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东北亚战略格局下的中蒙关系

2015-05-30孟令珠

理论观察 2015年7期
关键词:战略地位东北亚蒙古

孟令珠

[摘 要]作为世界三大力量中心之一,东北亚是关乎中国生存发展的重要外部环境,是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依托。21世纪以来该地区诸多热点因素先后激化,安全局势此起彼伏,地缘安全环境不容乐观。而占据重要战略地位,却处于边缘化中的蒙古是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中蒙关系将是构建并激活中国东北亚战略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宜重视发展中蒙双边关系,未雨绸缪。本文从目前东北亚局势、蒙古战略地位入手,简要分析中蒙关系的重要性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东北亚;战略地位;蒙古;中蒙关系

[中图分类号]D8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7 — 0109 — 02

东北亚一般指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中国的东部和北部、日本、蒙古和朝鲜半岛,以及联结彼此的海洋。但当以国际政治视角来探讨东北亚问题时,东北亚则指俄罗斯、中国、日本、蒙古、朝鲜、韩国及美国。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东北亚区域已经从一个单纯的地理性概念,演变成具有地缘政治与区域经济合作等多重内涵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新概念。〔1〕由于国家分裂、领土问题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矛盾等问题的存在,东北亚各国之间经济发展水平悬殊,政治互信水平低下,且半个世纪以来国家间战略关系更是几度分化组合,各大国的安全战略目标大相径庭。冷战后,美国一直在东北亚占据主导地位,因此美国的态度和立场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东北亚地区的稳定。随着中国的崛起与美国的介入,东北亚政治安全环境趋于敏感,军事安全环境日益紧张,经济安全环境虽整体上互动积极却政治化倾向明显。东北亚安全环境进入动荡和调整的新时期。

一、东北亚局势新变化

(一)美国和东北亚大国战略政策调整

由于中国崛起进程的加快,中美两国及东北亚国家间的结构性矛盾凸显。美国重返亚太加强与日、韩的双边同盟关系,放松对两国的约束,导致朝鲜半岛安全局势趋于紧张,中国东北地区的安全利益面临威胁,东部战略空间受到挤压;韩国则顺势争取半岛事务的主动权,同时尽可能缓解中国崛起的地缘政治压力;日本“借船出海”,试图趁机谋求美日同盟关系的对等和国家的正常化。随着美国此次安全战略和对外政策的重大调整,俄罗斯在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积极介入东北亚事务,寻找国家复兴之契机,其东北亚战略更加积极、主动和全面,逐渐成为区域内的核心参与者。

(二)区域安全环境紧张

美国重返亚太加上域内国家尚在的历史包袱,东北亚国际关系更加复杂。除了朝核问题一直刺激着东亚各国的神经外,“天安号事件”等半岛冲突导致朝韩对峙升级和附近海域频繁的联合军演,对中国的安全构成了重大的威胁,领土争端和历史问题也再次被推至风口浪尖:中日钓鱼岛问题、日俄北方四岛问题、韩日独岛问题及朝韩之间领土和海权权益之争,此起彼伏。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否认慰安妇问题等,再次激发区域内民族主义情绪上升而综合发酵,彼此间疑虑加深,政治互信更为脆弱,国家间关系遭受重创。而“棱镜门”等监听侦查事件使各国间的斗争从幕后走到台前,显示出大国间全方位的博弈更为激烈。

(三)经济环境总体积极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东北亚地区经济保持次年开启的恢复势头,经济合作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如以图们江区域开发为代表的次区域开发合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积极态势,俄罗斯、韩国、朝鲜等都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区域合作的新政策和新措施。虽地区政治安全环境的敏感性和不稳定性,也对经济合作产生了消极影响。但中蒙关系却一直比较平稳,经贸务实合作稳步推进,中国始终保持蒙古的最大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国地位。据商务部统计,2002年中蒙双边贸易额为3.24亿美元,到2013年,这一数字升至60亿美元,占蒙古国对外贸易总额的一半以上①。中蒙两国的经济合作必将对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安全环境起到良好的建设性作用。

二、蒙古的地缘特性及其重要性

从地理上看,蒙古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三北”战略区直接相连,中蒙边界城市扎门乌德距离中国首都北京的直线距离只有600多公里,其间多为一马平川,几乎无关恪守,坦克、机械化部队能够做到朝发夕至〔2〕,因此蒙古是构成我国北方安全环境的重要外部区域。同时在世界资源日益紧缺的趋势下,拥有大量矿产能源的蒙古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极佳的资源供给地。地缘优势、互补性强都是发展市场经济的中国与畜牧为主的蒙古建立密切联系的有力因素。从地缘战略角度看,俄蒙中三国呈“两强夹一弱”的地缘政治态势,作为重要的战略缓冲带,蒙古历来是各大国争相图谋之地。如冷战后,美日两国处心积虑地发展同蒙古的双边关系,说明蒙古在美国稳固全球霸权和日本谋求大国影响中的战略重要性。其实从1945年的《雅尔塔协定》中苏联坚持维持外蒙现状也可见一斑。

在东北亚格局有所松动、战略力量相对均衡、政治多元化持续发展的背景下,蒙古制定了以东北亚为战略支点,以中俄为最主要外交对象,以美欧日为重要平衡力量的全方位、多元化对外关系战略框架——《蒙古对外政策的基本构想》。由此,蒙古得以在大国之间左右逢源,在地区安全与合作机制建设中充分显现自身作用而引人注目。例如,蒙古成功促成2009年和2012年日朝在乌兰巴托的政府间磋商,并于2013年10月顺利首访朝鲜,都表明了蒙古对朝斡旋能力。因此就朝鲜半岛事务来说,未来在对朝沟通渠道上,蒙古可能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也将更多地走到东北亚政治的前台。蒙古与大国关系不断加深,像一块磁石一样吸引着东西方国家。面对着这个日益崛起的地区新秀,处理好与蒙古国的关系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3〕

三、中蒙关系发展的未来

在中蒙建交65周年,《中蒙友好合作关系条约》修订20周年与“中蒙友好交流年”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蒙古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签署了涵盖政治、经贸、金融、人文等领域的一系列双边合作文件。此次访问提升了中蒙双边关系,推进了两国全方位务实合作,凸显了中国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进一步优化了中国的周边环境,更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好感与高度评价。①

可以看出,中蒙两国在全面梳理和总结两国关系经验和成就的基础上,为下一步的发展做出了战略规划。根据外交部部长助理刘建超介绍,中蒙双方将进一步明确矿产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合作“三位一体,统筹推进”的经贸合作思路,以互联互通和矿能大项目合作为优先方向,还将就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的合作,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建设等方面交换意见。②中蒙关系将会进入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阶段。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以及对周边外交的大力投入,蒙古在中国对外关系格局中的重要性也“水涨船高”。同时中俄为缓解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冲击相互靠拢,两国在东北亚的利益和政策会更加协调,客观上为蒙古塑造了一个小范围内稳定、和平的环境。蒙古不仅可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放开手脚地加强对华关系,且有机会从地缘政治矛盾的缓冲国变为中俄战略协作的参与者。

鉴于蒙中历史纠葛与实力落差的现实,在两国经贸关系合作积极的同时,不能够忽视蒙古国一直存在的复杂心态:既想扩大对中国出口又担心对中国市场过度依赖;既需要引进中国企业投资和劳动力资源又担心沦为中国的资源附属地;既强调对华合作的重要性又积极发展同发达国家的经贸合作以制衡中国。这种情况将会长期存在并有可能随着中蒙经贸关系的加深进一步加剧。但从根本上来说中蒙两国不存在国家战略上的矛盾冲突。当前中蒙两国面临的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政治互信问题。说到底增强政治互信还是要通过不断的交往。

首先,中蒙高层之间多进行“走亲戚”式的往来,形成定期化、多样化和机制化的领导间互访,为两国关系发展定下基调;鼓励两国主要的城市和地区发展、建立“友好城市”、“兄弟城市”等良好的交往模式;加强文化合作与交流,促进两国青年学生、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等相互学习,通过社会中的中高层成员影响民主;其次,中国应对蒙古做出“中国强大了也不会有收回外蒙”的政治承诺,并尽早建立中俄蒙三国首脑定期会晤,这样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东北亚一体化,激活东北亚格局,也可以平衡中俄两国在蒙古的影响力,并能够对蒙古可能出现的亲俄或亲西方国家的趋势防患于未然;通过增加军事交流与来往,邀请蒙古参与多边安全机制,可以使蒙古获得更多的安全感。最后也是最根本的,即大力发展中蒙经贸关系,提升经济领域合作的水平和质量,进一步加深蒙古经济对华的依存度,推进两国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两国人民亲身体验、相互了解的机会,消除心理隔阂,将两国的经济合作提高到战略高度。

当然,媒体方面的交流也需要不断扩大,以发挥其对中蒙关系的积极建设作用。此次习近平主席访问蒙古期间,两国媒体展开的详实报道,对中蒙关系发展史的再次普及,两国学者的专业分析解说,都对让普通民众相互了解加深,逐渐认识到发展稳定健康的中蒙关系之重要性。

四、结论

蒙古是一个内陆国,其具有开放性的、全面的“多支点”外交表明了它希望更多的参与东北亚事务,与亚太地区建立更加密切的关系,发展经济,提高国际地位和国家影响力。因此,对于蒙古来说,中国是实现其雄心壮志的最佳选择。作为一个正在快速崛起的世界性大国,中国有能力也乐意为这个与自己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邻居提供发展机会。长期、稳定、健康的中蒙关系不仅可以使蒙古成为维护中国北部边境安全的屏障,也会是中国与邻国外交的典范,对周边各国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参 考 文 献〕

〔1〕周厚虎.从战略文化到文化战略——文化与中国东北亚战略〔J〕.攀登,2012,(31):61-66.

〔2〕张秀杰.蒙古国在东北亚安全格局中的战略地位〔C〕.第六届中国亚太学会年会暨学术讨论会文集.2008,(09).

〔3〕马维英.蒙古国:东北亚舞台上的新秀〔J〕.世界知识.2013,(24):38-39.

〔责任编辑:陈玉荣〕

猜你喜欢

战略地位东北亚蒙古
东北亚中医药研究院
上党地区战略地位嬗变之考述
蒙古靴
《雲使》在蒙古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扎实推进东北亚旅游胜地建设
东北亚丝绸之路发展历程考察
蒙古香
古代东北亚民族关系的若干问题
近邻蒙古
新时期军队建设成就概览之二 置教育训练于战略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