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开展中小学书法教育之我见

2015-05-30庄美琳

艺术科技 2015年6期
关键词:设想中小学书法

庄美琳

摘 要:书法艺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对其传承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如今,国家教育部已对学校教育开展书法课程提出明确要求,普及中小学书法教育已经刻不容缓。然而,在笔者看来,书法教育在全面进入中小学一事上,还存在书法教育师资短缺、教材不明确、师生重视不足等诸多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在本文中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即确立书法教育为独立学科、聘用专业教师、编写专门教材以及书法考核规范化等相关措施。

关键词:书法;教育;中小学;问题;设想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而富有生命力的艺术,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虽然年代久远、历尽沧桑,却总以不同的风貌反映出时代的精神,表现出永葆青春的生命力。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粹,是我们中华民族永远值得自豪的艺术瑰宝。

在20多年前,中国教育学会就设立了“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为中小学书法教育做了大量的工作。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书法教育渐渐淡出中小学的教育范畴。2011年8月2日,教育部颁发了《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要开设书法课,“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普通高中在语文等相应课程中设置与书法有关的选修课程”,要求“一至三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硬笔书写能力”“三年级开始过渡到硬笔软笔兼学”,“明确使用毛笔字书写要求,学生要用毛笔写楷书,临摹名家书法,大致了解书法历史和汉字字体源流,从书法作品的内涵、章法、结构、笔法等方面鉴赏历代重要书法家作品,培养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2013年1月18日,教育部又出台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对书法教育提出了更具体的教学要求。国家教育部这两个文件都明确要求:全国各地中小学都必须全面开设书法课。然而书法教育想要真正走进中小学的课堂,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多方面努力,共同面对,形成共识。

1 当前中小学书法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

1.1 对中小学书法教育学科与书法教师定位不清

教育部非常重视中小学的书法教育,两年之内陆续发了两个文件,但是文件只是对实施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意见”和“指导”,对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定位不清。对于实施中小学书法教育的书法教师没有一个位置。原来中小学教师中没有书法教师的位置。现在增加了一个书法教育,就应该有书法教师的位置。如果不设立书法老师的位置,学校就无法招聘书法教师,即使有合格的书法老师也无法进校传授课业。

1.2 当前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教师现状

根据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对书法教育提出的教学要求,必须要有合格的书法专业教师授课,才能保证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效果。但是由于当前没有设立书法教师的位置,绝大多数中小学又缺少既有书法技能又有书法专业知识的授课老师,所以部分中小学校只能从语文或美术课老师中挑选字写得漂亮一点的非书法专业老师来兼课,部分中小学校从社会上聘请各级书协会员之类的专业书法人员来做代课老师。

事实上,这两类老师来执教书法,都是无法胜任的:语文或美术老师兼教书法课,他们自己就缺乏书法的笔法、结构等方面的技能,缺乏書写要求、书写历史等方面的知识,更不用谈欣赏能力;关于书协会员,据了解,是否能够成为各级书协会员的资格,就在于其书法作品是否入选那一级展览,但是书法作品水平高,并不代表他们具备书法专业知识、书法历史、书法理论与欣赏能力。即使从社会上聘请来的书协会员或者专业书法人士具备了各方面书法知识,他们也没有接触过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课堂管理等学科。由于他们的临时性,他们还可能存在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应付心理,无法保证书法教育达到《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教育要求。

1.3 没有一套专门适合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教材

目前市场上各类书法教材很多,大字小楷、描红临摹,品种繁多,鱼龙混杂。据了解,现在市场上已经推出了几种中小学书法教材,但是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教学体系不完整、教材不能与语文课程配套、教材编写不够清晰、教材编写脱离实际等问题。总之,目前还没有一套适合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教材。

1.4 人们对书法教育不够重视

虽然教育部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中小学增加书法教育,但是因为“不举行专门的考试”,学校、学生、家长对书法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在升学率,高考录取率为考核指标的应试模式的压力下,学校会把素质教育放在一边,学生与家长也认为学不学习书法无所谓,反正对升学没有影响。

2 解决问题的设想

2.1 确立书法教育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书法艺术不同于美术与语文学科,把书法归入美术或语文学科是不科学的,书法应该像音乐、美术、体育一样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在课程设置中应该规定书法教育为必修课,确立书法课程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将书法课程与其他的文化课程,至少要与音乐、美术、体育课程放在相同的位置上。只有确立了书法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才能设置书法教师的岗位,才会有书法专业教师的独立身份与编制,学校才可以招聘书法专业教师,这才是解决书法教师问题的根本所在。

2.2 解决中小学书法教育专业教师严重短缺的问题

首先,教育部门要确立书法教育在中小学的教育地位与书法教师岗位的位置与编制。其次,要按目前救急和长远计划两个方面来努力:一方面,目前救急的方法是教育部门联合高等院校、地方书协等专业团体,分别对中小学教师中有书法基础并愿意转岗教书法的老师和愿意应聘担任中小学书法教师的社会书法家进行培训。除了按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培训书法理论知识、书法历史、欣赏能力外,两个班的培训重点稍有不同。转岗的中小学教师着重培训笔法等技能,而应聘的社会书法家重点是在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技能的培训。通过考试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并持证上岗;另一方面,要从源头师资培养上做出努力。师范院校应该开设书法专业来培养中小学书法教育人才。从目前来看,开设书法专业的只是一些艺术院校,而培养教师的师范类院校反而没有设立书法专业,最接近的只有美术学专业。美术学专业基本划为国画、油画、版画或综合几个方向。除了师范类美术学专业国画方向有比较多的书法课程学习之外,在别的师范专业学习过程中,书法仅以三笔字课程为公共课进行学习,且所占课时很少。所以今后师范类院校应该设立书法专业,或者说在美术学专业中增加书法方向,根据当前中小学书法教育发展的需要,培养能满足中小学书法教育的书法师资。另外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也需要相应的增加中小学书法教师资格证考试。这样,书法专业的毕业生,通过中小学书法教师资格证考试,才是合格的中小学书法教师,书法教育才能得到保证。从另一个层面来说,这也增加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

2.3 由国家教育部编写统一的中小学书法教材

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教材应该与其他中小学课程教材一样,有国家教育部统一编写。只有国家教育部统一编写,才能编写出与《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教学要求一致,和中小学语文课程相配套的、完整的、系统的教材。同时,编写书法教材应该增加其艺术性与趣味性。描红及临摹的字帖不能拘泥于现有的传统的名家字帖,字帖的编写可以采取如《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的方式,用集字来编写,内容可以根据中小学各年级的语文课本,选用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诗词歌赋或者散文,集名家字体成帖,形成一套或几套由浅入深的系列教材。楷书如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等。行书如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赵孟頫等。字帖的印刷可参考故宫博物院编写的由紫禁城出版社出版的“故宫珍藏历代名碑法帖系列”的形式,把字放大,套(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印米字格,并讲解用笔特征、偏旁部首、结体特征等方面的临写技巧。字体的大小,要和要求学生临摹的一样,让学生容易学,能激发起学习的兴趣。

2.4 把书法纳入考试范围

在目前,实际上仍是应试模式占主导地位。应试教育告诉我们,只有把书法纳入考试范围才会引起学校、学生、家长的重视,才能保障书法教育的顺利实施。历来,只有跟升学相关的文化课受到大家的重视,从前像音乐、美术、体育这三门副课与升学无关就不受重视,但是自从提出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把体育纳入了中考成绩,体育课从副课中脱颖而出,受到了广泛的重视。而音乐、美术因为相应的专业方向,有相应的联考、校考等升学考试,在高中升大学的过程,也受到了相当的重视。所以说,必须把书法纳入考试范围。考试类型可以参考会考的形式,成绩以等级划分,考试内容可以包括书法基本知识、书法历史、书法欣赏、书法临摹等方面。

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作用不容小觑。现在,书法作为中小学教育的新课程,想要真正实现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普及,达到《中小学書法教育指导纲要》的教学要求,还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攻克难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小学校园里一定能翰墨飘香。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发展迎来欣欣向荣的兴旺景象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 蓝铁,郑朝.中国书法的艺术与技巧[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2] 杨建滨.初中美术新课程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陈卫和.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 韩盼山.书法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5] 候丽.中小学开设书法课,师资成“拦路虎”[N].中国文化报,2011-09-05.

[6] 季琳.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

[7] 傅建林.《集王羲之书圣教序》技法精讲[M].北京:故宫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设想中小学书法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书法欣赏
对驼峰测长的改进设想
跟踪导练(一)1
消除空袭后果的一些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