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漫构图与绘画构图的比较研究

2015-05-30陈云峰

艺术科技 2015年6期
关键词:差异

陈云峰

摘 要:动漫构图和绘画构图有一定渊源,既有相通之处,又有差异。动漫构图是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组织一系列活动的画面形成统一的画面形式;绘画构图是在一定的平面或空间内,组织视觉元素,静止表达特定时空的事物。二者表现出来的各种差异主要根源于组织画画的运动性和静止性。

关键词:动漫构图;绘画构图;差异

“构图”一词,源自于英文的“composition”,其含义包括有:取舍、组织、安排、建构、构成等意思。构图是艺术家通过组织视觉符号,使思想与符号同构,将主题传达给观众的形式,是造型艺术极其重要的环节。相对于传统绘画,动漫艺术属于新兴艺术形式,源于绘画,并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叙事语言和表现手法。动漫构图与绘画构图的各种区别都根源于表现形式的动态与静态。

1 动漫构图的动态性与绘画构图的静止性

绘画构图主要是画家在有限的空间或平面里,对视觉元素进行组织安排,形成空间或者平面的特定结构。绘画构图是将活动的事物静止展现,无论是表现事件、人物或风景,艺术家都是选择特定的一个静止画面进行创作。例如,达维特的《马拉之死》描写的马拉——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的领导人之一,被右翼保皇党分子刺杀的事件就是用一个静止的场景表现的。为了革命工作他常常躲在地窖里,染上了湿疹,他每天得花几个小时躺在浴缸里,一边治疗,一边处理公务,右翼保皇党分子以申请困难救济为名,潜入浴室,将其杀死在浴缸里。在画面上表现的是马拉被刺杀在浴缸里的情景。匕首抛在地上,鲜血从马拉的胸口流出,他的左手仍握着便笺,脸上露出愤怒而痛苦的表情。构图中静谧无情的水平线只用无力下垂的右臂做突破,似乎失去任何挽救的希望。画家将画面的上半部处理的单纯、深谙用以突出下半部的客观写实表现,同时,加强死者身体的下垂感和这一令人震惊愤慨的事件给人们带来的压抑、憋闷,即莫大的悲痛之感。画家将画中的主角设计在一个凝固静止的画面之中,留给观者广阔的思考空间,丰富了肖像画的表现内容,增强了感染力。

而动漫构图则不同,动漫中的构图不像其他任何视觉艺术中的构图。它的关键在于活动,没有一个画面跟另一个画面完全一样,影像是在不断变化的。当然,如果单看动漫作品的某一个画面,感觉其和绘画构图的区别不大,也就是动漫的静态构图。静态构图是动漫构图中一种特殊的构图形式,就是用固定摄像的方法表现相对静止的对象和运动对象暂处的静止状态,如机位固定、拍摄方向固定、镜头焦距固定等。动漫构图与绘画构图有共同之处,而不同之处更为明显,在于动漫可以表现时间过程。动漫作品表达的时空是虚拟的时空,制作的画面也是虚拟镜头实拍效果而来,画面变化效果由虚拟的摄像机运动形成。

在美国动漫片《狮子王》中有一场重头戏,讲述刀疤把辛巴骗到山谷中,让土狼从山上赶动物们冲向谷底然后由刀疤通知木法沙,把木法沙卷入动物狂奔的灾难中。这场戏的画面安排就巧妙地运用了动漫的动态构图将故事讲述得极具感染力:刀疤带辛巴来到山谷中,辛巴对着小动物练习吼叫,画面随着声音回荡在空旷的山谷中,突然地面的震动,顺势镜头摇到山谷上,群鸟惊起,群马向谷底狂奔,紧接着急拉回到辛巴惊奇恐惧的面部做特写,节奏加快,动物狂奔过来,弱小的辛巴拔腿前跑,镜头跟随群马运动的方向,不断拉远,从近景变到远景逐步描绘地势的险峻和群马规模的庞大,音乐节奏更快。

2 动漫构图的瞬间连贯性与绘画构图的永恒完整性

绘画是靠一幅画面构图来完成一个故事、一场战争、一段历史、一部小说的中心情节的描述。绘画只有一个画面作为表达的语言,所以这句语言必须完整概括,并且一旦作品完成,构图就将固定永恒不变。绘画作品不可以同时出现几个或更多的画面视觉中心,更不可能无目的性的只表现主体的局部。多个主体会分散了观者的注意力,分庭抗礼;而主体局部又无法准确地表达作品主旨。如同罗丹发现他的雕塑《巴尔扎克》中的手太吸引后,勇于割爱,举斧砍臂。罗中立的油画《父亲》用特写来刻画主体的,构图中不仅选取了最能体现人物特征的头部纳入画面中(老人枯黑、干瘦的脸、车辙似的皱纹,深陷的眼睛、干裂、焦灼的嘴唇来表达历尽人生风霜雪雨的老父亲形象),还将举着粗瓷碗犹如耙犁一般的破伤的大手也作为特写的重点。用辛勤劳作间隙喝水这一典型完整的画面,表达出农民父亲艰苦劳动、生活悲惨的面貌。绘画作品都只能用一个景别来表现刻画,所以这唯一的构图必须完整,才能准确表达艺术家的思想。

而动漫画面构图是跟随情节变换的,与绘画语言不一样。动漫动态构图是运动的,可以转换镜头画面。动漫中的镜头画面是动态的,但绝对不是随心所欲无规律的运动,它是不间断地通过虚拟摄影机拍摄下来的静止或运动的对象,将上下镜头画面进行组接表达一定含义。因此,动漫的构图处理,不能像绘画那样,一次空间安排构图处理就达到完整性和永久性,它要求构图中既要把握住每个镜头画面瞬间构图的相对完美,又要把握一连串运动构图的内在联系,还必须考虑处理镜头画面承上启下的整体性和组接叙述的连续性,这主要是蒙太奇的表现手法,依靠摄影机的运动来实现画面构图的转换和组接,包括:推镜头、拉镜头、摇镜头、移镜头和升降镜头。摄影机与被摄物体的距离直接影响到画面的容量,从而形成五种景别: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不同的景别可以让受众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从理论上来说,全景、远景主要着眼于对事件进程和外部环境状态的叙述;中景、近景则重在描画人物的动作、形体和人物之间的关系;特写、大特写主要起强调人物的内心情感和细微动作以及突出的关键性细节的作用。

3 动漫构图的简洁性与绘画构图的深刻性

当画者为图画或者为有明暗调子的素描作预备草稿时,他不仅要想象亮部和暗部的构图旋律,而且还要考虑到它们的色彩强度怎样,它们的色调怎样。在一幅用沉着的带灰色调子画成的大幅图画上,一个鲜艳的小色块就不仅能在整幅画的总的构图处理中起作用,而且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正因为这样,所以假如这个色块在尺寸和位置方面定得不正確,则整个构图的完整性将受到破坏,宛如乐队在演奏某一抒情的交响乐时突然击了一声鼓。

处理得不好的构图可能在下一步工作中通过亮部和暗部的恰当布置而得到挽救;而相反,假如画上的明暗分布得不恰当,即使是构图上处理得很好的作品,也会变成枯燥无味的东西。假定我们画好了一幅线描的铅笔素描:一所高大的房屋,在房屋旁边有一个或几个人物。和房屋比较起来,人们体态的大小是微不足道的,而且观者也许不会注意到他们。假如我们要想将他们画得引人瞩目,使他们突出,可以把他们画成暗黑的就行了。这样他们就会首先投入观者的眼睛中,而那大型的房屋就会退让到中景上了。但是在浅淡的线描铅笔素描上添加进去的暗黑的斑点隐藏着某些危险性,因为暗黑的斑点会破坏构图上的均衡。

绘画作品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约束。观众感兴趣,可以长时间欣赏玩味,能随心所欲地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反复观察。有关唐代画家阎立本观张僧舔粱画家的壁画,流连十日而忘返的轶事记载,说明一幅构图新颖、内容丰富的绘画作品,观者被其中的美所吸引时,就会沉浸在作品所描绘的境界之中,不能自控地花很长的时间,去领略美的情思,感悟美的力量。绘画作品的画面是唯一的,要传达画家的情感,很大程度上依靠画面元素的构图规划。因此,在画家会在构思阶段对画面的布局不断推敲,用构图形式辅以传递深刻的主题。例如,达·芬奇毕生创作中最负盛名之作《最后的晚餐》。构图时,一排人和桌子形成平行水平线,在构图中形成两边展开的感觉。这种视觉的引导将十二弟子的不同面貌和心理活动逐一展现,又横向线条的起伏急缓等节奏变化,生动的表现了场景中的紧张气氛。建筑中的大的垂直水平线与现场骚动的情绪形成强烈对比。此画被公认为空前之作,尤其以构思巧妙,布局卓越,细部写实和严格的体面关系而引人入勝。

因此,动漫构图不会像上述绘画作品的画面那样承载过多的内容,用最少的时间观看表达出最多的视觉信息,给观众最多的视觉内容感受,这才能达到动漫画面构图的主要原则。动漫镜头画面不论长短,在观众的眼前停留的时间总是有限的。观众无权对有兴趣的场面和喜爱的镜头画面延长时间反复观赏,停下来琢磨,而对厌嫌部分缩短放映时间。另一方面给动漫创作带来时限要求,须在特定的时限内传递的信息量要适中、当量。面对一个复杂、信息量很大的内容,若拍摄的时间很短,画面匆匆而过,会导致内容、信息传达不出去;面对简单、信息量小的内容,若镜头画面停留时间太长,观众就觉得无意义、乏味。这就要求在构图结构上,对时限长的镜头画面要含蓄、深蕴,对时限短的镜头画面要鲜明、突出。

4 结语

几乎每一种构图处理,除了由艺术作品本身的尺寸所决定的宽度和高度以外,都还有着深度。艺术家们常常力求表现被描画物体的最大的深度,也就是要使观众产生尽可能明显的空间感。要获得这一点,就得依靠正确的透视处理。有不少的场合,画者有意识地不表现出从一景到另一景的缓和的过渡,只限于在自己的构图中画出前景和后景,而省略所有中间的各景。这样就能获得整个构图的明显的深度感。这种方法常常被应用在肖像画的构图上。把人物体态布置在前景上,远远伸延在地平线上的风景作为它的背景。这一种构图方法使观者不仅能产生明显的深度感,而且能强调出前景的重要性,这一点对于肖像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各景的界限愈是清楚,则深度的感觉亦愈强。因此,画者有时就把尺寸不怎么大的物体突出在前景上,而将大型物体布置在构图的深处。

然而,明显的深度——完全不是每一种构图的必要条件。画者可以有意识地只用二、三景或者甚至于一景来限定自己作品的构思。景的混乱和错误不仅会对构图处理有影响,而且对于整个作品的表现力也会妨害的。所以,我们在进行构图的时候,要尽可能准确地拟定未来作品中的主要景物。一幅成功的作品不仅仅是画面各种因素复杂地综合在一起而产生的。它更体现了画者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

构图在艺术创作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是思想表达的基石。因此,构图在动漫创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构图设计的优劣一定程度决定着动漫作品的质量。绘画与动漫虽是不同的视觉表达形式,但内部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前者是以静态的方式展现作者的主观情感,后者是将各个静止画面动态串联,形成富有动感生命力的表现。二者可以互相借鉴,扬长避短。在静态的绘画构图中吸收动漫作品中丰富的构图形式镜头语言;在动态的动漫中控制好节奏,动静相宜,重视画面艺术化的构建。当今,各门艺术相互渗透,为了实现表达思想的目的,艺术作品应该通过各种路径去吸收借鉴改革创新,通过千变万化的艺术形式,将生活升华到一定的高度,让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参考文献:

[1] 史立新.影视动漫构图设计[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2] 曾建华.漫画分镜构图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 陈贤浩,王红江.动漫场景设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4] 陈伟.动漫平面构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差异
“再见”和bye-bye等表达的意义差异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相似与差异
DL/T 868—2014与NB/T 47014—2011主要差异比较与分析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法观念差异下的境外NGO立法效应
构式“A+NP1+NP2”与“A+NP1+(都)是+NP2”的关联和差异
论言语行为的得体性与礼貌的差异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
收入性别歧视的职位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