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四个全面”引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2015-05-30张灿

理论观察 2015年7期
关键词:四个全面实践

张灿

[摘 要]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命题被提高到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相并列的地位,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要地位。时代化是指马克思主义需要同时代相适应,用时代化了的马克思主义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一以贯之的主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十八大的基本精神、根据时代变化发展的实际,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思想。“四个全面”思想是党在科学把握时代状况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新时期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实践与开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四个全面;实践

[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7 — 0016 — 02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这次会议上党第一次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大命题,这意味着在面对日益多变的世界局势面前、在不断变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上,党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定义为党的发展的重要战略内容。2014 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考察调研时,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即“四个全面”的思想,它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科学把握和进一步实践。

一、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指马克思主义在发展的过程中,准确把握时代主题、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将自身的发展和时代的发展结合起来,科学解答时代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恩格斯就提出过对于人类的认识程度必须要结合时代的条件去把握的重要方法论。邓小平也指出:“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可以从中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坚持创新的观点,才能在时代和历史的变化发展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做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保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活力。因此,不同时代的共产党人都肩负着不同的时代使命,必须将实践的观点和全面的思维方式相结合来解决时代的问题,并促进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着鲜明的时代化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身就是一部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具有丰富时代精神的科学体系。在应对世界格局从两极化到多极化、国内矛盾层次多样化多的过程中,几代共产党人审时度势、科学判断,把握世界形势和国家发展状况,保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代发展的趋向性。

二、“四个全面”的具体内涵与时代化表征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具有重要的统领意义,大会坚持“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主题。习近平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的思想,它延续了十八大的基本精神,“四个全面”遵循了时代发展趋势,是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实践创新。

(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上首次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社会。全面小康社会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紧密联系的,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对人民群众全面发展目标的进一步描述,是保证人民群众利益的原初目标,它的提出证明党中央抓住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点。

(二)全面深化改革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偌大重大问题的决定》,并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进行了全方位的部署。改革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动力,社会主义的改革是根据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的部分,变革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环节。经历30年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社会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速下滑,社会矛盾日益多样化,改革开放走到关键点,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六个方向着手,实现改革多方面、多领域的成效。党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是国家发展的重大命题。从建国到21世纪,党的几代领导人都强调过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党的实践表明,只有坚持依法治国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做出全面的战略部署。中华民族有着5000年文明历史,在浩瀚的历史岁月中,法治和人治作为两个主角一直都碰撞着交织前进。可是,众所周知,古代中国法治只能短暂的存在,人治始终是社会舞台的主流。建立完善的法制体系,增强人的法制观念,更好的用法的理念来促进社会发展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现代社会来说,法治推行的成效已经成为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准绳、人类治理模式的发展趋势。

(四)全面从严治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进一步提出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要求,并对全面推进从严治党进行了具体部署。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党的建设科学化,全面推进党在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方面的建设。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了党的建设科学化的目标,即“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只有从严治党才能使党在万变纷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占据有利地位,更有利于稳固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

三、“四个全面”是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自身孕育着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发展近两百年的理论,它始终保持着与时俱进的品质,推进理论的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时代主题发展过程中的应有之意。从无产阶级革命时期开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有其时代化的传统。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产生的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科学把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的产物,它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拓了新的局面;再到时代变换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形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稳固了党和人民之间的关系;21世纪国际新问题的出现,国内改革的艰巨性,共产党人审时度势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纵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经过几代共产党人的艰苦探索展现出壮大的社会主义中国。

当今世界是多元化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以及文化意识形态的多样化成为其显著特征。习近平正是依据这种时代特征,以全球眼光考察其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带来的巨大影响。在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巨大发展变化下,党和国家发展的关键在于深刻把握当今的时代特征。中国的发展需要一个有利的国际大环境和周边环境,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使中国跃居世界大国,成为世界经济、政治大国,取得的成就得到了世界范围的认可,在关乎世界发展和平的重大问题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全世界都在密切关注中国的崛起,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创新越来越受到西方甚至全世界的重视。

习近平提出的“四个全面”理论对科学发展观进行深刻总结,结合时代特征,对现实问题进行直面回答,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进一步具体化,充分显现了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时代特征。“四个全面”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趋势的科学理论。“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统一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四个全面”承接十七届四中全会对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倡导、秉持十八大精神,是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实践与创新,必将在21世纪引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进程。

〔参 考 文 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4〕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4-10-29.

〔5〕陈学明.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关键在于使马克思主义面对现实 〔J〕.晋阳学刊2011,(03).

〔责任编辑:谭文富〕

猜你喜欢

四个全面实践
“四个全面”形势下的基层央行服务型工会组织发展研究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新媒体发展的关系探析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四个全面”清晰展现战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