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厚报时代报纸版面视觉冲击力的营造

2015-05-30李星熠

艺术科技 2015年6期

摘 要:在当前社会宽松的政治环境、快速发展的经济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使得报纸在版面编排上越发丰富多样。诸多传媒工作者认为我国新闻已经步入厚报时代。而厚报时代的到来,给报纸版面的编排上掀起了一股视觉冲击热潮。仔细研究这股热潮,对于报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本文拟从厚报时代报纸版面的特点和形式出发,在探讨报纸版面视觉冲击力形成的原因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社会转型时期如何营造报纸版面视觉冲击力的具体举措。

关键词:厚报时代;报纸版面;视觉冲击力

所谓厚报时代,即是指成叠的报纸时代。那么报纸可以厚到哪种程度呢?依照各个报社所具有的自身实力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表现出不同的厚度。当前条件下,一份简单的报纸由原先四个版抑或是八个版发展为四十个版抑或是八十个版,有的甚至发展到一百个版之上,比如众所周知的《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太阳报》等皆属于厚报时代的典型代表报纸。换句话说,当今社会广大读者多样化的阅读要求和各个报业之间的竞争使得厚报时代必然到来,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科技飞跃、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必然产物。

1 厚报时代报纸版面的特点与形式

报社出版的报纸越来越厚,涉及的不仅是量的问题。在当今社会温饱问题人们早已完全能够自给自足,人们将关注点开始转向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各大报业之间的竞争是对报纸版面涉及、报纸质量等多方面的竞争。因此,厚报时代版面编排的特点和形式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形式服务于内容,内容决定着形式,这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逻辑思想。同时形式是有一定反作用的,形式的创新能够有效促进报纸内容的改革,这已经成为人们眼中公认的事实。然而当前形式下,如何创新报纸形式,如何使得形式更有效地服务于内容,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厚报时代各大报业竞争的重要现实课题,报纸编排得越来越有厚度,形式方面的影响就显得愈发重要,在很大程度上重视形式在报纸方面的作用和价值,会产生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我们知道,即使再精彩的新闻内容,再优美流畅的语言文字,如果没有漂亮的形式对其进行包装和体现,没有生动形象的版面设计,就很难吸引广大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欲望,势必会以失败而告终。在对厚报版面进行编排和设计时,就必须要充分考虑到新闻报纸的版面形象。从传统意义上的报纸来看,厚报要想做得新颖、引人注目,可以从分叠、分栏目和分版上出发,从各方面体现版面的新姿态,以促使其可以成为社会盛行的独家新闻报纸。例如,准确地对主封面和次封面进行区分;协调统一的报眉与版式设计准则;报纸内容和栏目间的变异和和谐等因素,皆是以前报纸从不曾考虑和经历过的种种问题,形象和逻辑的相互帮衬和结合是厚报时代版面发展所具有的新特点。[1]

2 报纸版面视觉冲击力形成的原因

厚报时代给报纸版面发展带来的视觉冲击热潮,反映出了传媒实践者由报纸形式至报纸内容上不断探索的脚步。它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最为本质、最为深刻的根本原因便是各大报业之间的竞争驱动和当今社会视觉文化的盛行。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1 各个报业之间的竞争使然

中国人民大学著名传媒工作者喻国明指出,报业之间的竞争对象是广大读者的注意力,以一定价格售卖给广告商的同样是读者的注意力,各大报业设计报纸的初衷和归宿点也是为了回收读者的注意力。在很大程度上,注意力代表着本报业报纸的竞争能力,是报纸兴衰存亡的决定性因素。拥有了较多的注意力,便有足够的条件成为强势媒体,能够高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双赢。[2]

2.2 当今社会视觉文化的盛行使然

视觉文化的定义是指一定的文化形态脱离了语言这种传播方式,是一种理性主义文化形态,逐渐转变为将形象作为报纸的中心,尤其是以影像作为报纸中心的一种感性主义形式的文化形态。我们可以将视觉文化的产生看作是人类思维方式的转换,标志着一种新型的传播观念即视觉文化传播的产生。很明显,此种传播理念更多的是关注视觉符号的形成、流通、使用和消费。从报纸版面编排的角度来看,视觉文化盛行的思潮最重要的表现方式便是对图像的应用。图像具有直观形象、简单易懂、真实可靠的特点,与非图像符号相比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当今的读图时代、视觉时代备受人们的喜爱和关注。

3 厚报时代报纸版面视觉冲击力的营造

21世纪是电子信息时代,数字影视的快速发展以及电脑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对报纸产生的重大冲击力是不可否认的。各大报业通过现代传播途径,不断探索厚报时代报纸版面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使得报纸能够在静态过程中形象生动具体化,将视觉上的被动转变为主动,让读者能够以身心愉悦的状态阅读报纸,以促使报纸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不可多得的必需品。这既是广大读者对报纸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同时也是厚报时代追求版面视觉效果的新任务。纵观近些年来报纸版面发展的历史,营造视觉弘基李,始终是厚报时代发展的方向,也是传媒工作者关注的重要问题。社会转型时期营造报纸版面视觉冲击力需要着重从以下三点实施;

3.1 紧紧围绕文化使命开展

报纸的创办并不单单是吸引广大读者的注意力。如果一味地以吸引读者读报的注意力,而忽视对注意力资源的保护和维护,必然会使得注意力资源走向枯竭灭亡之路。例如,视觉符号的盛行使得报纸的机械重复成为可能,开始進行大批量生产,使得人们长期受到直观的图像形象熏陶,间接地消除了人们的审美距离,削弱了报纸文本的趣味性。所以,新闻报纸应该牢记自身具有的文化使命,不断用充实可靠的内容以及人文主义避免文化沙漠问题的出现。

3.2 始终坚持内容至上的原则

视觉冲击力并不是吸引广大读者注意力的唯一途径。报纸的价值体现在其内容,而不单单是以报纸中所包含的图片和标题来夺人眼目。例如,《纽约时报》的发行,强调内容至上的办报宗旨,从报纸版式方面来看,就是稳健、从容、洒脱,以不变应万变。[3]

3.3 注重元素之间的和谐统一

运用视觉元素时要注意戴着镣铐起舞。如报刊对图片的运用,如果忽视报纸图片和内容之间的和谐,报纸图片和报纸个性的协调,忽视广大读者的审美喜好和视觉生理条件,忽视报刊中使用的图片品种、大小、数量和质量,那么报纸杂志的收到的成效势必较小,甚至会产生完全相反的效果。因此,厚报时代的报纸版面要想给读者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就必须要三思而后行。

参考文献:

[1] 陈超.报纸版面设计中的视觉效果分析[J].报刊研究,2012(2).

[2] 杨念明,夏颖,刘涛.给读者愉悦的视觉空间——时事报道版面创新谈[J].采编论坛,2007(8).

[3] 张艳蕾.厚报时代版面的视觉走向[J].新闻知识·业务研究,2001(8).

作者简介:李星熠(1980—),女,河南平顶山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