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思初探

2015-05-30孟祥军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数学知识探究

孟祥军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在小学数学小学数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学习状况进行了解,收集教学活动中的信息反馈,同时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找到存在的不足之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通过反思和改进,能够让教学设计真正从学生的设计出发,有效激发他们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在积极思考的过程中促进数学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让他们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并积极的分析和思考问题,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教学反思对教学的高效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教学中,只有不断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才能促使教学不断改进,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取得高效的教学效率。

一、教学反思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在教学中,教学反思对高效教学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教学反思,教师能够准确把握教学环节中的优缺点,及时有效的对教学环节进行调整,使教学设计做到真正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实现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1.促进教学效果的不断增强。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通过教学经验和自己的感受来判断教学效果的好坏,这是从感性出发的判断,没有从学生的学习程度进行考虑。进行反思的过程中就是理性的对待教学的过程,通过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等方面来整体把握教学环节。教学反思对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教师要在教学结束之后,积极的进行教学反思,并长期坚持下来。

2.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能够让教师在对教学环节进行分析时找到自己的不足,并经过深入探究,在设计出更好的教学方法的同时,提高教学能力,使教学经验更加丰富。由于教学反思是针对教学过程进行的,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来判断教学中哪个环节还需要改进。通过反思积累了更多的教学经验,让教师在不断改进和反思过程中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3.有利于促进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小学生的年龄教学,在上课时容易出现开小差、做小动作的现象。在进行教学反思中,教师要针对教学中出现的现象来进行分析,找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并在课堂教学中积极的学生进行互动,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提高注意力,积极的进行学习。通过师生的互动,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结构有了更清楚的了解,为教学反思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有利于教学设计的顺利进行。

二、教学反思要把握重点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反思时,教师要把握住反思的重点,通过分析教学活动是否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是否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是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新颖的教学方式、方法等。通过教学反思来改进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能够在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有所突破,提高教学效率。在进行教学反思时,教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随着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变,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做到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出发,使课堂教学在学生的高效学习中顺利进行。在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使他们自觉的进行学习,在探究过程中掌握学习内容,利用学习成就感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提高他们在课堂上的参与性。

2.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在创新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探究,有效突破知识的重难点,提高学习效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能够使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对知识进行分析和思考,使他们的数学思维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不断获得发展。教师在进行教学形式的创设时,不仅要关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还要对中等生和后进生进行关注,设计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在探究中获得提高。

3.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在被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的都是死知识,在解题过程中主要是模仿教师的思路或直接套用公式,不具备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他们摆脱定式思维模式。在让学生解决问题时,教师要引导他们从多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综合全面的对问题进行解决,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通过教学反思,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探究知识本质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探究过程中真正理解知识,提高数学综合素质。

4.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能够运用知识。所以,在教学中引导小学生运用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所在。学习小学数学知识,具有极为重要的启发作用,将为学生今后学习更高深的数学知识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自己熟悉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中去发现数学、学习数学、掌握数学及运用数学,要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与意义,真正体验到学习数学与自身成长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此外,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与问题,让他们用身边的事和物,积极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测量教室的长和宽来计算面积,使学生通过运用来有效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实际生活情境中进行数学知识学习,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小学数学知识的价值,进而不断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他们为了解决生活中更多的问题,不断深入探究和分析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促进数学运用能力的有效提高。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才能获得进步和成长,才能创设出好的、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所以,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既要认真探究教学方法,又要对教学活动进行积极反思。在反思和总结过程中提高教学能力,使课堂教学设计更加完善,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产生探究的欲望,促进高效课堂教学的进行。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数学知识探究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