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可否解开广告业的困局?

2015-05-30Justdoit

广告主·市场观察 2015年9期
关键词:广告业媒介界面

Justdoit

广告业正经历着人才流失的窘境,从业人员似乎不是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而是去哪。“软件正在吞噬整个世界”,硅谷最有影响力的风投公司的官网这样写道。到2020年,不仅全球80%的人口将使用智能手机,而且85%的顾客服务工作无需人来做。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世界,在这里,仿佛比你自己还了解自己需要什么,到处在给你推送你想要的产品、服务信息,手机设备和其他可以连接的一切随时可以满足你的需求,最终,我们所想即所得,世界从互联网进入一个基于人类思维模式的智能网。

未来就在眼前,我们何去何从?下面三个“I”能帮助品牌在未来5年内走向成功,那就是洞察(insight)、界面(interface)、智能(intelligence)。

洞察

过去的14年里,互联网用户从1997年的1.207亿增长到2014年的31亿,增长了25倍多。相反,在这一时间段内,每个网站平均拥有的用户数量则从108个下降到3个。我们联系得越方便,也越碎片化。

这不只是媒介的碎片化,文化的碎片化也在加剧,到2020年再也找不到我们通常所言的大众文化,世界普遍已多元化。

應对办法:瞄准5%

过去,撒网捕鱼的媒介策略很有效,从知道、兴趣、渴望到行动的购买漏斗模型是营销传播人士日常工作的圣经,但它创始于遥远的1898年。在如今这个连接一切的时代,人们的行为模式更像是一群没有领导者、自主行动却又互有联系与影响的鸟。最好的策略是先搞定5%的“鸟”,以影响整个“鸟群”。如果你的5%有足够多的连接、影响力与到达率,他们就能在更广泛的受众群内产生营销传播效果。例如,去年的冰桶挑战风靡全球,它最初不过起始于一家子的自发行为,一些有影响力的名人玩起来后,整个世界都动了起来。这并没有多少大众媒介的助力,关键在于那5%的名人。

所以,放弃过去那种影响、到达100%目标受众的想法,搞掂5%就可以了。购买漏斗模型该翻篇了。

界面

过去10多年来诞生的很多公司,与消费者的首要接触点都在各种各样的屏上。谷歌公认的接触点是搜索框,Uber的接触点是实时搜索地图上的大头针。如今,所有品牌最好的接触点就是在消费者的智能手机上占据一席之地,放上自己的标志图案。也就是说,品牌即界面。

与消费者接触的界面越来越不可见。如苹果的Siri,谷歌的GoogleVoice,消费者的信息反馈从过去的物理界面到声音界面,最终会进化到认知界面。不管形式如何变化,如果你设计的界面不简单直接、富有吸引力,你与消费者的沟通接触能力便会很快消失。

应对办法:简化

不管你的界面是否可见,以简单代替复杂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每个新的产品、服务取代旧的东西粉墨登场的过程,都是一个简化流程、方便顾客的删繁就简的过程。比方说,过去我们做任何交易和买卖都需要随身携带纸币、硬币,信用卡、银行卡则删掉了让人讨厌的携带钱币的环节。移动支付则更进一步,连各种各样的银行卡、信用卡也都省了。

智能

今年早些时候,《纽约时报》发表的一篇文章说,我们今天读到的很多东西不是人写的,而是计算机“写”的。去年,一家名为深度学习的风险投资公司聘请了一台人工智能计算机加入了自己的董事会,其工作主要是搜集研究相关财务信息、药品临床试验数据等,帮助自己决定是否投资于抗衰老项目与新药研发。

人工智能过去常在幕后工作,现在则走向前台,直接与消费者接触。很多时候,很多地方(甚至在作曲上),它的表现都好于人类。到2020年,你的公司里做决策的人之一是台人工智能计算机,你也不要过于惊讶。我们正迈入人工智能时代。

应对方法:机器会打败人,但更会并肩战斗

早在2009年,奈飞公司(Netflix)就向计算工程领域的专家发问过:机器能懂人类的电影欣赏趣味吗?它得到了肯定的答案,如今,我们得到的剧目欣赏推荐单中,有些甚至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是否真的喜欢它们。

如今,奈飞公司会充分运用机器学习的成果来保证内容的成功。最知名的案例就是众所周知的《纸牌屋》。在其签约老戏骨凯文·史派西出演男主角时,奈飞公司就对《纸牌屋》的成功深信不疑,未拍先热,因为有了大数据,奈飞公司太了解网民的电影欣赏心理与趣味了。到2020年,好的顾客体验或许会由人工智能与人类一起来共同创造。

猜你喜欢

广告业媒介界面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新广告商:广告业周期性在弱化,而集中度在提升 精读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基于FANUC PICTURE的虚拟轴坐标显示界面开发方法研究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人机交互界面发展趋势研究
广告业税收管理培训项目简介
手机界面中图形符号的发展趋向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