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秋葵的营养价值及栽培技术

2015-05-30孙秀俊等

吉林蔬菜 2015年6期
关键词:黄秋葵秋葵食用

孙秀俊等

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 L.),又名黄秋葵,为锦葵科(Malvaceae)秋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1],以采收嫩荚供食用,是菜、药、花兼用型植物。

1 营养价值

秋葵果肉滑嫩、营养丰富,是餐桌上的食用佳品。其嫩果硝酸盐含量远远低于一般的叶菜类,属于安全卫生的绿色蔬菜[2]。秋葵种子是潜在高蛋白源,富含赖氨酸,可作为谷类食品的有益补充[3]。同时,秋葵低脂低糖,还富含果胶纤维,能促进机体内有机物的排泄,减少毒素在体内积累,降低胆固醇的含量。

秋葵嫩荚富含各种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矿质元素。据检测,每l00克干物质中富含粗蛋白21.43克、可溶性糖17.34克、纤维素9.42克、粗脂肪2.47克、维生素C29.95毫克、钙0.67克、铁0.8毫克、磷0.56克等[1]。

2 药用价值

秋葵嫩荚也含有丰富的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以及矿质元素、果胶和多糖等组成的粘性物质,美国人称之为“植物黄金秋葵”,是降糖、促进胃肠蠕动、防治便秘的良药。同时,具有强肾补虚、抗疲劳、增强身体耐力和抗癌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保护心脏的作用[4]。

据《本草纲目》记载,秋葵全身都是宝,根、茎、花、种子、叶片等均可入药,其性味甘寒滑,入心、肺、肾、胃、肝及膀胱,可治脾虚乏力、肠燥便秘及恶疮、痈疖等病症。根利水消肿,清肺止咳、消瘀解毒;种子补脾健胃,可防止动脉硬化和高血压、心脏病等[5]。

3 栽培技术

秋葵为直根系短日照植物,喜温暖,不耐霜寒。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25~30℃,生长发育期适宜温度为25~30℃,开花结果期适宜温度为26~28℃,月平均温度低于17℃时影响开花结果。黄秋葵耐旱、怕涝,发芽期湿度过大易引发立枯病,而结果期过于干旱易导致植株生长势差、嫩荚品质差。秋葵对土壤的适应性广,但以疏松、肥沃排水性好的沙壤土或壤土为宜。

3.1 品种选择

秋葵品种繁多,按茎秆高度分为矮秆型和高秆型;按果实横切面形状分为五角形、八角形和圆果形;按嫩荚颜色分为乳黄品种、绿色品种和紫色品种[2]。目前最受欢迎的是品质较好的绿秋葵。因此,我们推荐选用株型紧凑、生长势强、早熟、绿果、矮秆的杂交一代品种。目前主要品种有:①清福:株高约1.5米,嫩果5棱,果色浓绿,果长约7厘米。②五福:株高1.2~1.5米,嫩荚翠绿、光滑,果长8~10厘米。③南洋:株高1.5米以上,嫩果5棱,果色淡绿,果荚细长。④绿空:株高1.5~1.8米,果色碧绿,果长7~10厘米。

3.2 种子处理

播种前用20~25℃温水浸种12小时,然后于25~30℃条件下催芽48小时,待50%以上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3.3 整地起垅

选择透气性好、富含有机质的土地,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2500千克,复合肥20千克,深耕耙平,按宽行70厘米起垅,垄高15厘米。

3.4 播种

一般采用直播法。当气温高于13℃、地温不低于15℃时播种。按50厘米株距开穴,每穴播3~4粒种子,覆土2厘米,覆土后浇水,10天左右即可出苗。出苗后小苗迅速生长,当第1片真叶展开时开始间苗,当3叶1心时定苗,最后每穴定1株壮苗。

3.5 田间管理

3.5.1 中耕除草:秋葵生长前期,叶片未盖满地面,杂草生长较快。因此,定苗后要中耕2次,以免造成草荒,同时有利于提高地温,促进缓苗和幼苗生长。生长期间,每次浇灌后均应及时中耕。封垄之前,要及时培土护根,以免倒伏。在7~8月高温雨季,杂草滋生得快,要及时除草。

3.5.2 肥水管理:秋葵在生长发育期间,如遇天气干旱,要及时浇水。大雨过后应及时排水,做好防涝工作。因秋葵植株高大,结果多,在生长前期需较多的氮肥,中后期需较多的磷钾肥。定苗后施一次提苗肥,亩施尿素5千克,花蕾初现期施第二次肥,亩施尿素5千克、磷酸二氢钾5千克,进入结果期追肥一次,每次亩施尿素10千克、磷酸二氢钾8千克,以后根据植株生长情况酌情追肥,防止植株早衰。

3.6 防治病虫害

秋葵成株生长旺盛、抗病性强,一般病虫害较少,重点是幼苗期病虫害的防治。苗期虫害主要是蚜虫,如48%乐斯本乳油8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喷雾,或者是阿维菌素1500倍液加万灵1500倍液混合防治,效果良好。苗期病害主要有猝倒病和立枯病,防治的关键是做好种子消毒,一般采用高锰酸钾1000倍液或多菌灵800倍液浸种。成株期主要虫害有棉铃虫和蝽象,可用阿维菌素1500倍液加绿杀丹1500倍液混合防治,成株期病害很少,常见的是疫病,可采用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喷施[6]。由于秋葵生长迅速,一般选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防治,且病虫害防治要趁早,及时发现及时防治,以免影响产量和质量。

3.7 采收

秋葵在开花后4天即可食用,嫩荚的品质会持续增加到第6天,然后开始老化,纤维增多,食用价值大大降低,到10~12天时秋葵的果实已基本木质化不能食用。采收时用剪刀剪下,忌用手摘,并戴上手套,一方面可以避免损伤植株,另一方面可以保护皮肤免受茎叶及果实上的毛刺刺伤。及时采收,轻拿轻放。

4 发展前景

秋葵作为一种特色保健型蔬菜,因其具有独特的营养价值,近几年来逐渐受到大家的青睐,随着人们对健康养生的重视,势必成为将来市场上的流行蔬菜之一。由于秋葵不耐储藏、运输,保鲜成本也较高,所以,鲜食秋葵的销售更多的依赖于本地市场,如何进行储藏以及干型产品的深加工是其下一步发展的方向。秋葵市场发展前景看好。

参考文献

[1] 卢隆杰,苏浓,岳森.菜药花兼用型植物——黄秋葵[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4(8):34.

[2] 蔡顺香,颜明娟.黄秋葵不同食用部位硝酸盐含量的测定[J].光谱实验室,2005,22(4):811-813.

[3] Al-Wandawi H.Chemical composition of seeds of two okra cultivars[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1983,31(6):1355-1358.

[4] 韩菊兰,李臻,胡韬等.黄秋葵的功能特性及综合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3, 3:105-106.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6] 刘东祥,叶花兰,刘国道.黄秋葵的应用价值及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3718-3720.

猜你喜欢

黄秋葵秋葵食用
黄秋葵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在家禽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纤纤秋葵淑女指
辣椒食用也有禁忌
冷冻食品,如何选购和食用?
秋葵小炒
秋葵就要这样种
黄秋葵新品种苏秋葵1号
黄秋葵与红秋葵杂交育种的初步研究
黄秋葵引种栽培技术试验
食用芹菜六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