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人教育视角下的学前专业本科舞蹈课堂教学改革

2015-05-30肖溪格

艺术科技 2015年6期
关键词:全人教育

摘 要:随着在我国当前师范教育由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本科层次的学前教育人才更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大背景之下,如何培养学前教师全面特色的专业技能,以适应当前我国学前教育领域人才需求的相关研究和探索也就显得更为迫切。本文通过当前学前专业本科舞蹈教学现状的分析,探讨以全人教育理念引导和指导的舞蹈高效课堂的教学改革,以求提高其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全人教育;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舞蹈高效课堂

随着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出台,对学前教育教师人才培养提出了“着重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的新要求,并指出教师工作的重心必须从“教会知识”转向“教学生会学知识”。要落实以上新的要求、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需要找到一种对教育改革实践有利的教育理论来做指导,切实的解决我国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舞蹈课程的全新构建。

全人教育这个20世纪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以促进人的整体发展为主要目的世界教学思潮,给国内学界带来了重新审视和评价当前我国教育现状的新视角。全人教育对传统教育偏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学习提出批判,倡导塑造全面发展的人,使人在身体、知识、技能、道德、智力、精神、灵魂、创造性等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真正的人。这种建立在“联接、整体性和存在”的哲学基础上的教育思想对当前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教育有着实际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1 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教师教育格局的巨大改变和社会的需求,本科层次的学前教师的培养已成为大学的使命,现有的学前专业本科“重理论轻实践”、“重学历轻能力”的倾向,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舞蹈课程是学前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技能课,就现行的学前专业本科的舞蹈教学现状来看:教学仍重在技能培养,缺少人文素养等;教学中较多沿用“你教我学”的传统模式,忽略学生主体性发挥和学生兴趣的培养,缺少对美的启发和创造;在内容上偏离幼儿教育的实际需要,人文内容较薄弱,缺少必要的渗透和融合,缺少文化包容等多种被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而造成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生舞蹈教学效果不理想。

2 创新实践

2.1 导入全人教育理念

“全人教育”理念强调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跨学科知识的整合,要求教师要全面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对学生进行“知、情、意、行”等四部分的教育,从而把学生培养成博雅通达、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在全人教育理论的引领下,通过针对学前专业本科学生身心特点实施舞蹈高效课堂创新实践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舞蹈素养,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必备的学前专业舞蹈教育教学素质和创造能力。

2.2 组建舞蹈高效课堂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就是要上好课。对于舞蹈这门学前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技能课,我认为注重提高本科学生学习舞蹈的认识,即领悟“为什么要学”及“为什么这么学”尤其重要。因此,在我的课堂上尝试推行了组建舞蹈高效课堂的方案。

第一,课前制定导学案,把舞蹈学科知识与学前教育学科知识相整合,设计“全人”模式的导学方案是舞蹈高效课堂的重点。它不仅能达到学生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而且要设法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全人教育强调思维和学习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整体框架帮他们理解和学习具体的知识,如果离开了这个背景,学生对其学习的知识,则不能了解其意义,因而不能实现有效的学习。由教师把本节课所授内容按照目标罗列出学生必须学会什么,用什么样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并领悟为什么这样学的案例。例如,学踵步,首先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勾绷脚,然后提示踵步的动作要求。这还只是学习开端,你还得让学生理解并明白在做动作过程中,哪些是不能出现的问题,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然后还要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并具有一定的运用实践能力,同时增强对学前专业舞蹈的认识。

第二,开展多样化的课堂活动,即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替代原本简单、枯燥的机械式操练是舞蹈高效课堂的难点。

全人教育强调关系和联系的概念,主张师生关系平等、开放、有活力,主张建立一种平等开放的学习群落,也就是还课堂给学生。在课堂主要设置对子活动、情景、案例教学或游戏、戏剧表演等活动,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渗入到真实的情境,教师的角色从课堂的主导者和知识的讲述者转变为课堂活动的设计者、引导者和活动参与者。与学生们一起的交流合作,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学了做什么用的问题,更能启发学生运用的创造性从而达到改进教学效果的目的。

第三,选择部分课堂内容结合见习实习是舞蹈高效课堂的亮点,也是舞蹈教学的创新。全人教育以促进人的整体发展为主要目标,为学生准备适应社会的平台,培养学前专业学生学习舞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组织学生到学校所地的幼儿园见习,并合理安排实习。例如,结合“六一”、“新年”等重要节日的演出活动,由学生设计、编排节目;提前做好计划,联系园所,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分别组织各年龄班级活动,教师依次对学生实践活动进行指导。

第四,在课后成立学生研究小组是舞蹈高效课堂的拓展。全人教育关注人生经验,而不是狭窄的“基本技能”,它强调教育是成长、是发现,是视野的开阔,是参与世界,探索理解和意义,这种对意义和理解的探寻远远超过了传统的课程、课本的有限视野。在课后,我把学生按寝室分成两大组,每一大组由两小组构成。一个大组负责课堂知识点的归纳和课堂内容做法的整理,另一个大组负责下节课内容要点的收集(有的需通过视频了解做法)和课堂音乐库的建设。共同的研究点就是各自的内容都要结合学前专业特点进行研究,两大组彼此共享所做的汇总,再通过早晚功时间来实现课堂内容的巩固和新内容的预习;同时,各小组还要在资源共享下进行实践的竞争,比比哪组展现获得的认识和知识点的到位。

3 实践效果

实践舞蹈高效课堂,不但增强了学生对舞蹈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及社会适应性,既锻炼了学生,也锻炼了老师。在教学中贯穿全人教育思想,在教学方法中融渗全人教育理念和内容,使专业的目标与内容、理论与实践、新旧知识等均衡、连贯达成一体,整体教授给学生,并让学生自己在学习或实践过程中,通过与教师的互动、感悟、沉思和体验等方式,去认识和理解事物本质与变化过程的联系,达到独立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目标。作为尝试中的改革,也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例如,制定的導学案不深刻,上下课的配合还不够到位等,仍需继续摸索。

4 结语

面对当今的社会发展,教育的国际化,学科的交叉化,学前专业舞蹈教育要彻底实现由知识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向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转变,必须利用课堂这个主战场,其培养目标应着眼于人的整体发展,并引进和渗透全人教育思想,构建“全人”,目的就是回应时代的变化,寻求重构一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理想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李冰.全人教育理念下的英语语音教学[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4.

[2] 谢安邦,张东海.全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华东师范出版社,2011.

[3] 谢安邦,覃玉荣.和谐理念下的高效全人教育课程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08.

作者简介:肖溪格,女,长沙师范学院音乐舞蹈系讲师,研究方向:舞蹈文化与教学。

猜你喜欢

全人教育
全人教育——基础教育的价值追求
全人教育理念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
全人教育视野下的班级教育小组改革初探
香港新高中通识教育科的全人教育理念与实践
论全人教育视阈下的高中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