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舞蹈编导创作浅析

2015-05-30李雅琴

艺术科技 2015年6期
关键词:舞蹈编导新时期创新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水平不断提高,对文化艺术的需求也在提升,促使着舞蹈编导人员要不断学习,创新理念,创造出更好、更美的符合新时期时代特征的舞蹈艺术作品,这对于舞蹈编导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

关键词:新时期;舞蹈编导;创新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舞蹈艺术有了新的需求,这就要求舞蹈编导要大胆创新,转变思维,不断提升舞蹈艺术水准,并赋予舞蹈艺术符合新时期发展的内容。

1 舞蹈编导概述

舞蹈编导是一部舞蹈作品的编创和导演,其专业特点是“编”和“导”的紧密结合和高度统一。一部优秀的舞蹈作品展现,是舞蹈创作者深入生活,不断捕捉舞蹈形象、创造和组织舞蹈语言、编排设计舞段,到将其艺术构思通过演员表现在舞台之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的编与导的艺术创作过程。回顾舞蹈发展的历史,是劳动生活创造了舞蹈。舞蹈作品的产生,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意识形态。在我国,解放初期才真正有了专业的舞蹈工作者,而当时的从事舞蹈工作的人员普遍是文化水平低,舞蹈理论薄弱。自改革开放以后,大批的舞蹈创作人才涌现出来。但是,还有许多舞蹈编导存在着不求进取,知识滞后和文化素养不高等问题,以至于舞蹈作品停留在肤浅的创作和冷漠的表演上。究其主要原因:一是缺乏符合时代发展的创新精神。二是缺乏综合的理论知识。三是舞蹈专业艺术功底不深。舞蹈编导在排演作品前,首先,要对该作品的主题思想、社会背景、内容情节、人物形象及艺术风格等进行细致的剖析,在此基础上,要形成自己的“导演构思”,并按照这个构思向演员、作曲和舞美等提出具体要求,以达到组织引导他们共同实现导演意图的目的。其次,在实际的排演中,还要指导演员去刻画角色、塑造形象,启发表演情感、安排舞台调度等,必要时给以示范,做到“演员的镜子”。再次,最后的“合成”,就是要把综合艺术的各个方面协调、统一起来。例如,对演员的服饰、化妆、走台、布景、灯光和配音效果等,在分场彩排、连排与总彩排中,按构思要求进行多次调整、修改,最后合排成为一个完整的艺术作品,并搬上舞台演出。

2 舞蹈编导要不断学习,全面提高综合专业能力

舞蹈编导是综合性艺术的体现,其不仅要求创作者就有较为丰富的舞蹈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懂得应运音乐、美术等其他艺术手段,衬托舞蹈作品的主题以及刻画人物,不断推动情节的发展。首先,创作者应该深入学习乐理知识,具有很强的音乐感。音乐感是对音乐表现情感和音乐塑型的理解。例如,一个舞蹈家和一个画家同时听一首名曲,他们对乐曲的理解就会不同。画家脑海里出现的是画面、构图、布局,是各种色彩、明暗的对比;而舞蹈家则会根据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快慢、音乐的强弱,脑海中不断闪烁着各种跳跃、旋转和时而翻腾激烈、时而舒展委婉的动作形象。其次,要学习美术知识,对构图、画面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舞蹈构图在舞蹈作品中至关重要,好的构图能给人以振奋,感到它变化无穷,内蕴丰厚。呆板的、一成不变的构图画面会使人感到枯燥毫无感染力。例如,俄罗斯小白桦歌舞团的《小白桦树》,虽然动作简单,但它却运用蜿蜒流动的队形,迭幻繁复的变化,描绘出深邃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闪耀着迷人的魅力。再次,要学习灯光的运用和服装的搭配知识,更好地使二者相映衬。舞台灯光变换运用得好,就能深化作品的主题,渲染浓烈的气氛,将观众带入特定的情景中。例如,《春蚕》的背光、顶光、测光的应用,形象的造就“蚕”晶莹剔透的美妙胴体。《再见吧,妈妈》通过特殊的灯光效果,营造出朦胧的、如梦似幻的母子相见的画面。这些巧妙的灯光运用艺术手段,都是按照舞蹈编导的创作和设计要求而做的。同时,舞蹈编导对服装的要求,也是一方面有助于点题,看了服装的样式、色调,就能明白要表现的题材;另一方面,体现出人物身份和性格特征。例如,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中的变色长裙,先后变出黄、红、绿三种颜色,表达出不同的内涵;《丝路花雨》的“飞天伎乐”服饰,把敦煌壁画中“飞天”的形象栩栩如生的塑造出来。

3 舞蹈编导要不断创新,富于时代精神

任何艺术作品都服务于它所处于的那个时代,跟不上时代的艺术作品就不可能有立足之地,就失去了它的生存价值。舞蹈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舞蹈编导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智慧,带着艺术的眼光观察世界,感悟生活。首先,立足于实际生活是舞蹈编导适应新时期时代要求的第一步。舞蹈编导要对新时期的时代变化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感受时代的脉搏,使自己的舞蹈作品更加富有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只有这样,才能符合新时代观众对舞蹈的审美要求。舞蹈编导并非要对实际生活原样进行复制,是要将自己生活的体验经过提炼后再展示出来。每个人对不同的社会现象都有着不同的认知和看法,这也就要求我们的舞蹈编导独具匠心,能够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将实际生活中的感悟转化为独特的人体肢体语言,实现生活到艺术的升华。在新时期,舞蹈编导切忌随波逐流,因循守旧,仅靠已有的舞蹈作品进行舞蹈编导,这样创造出的舞蹈作品就会脱离实际,就难以适应新时期的时代要求。其次,要塑造富有生命力的艺术人物。在舞蹈编导的过程中,舞蹈人物形象的塑造非常重要。人物形象在舞蹈作品中凝聚着创作者的思想倾向,形象越具有生命力,就越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就越能被舞蹈作品所感染和打动。反之,如果舞蹈形象缺乏生命力和表现力,整个舞蹈作品就平淡无奇,缺乏张力和感染力,只能会让观众感到厌倦和乏味。因此,要求舞蹈编导自己必须具备准确的价值取向,并将这种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赋予到舞蹈形象身上,让人们真正感受到舞蹈作品带来的善良、真诚、正义和信任,从而引起人们的共鸣同时,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再次,舞蹈编导要不断提高创新能力。舞蹈编导要具备一定的能够将逆向思维和顺向思维有机结合起来的能力,使自己的舞蹈作品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给人们一种新奇的审美体验。在新时期,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对舞蹈审美品位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舞蹈编导必须打陈旧的思维模式,不断推陈出新,在舞蹈创造中给人们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众多的经典舞蹈作品之所以長盛不衰,也是由于它们所表现的主题抓走了人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并在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上达到理想化的高度。新时期,不需要平庸的舞蹈作品,只有具备创新能力的舞蹈编导,才能使舞蹈作品更加富有价值,才能去教育、鼓励和感染人,最终达到提高全民族的精神素养和文化艺术水平的目的。

随着新时期的发展,新生事物的涌现,舞蹈编导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编导水平,大胆创新,用不同的主题、不同的表现手法去创作优秀的舞蹈作品,讴歌那些品格崇高、给人以启迪、给人以美的熏陶的时代精神。

参考文献:

[1] 李仁顺.舞蹈编导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2] 孙天路.中国舞蹈编导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 沈敏华,薛兰华.孕育精品的摇篮——记95全国舞蹈编导研修班[J].舞蹈,2013(01).

[4] 梁戈罗,叶进,赵士军.爱恨之间——第七届全国舞蹈比赛之百感交集[J].舞蹈,2011(02).

[5] 刘波.舞蹈编导创作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09(03).

作者简介:李雅琴,女,新疆乌鲁木齐人,乌鲁木齐市文联音乐舞蹈家协会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艺术。

猜你喜欢

舞蹈编导新时期创新
浅谈如何提高舞蹈编导的创作能力
关于舞蹈编导创作出新颖独特的舞蹈分析
浅谈舞蹈编导应具备的创作技巧与思维能力
舞蹈编创中音乐的重要性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