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乐与舞蹈课程融合教学的思考与构建

2015-05-30李莉

艺术科技 2015年6期
关键词:融合教学构建声乐

摘 要:国际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历程中,人类的审美习惯随着时代的变迁其思维方式、审美思路逐步改变。国内综合化教育改革逐步深入背景下,声乐与舞蹈教育成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声乐与舞蹈的教育与传播促使人们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中得到精神寄托,声乐与舞蹈课程融合教学的构建成为一种趋势,是适应社会审美需求、精神需求的客观需要。本文全面、系统的研究了声乐与舞蹈的共性与不同,深入探析声乐与舞蹈课程融合教学的建构策略,研究结果为声乐与舞蹈教育提供新的思路与参考。

关键词:声乐;舞蹈;融合教学;构建

0 引言

声乐是以人体的嗓音为音源,以人本身作为乐器,由人自身表达出的音乐。学习者在相关学科的内涵和外延的学习过程中可以为声乐学习帮助。例如,视唱练耳教学直接影响声乐学习熟悉的工作速度。音乐课程可以帮助歌手深入了解歌曲伴奏的内涵。声乐的基本理论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声乐心理学、声乐的性能。为拓展艺术视野的课程,培养艺术感觉,熟悉各种艺术风格是最好的启发式各种有名的艺术享受作品。舞蹈是以人体为主要物质材料,以动作姿态为语言,在时间的流动中以空间的形式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象征。舞蹈动作,抒情,节奏特征,形状和全面性的。在目前的专业艺术教育,对主体和声乐学科整合是新的教学模式,符合现代人类审美需求与学科发展的客观需求。

1 声乐与舞蹈的共性与不同

声乐演唱与舞蹈其共性均是以人自身为基础,凭借情感带动精神上的慰藉,均从内心的内涵表现与外在的声音及肢体语言来传递情感,最终表达出内心最想要表达的声音。息的流动是他们的生命线,如音乐旋律的节奏,优美抒情的舞蹈音乐的旋律、节奏,和谐的组合,表达情感的演员组。如果跳舞的舞者和歌手单调的音乐旋律和机械唱歌,他们就失去了艺术灵魂是自身的活力。声乐是音乐语言的主要表达,无论是统一描述,还是通过音乐的情感表达来塑造形象,语言与人的情感共鸣,引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是音乐艺术的独特作用。不同风格的音乐表演,根据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不同,根据外国歌曲,歌剧,音乐剧,音乐表演的音乐小品舞蹈等各种形式,提高各种功能训练,音乐表现技术,专业,打破单一的职业定位,良好的歌唱,舞蹈节,独特的艺术表达,演员扮演的二度创作能力。声乐的演唱是以人自身的嗓子以及声音作为基础,来感染观众,带动气氛;而舞蹈主要的表现手段为肢体语言,这就是声乐与舞蹈最大的不同。舞蹈是视觉艺术,舞蹈是以肢体作为表现工具,在动静流动之间形成无穷尽的造型变化,以此作为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舞蹈动律是肢体语言的基础,它根据思想情态和音乐节奏而发生潜意识的、反复的肢体运动,从而形成有规律的动作模式。声乐是一种有声的展示方式,舞蹈是一种无声的展示方式,尽管二者的表现方式存在很大的不同,但是所表达的内容与传递的情感是一致的。

2 声乐与舞蹈课程融合教学的建构

2.1 历史融合

自古以来,歌唱与舞蹈两种形式之间就存在着紧密的联合传统。据《礼记·乐记》记载,音乐一类的事物是人的精神世界的产物,人的思想感情从“声”上表现,声音互相应和,产生高低变化,并有了一定的规律就叫作“音”,唱奏“音”的同时拿起盾牌、斧头、鸡毛、牛尾进行舞蹈,就叫作“乐”。古人所谓的“乐”,即是指乐舞而言。因此,音乐诞生的模式主要是歌曲,舞蹈,音乐情结。音乐形式的三位一体是全人类的一种文化现象的共享,并一直延伸并渗透到文明时代的各种艺术活动。尽管音乐,舞蹈,诗歌,都有自己的独立发展空间,但随着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对歌曲与舞蹈的传承与发展,歌唱艺术的表现已经为观众所喜爱。

2.2 内容融合

声乐和舞蹈艺术作品包含两种因素的统一的内容: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就是作品的表达是对总结业绩的客观社会生活的目的。主观因素是创作者和表演者的社会生活的客观存在的情感和态度这样的工作内容是客观的社会生活洋溢的作曲家和他们自己的生命和爱恨的情感表现和独特体验。因此,在声乐艺术的内容和舞蹈艺术的统一,二者通过声音传播与形体传播共同反映了各个阶段人民的生活状态,反映出不同人具有不同的精神状态与生活状态,是一种社会情感、人类情感的沟通与传递。声乐艺术与舞蹈艺术作品的融合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融合,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情感与工作特征,反映了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2.3 形式互补

声乐艺术是以歌曲作为一个对象,通过声音有节奏的运动将人们带进了时间显示、演变、发展、回旋、终止和其他丰富多彩的听觉世界。舞蹈艺术主要是体育运动作为的一个对象,通过运动节奏的作用线,人们在展示空间中、演变、发展和升华视觉世界。它显示了声乐艺术舞蹈艺术的空间特征,形成一个互补的二维空间,他们的艺术融合在形式上又结合了两种听觉和视觉特征的艺术形式。声乐和舞蹈有最直观的,明确艺术鉴赏模式和综合,丰富了艺术,艺术形象的丰满。此外,声乐艺术与舞蹈艺术是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他们是一个组合的各种文学。声乐与舞蹈通过形象思维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让观众产生共鸣的情感与工作绩效。他们是一个共同体,所表达的图像是两化融合的基础。总之,音乐和舞蹈的融合可以充分调动两艺术功能,加强艺术表现力,更生动的艺术形象,充分表现作品的主题。舞蹈与声乐教学融合的积极作用已然是不争的事实,其现实意义是显然的。舞蹈在声乐教学中的意义,单独作为一个命题目的是起到抛砖引玉的工作。使用而真正推动改革和声乐的科学发展展览还需要声乐的所有参与者的不懈努力。探索和总结,舞蹈与音乐等主体真正履行及依赖相辅相成,各种艺术元素的完美结合,给人类带来了更多的艺术享受。

3 结语

声乐与舞蹈元素相结合的声乐剧目教學模式结构的构建,是适应社会审美需要的发展要求,也增强了艺术专业领域的教学艺术感。国内综合化教育改革逐步深入背景下,声乐与舞蹈教育成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声乐与舞蹈的教育与传播促使人们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中得到精神寄托,声乐与舞蹈课程融合教学的构建成为一种趋势,是适应社会审美需求、精神需求的客观需要。声乐与舞蹈的有效结合,将开拓声乐与舞蹈的学科教育领域,是艺术教育长期发展的重要思路,能够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慰藉,提升人类生活的幸福感。

参考文献:

[1] 姜力维.歌舞交融中的艺术光芒——谈声乐与舞蹈在舞台表演中的融合[J].大众文艺,2012(16):154-155.

[2] 刘晓静.“声”与“形”——论声乐专业的舞蹈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5).

[3] 孙力.透视与剖析——1991~2011年音乐与舞蹈关系研究视角的量、性分析[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2(04):331-337.

[4] 郭雨柔.高中舞蹈教学现状及音乐选修课“音乐与舞蹈”教学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12.

[5] 刘蓓.普及与创新新疆高校民族舞蹈课程教学的思考[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4(03):66-69.

[6] 姜兰.试论舞蹈与音乐的关系——兼论高等艺术教育声乐表演专业的形体教学[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3(03):69-72.

作者简介:李莉(1969—),女,山东人,本科,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音乐表演。

猜你喜欢

融合教学构建声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不同计算机语言融合教学方法的探索与体会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融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