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服务礼仪》课程中任务驱动的重要性

2015-05-30陈思

关键词:任务驱动中职学校

陈思

摘 要:任务驱动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本文首先对任务驱动教学的含义进行了阐述,然后分析在中职《服务礼仪》教学中实施任务驱动教学的优势,深入探讨了任务驱动教学在中职《服务礼仪》课程中的实践及反思。

关键词:任务驱动;中职学校;服务礼仪

《服务礼仪》是中职学校开设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学生职业素质拓展的重要载体。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在旅游活动中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得体的言谈举止、良好的待人接物行为等,为今后在职业生涯中提高个人魅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取得事业的成功奠定重要的基础。。

1 任务驱动法概述

“任务驱动”是一种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它打破了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隐含在单个的任务中,让学生以分组完成任务的方式领会学习的核心内容,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相关理论知识,还能发展职业能力的新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结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建构把知识变成自己的思想。

2 任务驱动教学的优势

2.1 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中,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知识的获得创建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意义建构获得知识,让学生在意义建构的过程中进行改造。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来设计任务,将自己所要传授的知识内容隐含在一个个具体任务当中,使任务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能通过完成任务来达到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2.2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中,教师设计好任务后,就要引导、激励学生来积极完成任务,要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是学生主体发展与主动发展的重要途径,学生必须要有主动参与才能获得成功感。

2.3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进行“任务驱动法”教学时,学生不仅限于学习理论知识,还培养学生在未来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由于每个“任务”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协作,共同学习探讨,不仅需要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要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协调能力和互助合作的能力,同时还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刻苦钻研的毅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3 任务驱动教学在中职《服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3.1 创设情景,设计任务

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在教学活动一开始,教师首先要用学生感兴趣和能把握的方式把这堂课的任务呈现在学生面前,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这节课中,我们选择的上课地点是前厅实训室,同时教师准备行李箱作为上课的教具,通过给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工作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置身于真正的实际工作中,把课堂变成酒店,把同学变成同事,按照实际工作中的操作流程进行行李接送服务。上课一开始,教师就播放一段酒店行李员进行行李接送服务的录像,明确任务是由同学模拟行李员进行行李接送服务。

“任务驱动”的核心在于“任务”的提出。它将决定这节课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还是被动的学习。因此,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在把握总体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将总体目标有机地分解成若干小目标。

3.2 引导学生,分析任务

任务展示后,教师不应急于去讲解应该怎么做,而是指导每个小组的学生进行讨论,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让学生通过相互的讨论,明确任务的轮廓和可能的完成途径,从而真正从内心产生强烈的完成任务的欲望,以积极探索问题、要求解决问题的心态来驱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并自始至终维持浓厚的兴趣。

3.3 合理分组,完成任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可以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认识。在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进行组织协调,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在分组时,教师要注意优差搭配,激励学习者之间进行合作交流,学生围绕共同的学习目标,分工合作,共同探索与讨论,调动每位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发展需要,使学习更富有成效,产生更大的激励作用。

3.4 检查评价,及时反馈

课堂评价是一堂课必不可少的环节,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发表对每个问题的意见,组织讨论、交流汇报各个学习小组的或个人的不同理解,使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学会比较、学会思考、学会表现自我,敢于创新。

3.5 布置作业,知识拓展

这是最后一个环节,就是通过布置作业,完成对知识的拓展延伸。通过任务拓展能够将课堂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扩展,着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适应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如本节课的作业是让学生小组成员间进行角色互换再次演练行李接送服务。通过互换角色,让学生能更加深刻掌握该角色的礼仪要求。

4 任务驱动教学的体会和反思

4.1 任务的设置

任务的设计要有针对性,“任务”设计时要注意学生特点、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任务”的目标要明确,“任务”的可操作性要好,“任务”要善于紧扣要点疑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等原则,让学生自己在活动中充分体验成就感和清楚看到个人的贡献,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2 任务的达成

任务的达成过程,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但教师的引导也还是需要的,度的把握要适度合理。教师在课堂教学全过程要发挥协调、促进和指导作用,教师更重要的是进行方法的指导、思维的引导和能力的训练和价值观的培养。

5 总结

在《服务礼仪》课程中运用 “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能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在职业氛围中进入岗位角色,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合一。

参考文献:

[1]肖丽珍.试述任务驱动法在商务礼仪中的运用[J].职教探索.

[2]陈珠..任务驱动在实践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4)..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中职学校
中职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基于任务驱动的实验报告及其在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德育工作浅谈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