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途径分析

2015-05-30陈仁华

2015年47期
关键词:学徒制现代职业院校

陈仁华

摘要:现代学徒制是学校和企业共同推进的一项育人模式,现代学徒制度在培养职业院校人才的技术能力和综合能力方面比其他培养模式更具优势。现代学徒制是根据传统的学徒制改革而来的,现代学徒制将传统的学徒制度与现代的学校教育相结合,主要通过传统学徒制度的创新和发展,实现学校和企业合作的职业教育制度,推行现代学徒制在职业院校的教育过程中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我国现阶段在职业院校中实行的现代学徒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实施现代学徒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职业院校;人才培养;途径

近几年来,我国就业市场供求关系的矛盾日益凸显,一方面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的优化升级急需大量的实用型人才,另一方面很多职业院校的毕业生面临工作难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不能够满足企业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很多高职毕业生不能及时满足岗位需要的实际操作能力等。其根源就在于现在众多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解决理论与实践割裂、知识和能力脱轨的问题,造成我国职业院校人才培养面临教学与产业严重脱节的困境。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推行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现代学徒制在职业院校中的现状

现代学徒制在实现教学理论和实践结合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学徒制能够有效缓解就业结构失衡的现象。正因如此,现代学徒制已经成为国内外教育研究者重点关注的问题,我国教育部在2014年已经正式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其中现代学徒制是其中一个重点内容。但是我国在推行这一制度时,出现了以下问题:其一,改革不彻底。人才培养的改革需要具备全面性,要彻底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这就要求首先从学生的根本思想教育开始,不断将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评估以及教学实践等方面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内心,甚至可以具体到学生所要学习的每一节课以及学生所用的教材。目前,我国很多职业院校通过对教学时所用的教材进行重新编订和改写,也尝试对教师的教学方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大多数的改革并不彻底,只是改变了表面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大部分还是以前的内容,使职业院校的教学内容过于陈旧,跟不上人才培养技术的更新速度,不能满足职业院校的发展。其二,教学方式不明确。虽然现代学徒制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职业院校中,但其并不是基于高校本质的职业教育,而是一种基于企业本质的教育模式。现代学徒制的教学内容与传统的教学内容完全不同,到目前为止各职业院校并未将这两种课程完美的结合到一起。在职业教学过程中,还有少数的职业院校错误的把现代学徒制当成是一种企业的实践活动,完全忽略了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相结合的现实作用,使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其三,忽视职业道德教育。我国各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忽视了职业道德的教育,各大行业的人才均缺乏一定的职业素质、思想教育以及职业道德的培养。在职业院校教学过程中即使培养出技术水平再高的人才,若忽略了其职业道德素养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最终也会被社会淘汰。近几年来,我国职业院校出现此问题的现象较为普遍,应该在改革时注重培养以人为本的实用型人才。

二、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途径

(一)建立全新课程

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学生在学徒和学生的角色之间来回转变,学习的场所也在企业和学校之间相互交替,这就要求不仅要建立校企共同育人的机制,而且还需要建立全新的教学课程。目前职业院校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以知识的整体性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岗位任务不能和理论知识进行有效结合,严重弱化了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另外,假设只单单注重岗位教学任务进行教学,就会缺乏以专业知识为教学主线的系统学习,这就变成只重视“职业性”而忽视了“专业性”。这样的课程均不能满足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目的。现代学徒制要求培养高技能的专业人才,充分体现“职业性”和“专业性”。例如,某职业院校在实行这一制度前,首先做好市场调研工作,确定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该院校依据现代学徒制的特点和培养人才的要求,制定专业的培养计划,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目标,老师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前提,将学生自身的特点融合其中,形成真正符合高职学生发展规律的课程体系,有效改善职业教育和企业的良性发展。

(二)加强政府职责

在培养人才过程中仅凭学校和企业的保障机制是不够的,政府在现代学徒制推进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企业和学校提供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并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度来保证企业和学校合作的顺利展开。而国内的现代学徒制刚刚进入起步阶段,学校和企业合作的政策支持并不是那么完善,政府在其中的作用还需进一步完善。首先是资金支持。政府部门结合现代学徒制的特点扩大扶持力度,让参与现代学徒制的企业感受到其中的好处,吸引更多的企业积极参与到现代学徒制的推广中来。其次是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例如,某职业院校在进行现代学徒制的试验时,尽管该院校的试验工作得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没有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导致出现“学校热、企业冷”的局面。这时政府可以尝试构建一些企业集团这类的中介机构,可以为学校和企业之间搭建一条互相信任的沟通平台,同时起到一定的协调和辅助的职能。政府完善其自身职能后,寻找学校和企业的可以双赢的切入点,使企业节约成本、学校培养实用型人才带来了有效保障,从而可以使现代学徒制在职业院校中更好的展开。

(三)构建合理考核体系

职业院校应该将专业特点和办学理念相结合,成立由企业、学校、教师组成的现代学徒制工作小组,建立一套切合实际的考核体系,并严格按照体系要求来执行。职业院校应该在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将考核项目进行细化,强调对改革过程中的教学管理、企业满意度等系数的考核和评估。其次是建立学生考核体系,应该根据“职业性”和“专业性”的特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评价体系,充分体现出学生发展和职业岗位的着重点。学校和企业分析学生成才的主要因素,寻求学生发展与岗位需求之间的契合点,并以此作为学生未来学习过程中的依据,促进学生把成才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有效途径,建立有效促使学生成长成才的评价机制。

结语

现代学徒制是培养人才的一种创新型模式,需要政府、学校以及企业三方合作的基础上,通过一步步探索逐步总结出相关经验,并引入社会实践中。现代学徒制可以使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步入一条正确的发展轨道,这需要学校和企业权利均衡,从而保障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教育的有效发展。(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

参考文献:

[1]谢俊华.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2013(16).

[2]李雪,王海帆.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广东化工,2014(15).

[3]熊宇,任娟平,黄浩,晏华成.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时空,2014(09).

[4]陈冬梅.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0).

[5]陈春颖,张庆良.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职业技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07).

猜你喜欢

学徒制现代职业院校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学徒制”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现代烟草工业发展趋势及降焦减害技术应用研究
谈森林管理管理体制的创新
解放军,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