仅没有起到带头作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给预算执行带来无形的压力;另一方面是预算管理人员对预算执行管理的意识不强,预算工作有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财政决算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需要预算管理人员的参与,如果预算管理人员不重视预算执行管理,就会造成执行与预算编制脱节,无论预算编制有多么完美,预算管理对事业单位资金的约束都无从谈起。

2.2 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

我国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制度还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我国事业单位缺乏严格的预算执行授权和审批制度。我国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于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的资金应该经过严格的审批手续才能使用,但是在实际业务往来中,对预算资金的支付控制并不是很严格,除了正常业务外,一些非常规事项只要主管领导批准即可,导致我国事业单位预算超支严重,威胁到国家财产安全。第二,我国事业单位缺乏对预算执行的分析机制。预算编制完成后,为确保预算执行严格执行,必须要对预算执行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加强预算执行的力度。第三,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脱节。预算编制是由事业单位财务部门统一编制,预算执行是业务部门和财务部共同完成,由于分工不同,财务部门编制的预算与执行会存在差异,造成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脱节,事业单位经费支出超支或结余超出预算过多。

2.3 预算执行进度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对于预算执行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由于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对预算执行的认识不到位,预算执行的责任无人问津,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随意性较大,资金浪费严重,原因主要有几点:第一,预算执行没有明确的责任主体。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认为预算编制是由财务部门完成的,预算的执行责任也应该由财务部门承担。事实并非如此,除了财务部门负责资金的支付进度外,业务部门和项目部门对财务预算执行也有重要作用,也应该承担预算执行责任,增强预算执行意识。第二,预算执行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管理。由于预算执行涉及多个部门,财务部门无法单方面管理,应该从不同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专门管理机构负责预算执行的管理。第三,考核监督机制不完善。事业单位缺乏对预算管理的监督考核,导致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预算执行工作的开展不尽如人意,建立公平公正的监督考核机制是提高预算执行水平的重要内容。

3 加强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管理对策

3.1 增强预算执行管理意识,提高预算执行能力

预算执行是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涉及事业单位的各个部门的管理工作,由于单位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对预算执行的认识不到位,使事业单位自上而下不能很好地贯彻执行预算管理各个方面的工作。因此,事业单位在今后的预算管理中要提高对预算管理的认识,增强预算执行意识,提高预算执行能力。一方面,我国事业单位要自上而下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提高单位全体工作人员对于预算管理的认识,了解预算管理各个阶段的工作和面临的问题,找到以后预算管理的重点和方向,还要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机制,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参加相关培训和动员会议,使工作人员时刻保持较高的认识和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加强财务部门与其他各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定期组织各部门参加预算执行推进会议,及时解决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做到相互合作、相互监督,共同推进预算执行工作的开展。

3.2 完善预算管理制度,促进预算执行规范进行

完善预算管理制度,首先要科学合理的编制预算,严谨的预算编制是预算执行规范进行的前提。要成立专门的预算编制组织,适当延长预算编制的周期,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精细化。改变严预算、松追加的分配观念,对于追加经费也要建立严格的管理机制。其次,要加强预算执行授权的管理和规范审批制度。在预算执行工作涉及事业单位各部门的工作,要明确各部门在预算管理中的职责,找到自身在预算管理中的位置,同时制定严格的审批授权制度,严格按制度执行,确保预算执行规范有序的进行。最后,建立健全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机制,及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及时解决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并将解决问题后的效果纳入绩效考核,对有关负责人实施奖惩,带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3.3 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督,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

对预算执行实施监督能够更好地保证事业单位资金的规范高效使用,也是完善预算管理体系,强化监督职能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加强对预算管理各个环节实施监督。首先,加强对人员经费支出的监督。人员经费支出是事业单位的基本支出,不得随意挪用,在经费支出中占有较大比重,是预算执行监督和控制的重要领域。其次,要加强对项目经费的控制、项目经费是预算执行监督的重要内容,项目经费预算的编制比较模糊,对于项目经费支出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审批,从源头上杜绝经费的超支浪费。最后,对于专项项目经费要特别监督。建立完善的专项项目经费管理机制,对专项项目经费实施监督和跟踪反馈,及时发现与项目无关的不合理支出,保证项目经费预算执行规范高效。

3.4 实施预算执行责任制,加强预算执行绩效考核

预算执行是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预算管理首先要确定预算管理执行责任主体,建立预算执行问责制,明确每个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责。只有这样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才能及时高效的解决。实施预算执行责任制是调动预算执行积极性的重要途径之一,只有明确了各部门和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各部门工作人员才能认真按程序办事。同时,要建立预算执行考核机制,对于在预算执行中表现优秀的工作人员给予奖励,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制定事业单位人员的行为标准,积极引导工作人员做好预算执行工作。

参考文献:

[1]冀建华.关于加快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执行力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3(20).

[2]张剑侠.基于财务管理视角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新思路[J].财会研究,2010(7).

猜你喜欢

预算执行管理对策事业单位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探讨基于EVA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中学生考试作弊问题分析及其管理对策
试论加强和完善企业预算管理问题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研究
浅析电力多经企业的现状及其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