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管理案例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济宁学院的调查

2015-05-30霍雨慧

亚太教育 2015年34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行政案例

文/霍雨慧

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通常,案例教学要使用特定的真实案例,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或争论,形成反复的互动与交流,并且,案例教学一般要结合一定理论,通过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碰撞来达到启示理论和启迪思维的目的。[2]但在我国,传统教学模式根深蒂固,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型,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还不成熟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教学质量。为了进一步提升行政管理学科教学效果和质量,本文将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

一、行政管理学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一)行政管理学课程实践性的必然要求

我国行政管理学著名学者夏书章曾说过:“行政管理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其旺盛的生命力在于理论联系实际,真正把学以致用做到,做好,才能收到预期的实际效果。”而案例教学就是致力于把学生带入现实的案例情境中,通过讨论、研讨抽象出一般性的理论,真正的引导学生用理论联系实际,既能强化行政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又能立足于真实案例,深入分析现实问题,进而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培养学生的行政能力。

(二)案例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填鸭式”的灌输基本的行政管理理论和知识,而且其内容在实践中可能不实用,且非常乏味无趣,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但案例教学则需要自己去思考,去创造,去发表见解,使得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活泼,通过这种经验的交流还可以取长补短、促进人际交流能力的提高,也起到一种激励的效果。[3]

2.完善双向、互动式教学方式,提升学生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缺少互动和反馈。在案例教学中,学员拿到案例后,先要进行消化,然后查阅各种他认为必要的理论知识.这无形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是主动进行的。捕捉这些理论知识后,他还要经过缜密地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一步应视为能力上的升华。同时他的答案随时由教师给以引导,这也促使教师加深思考,根据不同学员的不同理解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双向的教学形式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完善行政管理课程建设的有效途径

随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行政实践活动的不断丰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的教学目标和要求。[3]所以我校行政管理学科若要有所突破必须与时俱进,完善案例教学模式,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培养兼具实践性和灵活性学生,使学生在洞悉和掌握一般行政管理理论和知识的同时,管理素质得到增强,管理能力得到提高。

二、影响行政管理学案例教学质量的因素分析

为了深入的了解制约行政管理案例教学的因素,更好的改善济宁学院行政管理案例教学的质量,作者以济宁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调研,探讨行政管理案例教学的现状。本次调查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从济宁学院2011级-2015级行政管理专业学生中抽取4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最终获得388份有效样本,经统计分析,得知样本基本情况如下:

(一)学生对案例教学的基本认知及需求

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对于老师所引用的教学案例还是很满意的,认为质量很好和较好的学生占了大多数,这虽然是对案例教学的一个肯定,但仍然存在一部分学生感觉一般和较差,所以需要老师与时俱进,精心准备更合适的案例;对于案例教学的时间安排,理论和案例时间分配问题上,支持同时进行和分课进行的几乎各占50%,所以这个问题解决需要师生共同协调出更完善的方式,同时,对于目前案例教学所占教学时间是否合适,60.57%的同学是认为分配很合理的;对于案例是否应提前告知的问题,学生分歧很大,认为应该,不应该或则灵活处理的人数相差并不大,因此,这也正是案例教学模式改革所需正确面对的一大问题。调查结果如表一所示:

表一 学生对案例教学的基本认知及需求

(二)案例教学效果分析

本次对案例教学效果的分析主要从案例教学对解决实际问题的帮助,对表达能力的帮助,对理论知识掌握的帮助,对面试,工作的帮助这四个方面展开。从表二可以看出,认为案例教学对解决实际问题有很大帮助的只占0.02%,认为有一些帮助的人数最多,占68.04%,认为一点帮助也没有的也占了29.64%。反而对于案例教学对知识掌握的帮助却得到了学生普遍一致的看法,认为有很大帮助的人数比例竟达到了90.21%,足以发现目前案例教学只是定位成理论知识学习的辅助,并没有真正的打开学生的视野。案例教学对于表达能力以及工作面试的帮助,大部分学生是认为帮助一般的,但是认为一点帮助没有的也占极少部分,所以案例教学还是存在着它特有的优势和特色,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开发和挖掘。调查结果如表二:

表二 案例教学效果分析

(三)学生对案例的学习主动性

从学生课下是否运用案例复习,课上是否积极参加两方面进行调研发现:课下能够积极主动结合案例复习的学生只有6.96%,占很小的比例,大多数学生是不会,或则偶尔会运用案例复习,分别占45.88%,47.16%的比例,这说明学生并不能真正的灵活运用更加不会主动学习运用案例。然而在课堂上有老师的带领大部分学生还是能够积极参与案例分析,表现良好和积极踊跃的人数比例分别是35.82%,27.58%。调查结果如表三:

表三 学生对案例的学习主动性分析

三、济宁学院行政管理案例教学问题分析

(一)案例教学缺乏规范化

由于济宁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建设起步较晚,案例教学处于较低水平,并没有形成专门的教学用案例库,教师能熟练运用案例教学的能力还有欠缺。正因如此,才会出现我们在调查中所出现的学生反映教学案例质量不好,很多老师所用案例比较老旧,甚至是西方案例,这些案例往往脱离实际,适用性差,与理论知识联系不密切,并不能激起学生思考的热情。而且很多老师对于案例教学存在误区,不能有效的引导学生讨论、思考。

(二)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

在我国,传统教学模式根深蒂固,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深受禁锢。在这种模式束缚下,老师的教学过程都是以课堂和课本为中心的,采用“填鸭式”,“单项注入式”的教学方式,老师讲的多,学生听的少。而案例教学,则是以案例和学生为中心的,老师讲的少,学生讨论多,所以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模式。

(三)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较弱

通过调查发现:能真正做到课上案例分析的积极讨论,课下主动结合案例复习的学生甚少。但这正是应试教育下培养出的学生中一个常态化现象:“重理论,轻实践”倾向。同时,高校学生普遍较高中时代比较懒散,习惯了被灌输理论知识,主动性与参与性较差,而且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所以面对讨论,思考,发言会比较排斥。但是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发挥主导作用,学生才是活动的主体,是第一位的,学生的参与意识强弱和主动性发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4]所以案例教学模式的突破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

四、完善行政管理案例教学模式的策略

(一)组织教师进行专业化、规范化培训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了正是由于缺乏规范化培训,才导致了教师在案例教学方面缺少专业化的授课方式。学校必须定期举行专业化的培训,使教师能够深入了解案例教学模式以及方法,这样会减少自己探索走弯路的现象,加速案例教学模式突破的进程。从而使教师能快速寻找到最经典最恰当的案例,分配最合适的教学时间,用正确的方式做好一个引导者。

(二)转变观念,充分发挥师生积极性、创造性

虽然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深蒂固,但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对复合型、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的需求,教学方法要以案例教学为平台、以案例分析为工具。[5]通过案例教学法的运用,着重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三)丰富案例教学多元化的课堂形式

传统的教学是老师主导式,最直接的后果便是学生主动参与性弱化。而在当代社会我们更需要的是积极创造性人才。所以有必要丰富案例教学多元化的课堂形式,比如学生主导式,师生互动式。

[1]郝亚光.反思与创新:行政管理学课程的案例教学 [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1).

[2]吴湘玲.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行政管理课程教学的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2).

[3]崔宪宏.《行政管理学》案例教学的四个关键环节 [J].太原大学学报.2001.(04).

[4]张志胜.高校行政管理学科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9.(21).

[5]夏书章.行政管理学 [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10-20.

[6]陈冬生,孙守春,徐黎明.论行政案例的选择与应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02).

[7]刘江.提高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质量的对策思考 [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02).

[8]韦玲云.《行政管理学》课程案例教学的应用分析 [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02).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行政案例
行政学人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加快行政审批体制改革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