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延迟退休年龄的可行性分析

2015-05-30张欢

2015年47期
关键词:可行性对策

作者简介:张欢(1991-),女,汉族,山西运城人,在读研究生,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研究方向:行政管理伦理。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和危机。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的退休制度的分析、对我国现实国情的分析,发现我国可以采取多层次延迟退休年龄的方式,推行弹性退休制度,并逐步提高女性退休年龄等方案,这样才能使我国延迟退休年龄的计划稳步有效进行。

关键词:延迟退休年龄;可行性;对策

一、我国延迟退休年龄的可行性因素分析

(一)从法定退休年龄来看

法定的退休年龄是由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劳动者解除劳动义务,开始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年龄界限。国务院于1951年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我国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由此开始,该文件对法定退休年龄有了明确的规定:男性职工的退休年龄为60岁,女性职工为50岁。而《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的颁布又在1955年将女干部的退休年龄确定到55岁。此外,我国在1953年1月2日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于1958年2月6日通过并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工人、职工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这一系列文件法规的发布,使我国的退休制度慢慢建立完善起来,逐渐形成了我国特色的退休制度。

(二)从人均预期寿命来看

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定退休年龄的规定开始于1951年,规定退休年龄为男职工60周岁,女职工50周岁。规定的退休年龄不仅仅考虑的是中国当时的经济、医疗、就业状况,还考虑到了当时较低的整体社会人均预期寿命的实际情况。

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进入21世纪后,由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人均预期寿命也还在不断增加,到2010年底,全国的预期寿命已达到了平均74.83岁。那么工作的年限也应随着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而适当的加以延长。

(三)从受教育状况来看

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教育水平也在逐步提高,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使得人们的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越高的教育程度,人们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也就越高。也就是说,全社会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工作年限就应当相应地往后推延,否则将会造成巨大的人力资源浪费。

二、我国延迟退休年龄的可行性方案

(一)我国延迟退休年龄的相关可行性方案设计

1.采取小步渐进方式

延迟退休年龄的阻力是存在且不容小觑的,纵观世界上很多延迟退休年龄的国家,多是采用小步渐进的方式来分散延迟退休年龄带来的负面影响,将延迟退休年龄的负面性降到最低。想仅仅靠一次改革就达到延迟退休年龄的目的是不可能的,延迟退休年龄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这其中存在的阻力是我们难以想象的,而小步渐进的方式,有助于减轻群众的抵触情绪,削弱延迟退休年龄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保证政策能够切实得到落实。因此必须要做好各项具体规划,亦步亦趋,小步前进,不能急躁,要严格按照程序计划逐步实施。

2.多层次延迟退休年龄

在我国,想要延迟退休年龄是不能够采取“一刀切”的方式的,我国的情况与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不一样。虽然我国已经处于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程度还比较严重,但我国的老龄化并不是单纯的老龄化,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口基数大,虽然老龄人口达到了一定的比例,但是总体来说,非老龄人口仍有一个很庞大的数量。

延迟退休年龄,不仅仅要考虑地方上的差异性,还要考虑行业间的差异性。各个行业间的实际情况,工作环境,薪资待遇都不同,那么,延迟退休也需要考虑这些行业间的差距。

3.推行弹性退休

“弹性退休制度指允许劳动者在退休年龄、退休方式和退休收入方面具有某种弹性、较为灵活的退休制度”。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加上我国在社会经济、人口方面还存在很多特殊性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现行的退休制度已经无法满足各方面的意愿,改革势在必行。而实行弹性退休制度,能够兼容各方意见,兼顾社会各个群体的利益和需要,并逐步在全社会达成共识。

4.逐步提高女性职工的退休年龄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妇女权益在讯速的发展,女性的社会地位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女性职工的健康状况、文化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全国女性职工所占的比例在逐步增加,女性的就业率也在逐年提升。在一些工作领域,女性的工作能力甚至要优于男性。

5.实施具有激励性质的养老金发放方案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构建过程中,并没有建立一套有效调整养老保险待遇和退休时间选择的机制,这样将直接诱发提前退休和企业逃费等不良现象,我国应当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并设计一套具有激励性质的养老金发放方案,根据每个人所选择的不同退休时间,调整养老金的发放,这样才能体现公平与效率。

结束语

本文对延迟退休年龄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参考了相关学者对延迟退休年龄问题的相关论述得出结论:我国现在仍旧沿用的原来的退休年龄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同时也是不合理的。因此,在我国延迟退休年龄是势在必行的。我国具备延迟退休年龄的可行性的主客观条件的,在国外也有诸多可以学习借鉴的经验。(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徐晓雯,张新宽.对延迟我国法定退休年龄的思考[J].山东济南:山东财政学院学报(双月刊)2011年第3期

[2]范围.退休年龄比较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1年第5期(总第188期)

[3]郑春荣,刘慧倩.我国弹性退休年龄制度设计——基于美国相关制度的实践[J].人口学刊2011年第 3期

[4]马金鸽.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利弊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1年第10期

猜你喜欢

可行性对策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中国设立PSSA的可行性及其分析方法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
HDL-C,LDL-C,CK-MB和RBP使用朗道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的可行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