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完善高校廉政文化建设

2015-05-30李晓敏

2015年47期
关键词:廉政文化宣传监督

作者简介:李晓敏(1990-)女,汉族,山西忻州人,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研究方向:行政管理伦理。

摘要:廉洁刚正,从古至今都是我们国家考察一个人人品优劣的重要准则,在这个思想开放的时代,更是需要高度警惕,预防各种腐败思想的侵蚀,廉政文化建设便显得尤为重要。高校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加强完善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对和谐社会的建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刻钻研探究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为在实践中同各类腐败现象进行抗争提供了文化保障和思想基础。本文阐述了如何完善高校廉政文化建设。

关键词:廉政文化;监督;宣传

1.完善廉政文化建设相关制度

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细致的系统工程,需要广泛的群主参与。“高校的廉政文化建设常见形式为:首先由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成立廉政文化建设小组,制定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具体目标、工作规划和人员安排”[1]。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理应融入到学校发展规划之中,以及学校的教学系统与人才培养目标之中;所以的高校职能部门都应积极参与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并反映到日常工作里。高校需要建立并完善与廉政相关机制与制度,才能够保障高校的廉政文化建设顺利进行。

同时还应建立相关制约监督机制。主要是增强对高校党政领导干部的监督制约。此外,还要重视对全体高校员工师生的监督意识的培养。在高校领导人员的选拔聘用、进行部门人员事务调动、就需要采购的物品进行招标、每年的新生招生入学,毕业生就业离校以及对校内财务进行管理等极易出腐败问题的方面上要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处事准则,进行集体商榷,再作出决定,还要坚持做到权责明晰。

2.加强网络监督,加重对腐败的惩处力度

我认为,在高校的廉政文化建设之中,网络信息方面的建设应得到重视。在高校中,网民占绝大多数,互联网所代表的新式载体已成为高校信息的“集散地”以及舆论的“放大器”。根据有关调查显示:在一些如人人网、校内网、微博等大学生经常使用的网络平台上,社会突发事件往往在很短的短时间内就会得到大量地讨论、转发、分享,在学生中广为传播,有着巨大的影响。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了解社会动态的最主要方法。所以,通过网络进行廉政文化宣传教育,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可以鼓动大批学生参与,而大学生的人数占整个高校人员总数的大部分,这样对于廉政文化建设舆论环境大为有利。可见,充分发挥网络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的影响力、渗透力,意义非凡。

想要建立公平、公正的廉政环境,加快实现政务公开是十分必要的,逐步提升高校工作的公开度和透明度。切实落实高校师生的了解情况的权力、参与决策的权力和监督制约的权力,确保高校行政部门依法办事,严格遵守校规校纪。公开的形式要尽量多样化,在普遍的公开栏外,还可以创新网络信息公开等途径。公开的内容要更加详细化,尽量做到各种款项逐步公开,防止用“其它支出”项目蒙混过关。

高校虽然自主性较强,但对于高校领导干部腐败并构成犯罪的,也必须要严加惩罚。虽然加大处罚力度是一种事后行为,但我认为这也是防腐败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它的积极作用主要展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给予腐败犯罪分子沉重打击,让腐败必将受到严惩的信息传播在社会上,对高校干部会产生心理效应,给思想上出现偏差的领导干部以警示,使之迷途知返”[2]。有利于领导干部增强法制意识,提高守法的自觉性。“另一方面,可以增强法律的可信度,从而教育和鼓舞群众,使其敢于和腐败分子进行斗争,维护社会利益,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增强法制观念也将成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一部分”[3]。

3.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

想要做好高校的廉政文化建设,增强宣传教育的力度是非常必要的。高校可以充分采取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各种宣传载体,对廉政文化建设的宣传教育形式进行创新。这样可以加强反腐倡廉工作的宣传阵容,强化对廉政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与先进典型事例的报导,对廉政建设的成果加以巩固。同时,也要全面吸收全体师生员工对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见解与创意,使得廉政的观念潜移默化的深入每个人的日常行为之中,从而营造出浓郁的廉政文化氛围。我认为,高校廉政文化的建设工作对于迎合社会前进的需求的要求是十分必要的。在此基础上,还需要继续充实廉政教育教育内容,使之生动,具有吸引力,同时辅以多姿多彩的宣传手段。这要求高校要灵活采用互联网之类的高科技形式进行开拓创新,让高校的廉政教育更能显示出时代性、更加富有创造力。

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还可以结合高校所在地的传统文化的风俗或者历史典故,构建出个性鲜明、各具魅力,具有强大吸引力和富于渲染力的特色廉政文化。遍布我国每一块土地的任何一所高校都有着属于自己独特的文化及优势,因此,高校可以依靠所处地理位置的历史文化资源来进行廉政文化建设,充分发掘所在地区及学校本身的文化成果,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廉政文化平台。现在我国在此方面对廉政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已付诸实践的学校不在少数。例如:河南省南阳市的高校便引用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4]的忧患意识文化。此外,“所在于四川省达州、广安、南充以及陕西省延安等地区的高校积极开展红色廉政文化活动,以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本地高校特色廉政文化,活动形式有:重走红军路,重提入党誓词,重唱红色歌谣等等,来实现廉政文化在高校的全面覆盖”[5]。首先,是在空间上的覆盖,即开展廉政文化进课堂,使之深入到教学和管理的每个领域,融入平时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其次,是在时间的上覆盖,即不能让廉政文化建设局限于每天工作的八小时之内,而是要延伸生活的每时每刻,对于节假日,同样要不能疏忽宣传廉政文化;最后,是在对象上的覆盖,根据职位职责、文化水平、生活背景的不同,将教育对象合理划分,分类教育,使教育各有特点。

虽然现在我国的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并不十分完善,但我相信,只要能够做到从思想上予以重视,健全相关制度,深入研究并以新颖有特色的表现形式来传播发扬,高校的廉政文化建设一定可以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为社会的和谐以及祖国的未来发展做出不可估量的巨大贡献。(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熊毅.廉政文化建设现状研究[J].廉政文化研究,2009,(1).

[2][4][5]刘志新,宋影.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5).

[3]曹文泽,龚波.从中外比较看我国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策略[J].中国高等教育,2010,(3、4)

猜你喜欢

廉政文化宣传监督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打造医院里的“主流媒体”
高职学生志愿填报取向及满意度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