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城市社区的社会创新实践初探

2015-05-30王明亮刘颜楷

2015年47期
关键词:城市社区社区

王明亮 刘颜楷

作者简介:王明亮(1988—),男,汉族,安徽阜阳人,毕业于江南大学,研究方向:设计管理。

刘颜楷(1977—),男,江南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设计管理,经济金融。

摘要: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城市社区居民面临着冷漠,孤独,缺少关怀和倾述的新型社区关系。无论是作为国家治理的需要,还是公民社会意识的需要,对社区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成为一种紧迫而又现实的需求[1]。信息技术的发展,设计理念的演变,为社区创新设计带来新的契机与挑战。本文尝试分析针对当前城市社区的问题,结合新的设计思想理念,为城市社区的创新实践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社区;城市社区;社会创新实践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我国经济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社会结构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改变,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的严重失衡,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诚信,传统优良的继承和发展等方面的缺失。在新型的城市社区中,由于缺乏应有的沟通和了解,人们面临着人情冷漠,缺乏信任,孤独的城市社区关系。无论是在国家层面,还是在社会层面,城市社区已经成为公众和未来社会创新的关注焦点。

与此同时,设计的范围在过去的十年里得到了极大的拓展,设计的对象已经从传统的“造物”转为服务设计,体验设计,商业模式设计等“非物”层面,而这些改变正是与现代人的社会属性和需求密切相关的。一方面,随着新的科技不断涌现,设计有了更多的方式去满足和刺激现代人的需求。另一方面,在这些新奇和不断迭代的产品的影响下,人的社会属性被重构后产生了很多新的社会问题。设计,作为一个构想者和实施者,如何实现“个人的物质需要”和“社会群体的公共属性”,是需要从社会学和设计学层面深刻反思的。

1.城市社区

1.1 社区

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在《社区与社会》一书中所提出:社区是一个与“社会”相对应的类型学概念,是指建立在血缘、地缘、情感和自然意志之上的富有人情味和认同感的传统社会生活共同体[2]。社区的类型可以归纳为2种:一类是从功能的角度,认为社区是有共同目标和厉害关系的人的组成的社会组织,强调的是社区对于人们在心理、精神层面的意义;另一类是从地域的角度,认为社区是有一个地区内共同生活的、有组织的人群,强调的是社区对于人们在物理空间和生活实体层面的意义。

1.2 城市社区

城市社区是建立在以工商业为基本经济活动形式的地域性社会,具有人口稠密,社会交往和流动频率较高,经济活动相对负责,传统习俗惯性小,家族和血缘群体作用不明显等特征。城市社区建立的目的是促进居民的个性化发展,满足其利益和自由的最大化。城市社区的情感纽带是他们共同的社区文化,共同利益以及共同生活中所形成的默契。

1.3 城市社区的社会需要

城市社区社会需求概括为六个方面:治理和社会资本、文化和娱乐、生活环境、基础设施、民主参与以及财政管理[3]。从冲突的性质来看,总体上呈现非对抗性,并趋向自我保护和维护自身利益的特点;从冲突的类型来看,社区冲突类型增多,但物质利益冲突仍占主导地位;从冲突的程度来看,社区冲突的主体具有矛盾重叠性的特征;从冲突的根源来看,呈现多元化和复杂性的特点;从冲突的解决方法来看,虽出现许多新方法,但依靠政府行政力量实现基层社会整合的传统的方法,仍然是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方法。

2.社会创新

2.1 社会创新

社会创新是一个变革的过程,包括最终用户、基层技术人员和企业家、本土研究机构和民间社会组织等在内的关键参与者们在试图解决现有问题的过程中,共同给出新的构想[4]。而设计,作为一种资源分配的协作者,将会在社会创新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2 社会创新的必要性

当前社会背景下,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不是简单的从技术层面就能解决,而是要从社会,政治,文化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综合作用方能有好的解决方案。这样才能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解决生活环境和社会之间错综复杂的问题。中国作为一个社会创新的试验基地,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变化,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亟需解决。

我们生活在一个变革的时代,技术上的创新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基础;在文化和价值理念上,越发强调从人的需求角度出发,而不仅仅局限于系统和结构层面。这些变革将深刻影响着社会创新的发展:一方面,新的技术改进为传统的社会创新思路提供了新的解决方式;另一方面,针对很多在现有结构和政策下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社会创新会促进其组织和制度的变革。

3.基于城市社区的社会创新实践初探——基于推广家庭美食的社会创新设计实践

3.1 课题目标

社区问题涉及到群体的安全、邻里关系,如何通过一种有效的手段能促进邻里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成为本次课题的实践目标。而美食作为一种牵动我们所有人的食物,不仅具有很强的话题性,同时,现在城市社区的流动人口大,具有不同文化、生活背景的人聚集到一起,美食就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色彩。我们畅想围绕家庭美食这一共有属性的话题,通过社区活动把相关的美食爱好者具体在一起,共同形成一个美食文化的交流圈,从而达到改善社区邻里关系,丰富社区公共活动的目标。

3.2 设计过程

首先,针对当前社会上小吃进行调研,我们获得了社区居民对于小吃的一个整体的印象标签。我们想通过居民对于小吃的理解,为后期的设计建立联想,以方便大众的接受。

其次,我们就当前的社区关系问题、原因、改善问题的态度,社区内部的集体活动类型、参与度,对社区共同活动的建议,以及对于美食分享活动的态度等进行调研统计。通过调研发现:78%居民对于当前的社区邻里关系表示不满,67%居民愿意改善当前的邻里问题,同时,对于现有的社区活动,由于活动类型以及举办频次,社区居民的参与度和满意度普遍不高。

3.3 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主要表现在线下和线上两个方面:线下,我们围绕美食手艺者,吃客,以及美食学习者等系统相关利益者,通过前期的社区活动宣传,让他们知道活动举办的时间,地点,相关人员以及活动的流程和意义等。在具体的活动开始后,我们通过美食手艺者展现美食,吃客和美食爱好者投票的方式对美食进行评分,然后根据评分排序颁发奖品。线上,我们把受欢迎的美食和制作人的信息放到一个美食网站—美味追踪上,吸引更过的美食爱好者和制作者参与其中,然后形成一个从线下到线上,线下到线上的互动流程。

4.结论

城市社区,一个经历过快速扩展和发展的社会单元,积累了许多矛盾亟需解决。本文通过从社区居民共同关注的课题—美食作为切入口,以参与式的方法让相关利益者共同创造一个美食交流的文化圈,从而促进了整个社区环境的改善。城市社区的问题点固然很多,重要的是我们首先要分析导致问题的本质原因,然后根据一定的标准划分优先级和类别,最后找到突破口,构想出可执行的方案,然后总结经验以形成有效的理论成果,为后期的研究做好理论基础。(作者单位:江南大学)

参考文献:

[1]杨铮铮.基于城市社区的设计于社会创新[D].长沙:湖南大学,2012(5):23.

Yang Zheng-zheng.Design and Social Innovation urban communities[D].Changsha:Hu nan University,2012(5):23.

[2]Robin Murray,Geoff Mulgan,Julie Caulier Grice.How to Innovate:The tools for social innovation[M].2010(4).

[3]季铁.基于社区和网络的设计于社会创新[D].长沙:湖南大学,2012(10):45.

Ji Tie.Design and social innovation communities and networks[D].Changsha:Hu nan University,2012(10):45.

[4]张宪,吴祐昕.为社会创新而设计:江南大学关于可持续设计的教学实验[J].无锡:江南大学,2010(5):18.

Zhang Xian,Wu You-xin.Social innovation and design:Jiangnan University on sustainable design Teaching Experiment[D].Wu xi:Jiang nan University,2010(5):18.

猜你喜欢

城市社区社区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
社区统战与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