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4年4季度全球纱线和织物生产情况回顾

2015-05-25

纺织导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纱线

2014年4季度全球纱线和织物生产情况回顾

2014年4季度,由于亚洲的纱线产量大幅下滑,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产量均出现下降,全球纱线产量较上一季度有所下降,但欧洲的纱线产量比上一季度提高。全球纱线产量自2012年4季度以来首次出现同比下降。其中,亚洲和南美洲产量降幅最大。2014年4季度全球纱线库存比上一季度减少。其中,亚洲和南美洲的纱线库存降低,欧洲的库存提高。由于欧洲和南美洲的库存下降,全球纱线库存同比降低。2014年4季度,巴西的纱线订单继连续两季增长之后出现下滑。与此相反,欧洲的纱线订单略有增长。但是按同比计算,这一格局发生改变。巴西的订单出现大幅增长,而欧洲的订单则同比下降。

2014年4季度,全球织物产量由于亚洲和欧洲产量的大幅提高而比上一季度有所增长,而南美洲的织物产量则出现下滑。与上年同期相比,由于亚洲的产量出现下滑,全球织物产量略有降低。欧洲和南美洲的产量有所提高。2014年4季度,全球织物库存比上一季度有所提高。其中,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库存上升,亚洲和欧洲的库存下降。与上年同期相比,亚洲和北美洲的库存提高,欧洲和南美洲的库存降低。总体来讲,全球全年织物库存减少。无论与上一季度相比还是与上年同期相比,2014年4季度欧洲的织物订单增加,巴西的订单减少。

2015年1季度纱线产量的估算值亚洲为正数,欧洲为负数,南美洲持平。这样的格局也适用于2015年1季度的织物产量估数。2015年2季度纱线和织物产量的预测值欧洲和亚洲均为正数。

2014年4季度,全球纱线产量较上一季度下降29%。这种大幅下滑主要是由于亚洲的数字很弱。亚洲的纱线产量比上一季度减少31%。相反,欧洲的产量升高5.3%,而北美洲和南美洲则分别下降7.6%和8%。与2013年4季度相比,全球纱线产量下降了近10.9%。其中,亚洲的产量下降11.5%。欧洲的年增长率下滑3.3%,北美洲和南美洲分别下滑0.2%和5.4%。

2014年4季度,全球织物产量较上一季度增长2.6%。欧洲的涨幅达7.9%,亚洲为2.4%,南美洲的织物产量则下降了1.4%。相反,全球织物产量同比下降0.4%,其中亚洲的产量下降了1%,欧洲和南美洲则分别增长1.9%和3.2%。

2014年4季度,全球纱线库存较上一季度下降1.1%。其中,亚洲和南美洲的库存分别下降0.5%和7.6%,欧洲的库存则增加了3.4%。由于南美洲的纱线库存出现17.4%的大幅下滑,全球纱线库粗同比下降0.9%。其中,亚洲的纱线库存提高1%,欧洲则下降了2%。

2014年4季度,全球织物库存较上一季度增加1.4%。其中,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库存有所提高,亚洲和欧洲的库存则分别减少0.4%和1.5%。与上年同期相比,全球织物库存减少0.7%。其中,亚洲和北美洲的织物库存分别提高0.5%和1.45%,欧洲和南美洲的库存则分别下降1.1%和4.3%。

与上一季度相比,2014年4季度巴西的纱线订单减少了4%,欧洲的订单则增加了0.8%。与上年同期相比,2014年4季度巴西的纱线订单提高了32.8%,而欧洲的订单则减少了1.6%。2014年4季度巴西的织物订单较上一季度减少了20.8%,而欧洲的订单则增加了4.5%。与上年同期相比,2014年4季度巴西的织物订单较少了3.8%,而欧洲的订单则增加了1.2%。

AUTEFA Solutions将在ANEX/ SINCE 2015上提出设备现代化的概念

AUTEFA Solutions集团将参加ANEX/SINCE 2015,展台位于1号展馆T10展位,届时将提出设备现代化的概念。

集团CEO Stefan Schlichter博士表示:“对铺层纤网来说,非织造设备最重要的品质指标是称量精度,其中交叉铺网机是关键设备。购买或置换成AUTEFA Solutions的UNILINER CL 88交叉铺网机可提高产品品质。”

基于TOPLINER系列交叉铺网机的成功经验,UNILINER CL 88纤网路径短,可确保无牵伸铺网。专利集成铺网系统可提高产品的均匀度,最终降低产品CV值。通过轮廓整形Profiling系统改变铺网小车的速度,可改善铺层纤网在横向的重量分布,从而提高均匀度并减少纤维在纤网两侧的堆积。传送帘的横向稳定性、最佳的平整度、精准的皮带导向可确保纤网运输无牵伸,铺网不毛糙。

AUTEFA Solutions可以为非织造布制造领域提供“交钥匙”工程整线以及单台设备。产品包括纤维预处理设备、非织造梳理机、气流成网机、交叉铺网机以及用于机械固结的针刺机。产品还包括热粘合、烘干、分切、卷绕和折叠包装设备。

不少客户对用于制备ADL非织造布的高速热粘合烘箱以及用于气流成网与湿法成网的烘干设备颇有兴趣。AUTEFA Solutions网帘式烘干机具备以下主要优势:气流均匀、温度分布调节精准、可生产高蓬松高密度产品。EnRec系统是该烘干机能效的有力保证,EnRec系统是一种 6 级节能概念产品,可显著降低现有生产线或新线的能耗。EnRec系统高效的性能及生产线高的投资回报率已经得到全世界数百位客户的肯定。在中国AUTEFA Solutions已经成为卫材领域(如ADL)高速热风粘合生产线的市场领导者。

康丽数码亮相2015年CSTPF上海国际数码印花展, 并将其业界领先的数码印花方案带到上海

康丽数码(Kornit Digital)在上海CSTPF展览会上重点展示了其高质量工业级的直印方案,包括两台高产量的打印系统:6 色加上白色墨水的Avalanche Hexa,以及高性价比和适合大批量生产的Kornit Storm II。康丽数码为用户提供整体拥有成本(TCO)的清晰和实用资讯,让用户能进一步了解如何整合高质量成衣打印至其现有业务。

“今年的CSTPF展览会是一个理想的平台,允许我们展示全面的成衣直印方案,为企业带来崭新和具高利益回报的产品。”康丽数码亚太区董事总经理孟易优(Eyal Manzoor)表示,“CSTPF是一个地区上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展览会,业界同仁都聚首一堂参与这项盛事。”

康丽数码是唯一一家提供从入门级到工业级数码印花方案的供应商。而其创新的NeoPigmentTM水基墨水技术更省去预处理工序,用户只需一套墨水就可广泛地打印图案到不同布料,并呈现绝佳效果。Kornit Avalanche Hexa除了传统 4 色印刷外更配有红绿两色,扩大了色域,用户可以更准确实现颜色匹配及专色再现,为各企业品牌保持专业形象。这台机器的白色和 6 色喷头分别安装在不同的桥上,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可能性。同场亦会展出双台板的Kornit Storm II,其高产量优势是专门为不间断的生产运作而设的。

康丽数码的墨水符合严格的环境质量标准,包括获得OEKO-TEX Standard 100安全应用认证,并于全球有机纺织品(GOTS V3.0)榜上有名,绝对不含重金属、甲醛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除此之外,NeoPigmentTM墨水颜色鲜艳,更非常耐洗耐用。

此外,康丽数码在会上宣布位于上海的中国办事处暨展示中心将于5月开幕,公司精选了适合中国市场的机型作预约演示。在上海设置办事处显示出康丽数码对中国市场的热衷和信心,也可以为中国客户提供更完备的服务和支持。

非织造生产线全新解决方案

在2015年SINCE/ANEX展上,特吕茨勒将展示大、中、小各种规模的多种解决方案,并着重展出新型针布、创新的单机设备以及完整的非织造生产线。

在非织造技术领域,特吕茨勒针布能够为罗拉梳理机提供新型的道夫和凝聚辊金属针布。特别是针对中等纤维和粗纤维,比如土工布针刺纤网,特吕茨勒针布提供的已通过现场测试的新型针齿结构,能够大大地加强工艺的稳定性,并减少日常维护。

随着对高能源效率和低碳排放的要求日益提高,更高效的干燥新技术成为特吕茨勒非织造专注的重点。

SkyDry多鼓烘干机针对水刺生产设计,为高效烘干设立了新标准。模块化设计的采用在多个领域起到改善作用,大大地减少了对热能和电能的消耗。

特吕茨勒完整的非织造生产线和完善的技术相结合,有效地实现了对质量、产量和效率的共同要求。特吕茨勒纺织机械(上海)有限公司成功推向市场的SkyLace水刺生产线就是一个典范。与福伊特造纸合作开发的湿法成网结合水刺加固形成的完整生产线也是一个成功案例。虽然目前可冲散湿巾仍是主要的应用领域,然而为生产其他最终产品而度身定制的解决方案正在讨论中。

特吕茨勒旗下 3 家公司将在1号馆S01展位展出。

亨斯迈纺织染化使用NOVACRON XKS HD墨水提高数码印花效率

亨斯迈(新加坡)纺织染化为其工业喷墨印花引入NOVACRON XKS HD活性墨水,该墨水可实现深色调和非常深色调的染色,并可对多种纤维染纯黑色。

NOVACRON XKS HD墨水着色力高,获得理想颜色深度所需的墨水量更少。该墨水已通过京瓷株式会社测试,与京瓷生产的数码印花机制造商常用高速打印机喷头兼容。

NOVACRON XKS HD墨水的高性能是通过打印机维修或停机时间最小化及最大限度地减少墨水的浪费来实现的。该墨水具有良好流动性,颜色强度比市面上其他活性墨水高50%以上。

亨斯迈纺织染化全球新业务的发展总监Joerg von Allmen讲道:“工业数码印花面临提供卓越质量和最佳喷印可靠性的挑战,同时还要有效地管理

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NOVACRON XKS HD墨水能够满足这些需求,实现数码印花设计的完整效果 —— 印花强度、生动的色彩和高质量的后整理,我们创新性的配方在不损失颜色强度的同时减少墨水消耗,从而提高印花效率。NOVACRON XKS HD墨水可以与亨斯迈的前处理助剂PREPAJET UNITM联用以获得特殊的颜色效果,提高印花效率并节约成本。”

前处理助剂PREPAJET UNITM的特殊的聚合物结构可以阻止墨水在织物表面的泳移,获得最佳轮廓清晰度、图案清晰度及颜色强度。这种助剂方便使用和去除,且适用于所有纤维。

NOVACRON XKS HD墨水包含 8 个颜色深度系列用于染深色和非常深的颜色,包括非常深的黑色。对服装和家用纺织品的工业数码印花,NOVACRON XKS HD墨水领先和优越的色牢度是非常理想的。

拜耳材料科技加大对可再生原料的利用力度 首款生物基聚氨酯纺织涂层发布

Impranil 生态材料:一系列新型水性生物基聚氨酯分散体; 帮助品牌商和制造商应对可持续发展挑战; Impranil 系列产品将陆续发布 增强INSQIN 品牌吸引力。

拜耳材料科技正陆续以Impranil 生态材料这一品牌名,推出一系列水性生物基聚氨酯(PU)分散体。这种材料的可再生成分含量高达65%,因此该系列产品可进一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再度改善水性PU材料的可持续性。拜耳材料科技分别于4月21 — 23日在德国纽伦堡举行的欧洲涂料展览会以及5月4 — 7日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的国际产业用纺织品及非织造布展会(Techtextil)上展示这一研发成果。这些产品隶属INSQIN水性PU纺织涂层面料项目。

拜耳材料科技纺织涂料全球业务总经理倪谷乐(Nicholas Smith)先生表示:“可持续性已然成为消费者做出购买决定的重要考量之一,纺织行业也将其摆在首要位置。Impranil 生态材料能够帮助制造商、OEM代工厂和品牌商改善生态足迹。该系列的首批产品专为服装、配饰以及制鞋行业而研制,将帮助业内各方优化可持续发展。”

协作是颠覆性创新的关键

倪谷乐先生表示:“我们认为颠覆性创新将越来越有赖于与优秀合作伙伴间的紧密协作,不论其处于价值链的上游还是下游。在Impranil 的可再生原料方面,我们非常高兴能与BioAmber这样技术领先的企业合作,他们能可靠并足量地供应这些重要的原料。另一方面,我们将继续与价值链下游的知名企业合作,以最大程度挖掘我们技术的创新潜力。”

加强定制纺织品领域的新产品研发

除了生物基牌号的产品,拜耳材料科技正陆续推出一系列全新牌号的Impranil 系列PU分散体,扩大了2014年发布的INSQIN技术的应用范围。同时,还推出一整套服务,以满足纺织行业对于材料功能和可持续性方面更高的要求。

Impranil DAA专门开发应用于服装和制鞋行业的中间涂层。该产品可用于生产更加柔软的材料,并能够在低温环境下保持这一特性 —— 这正是服装领域梦寐以求的。

运动鞋应用领域对材料的性能要求尤为严格。Impranil DLE有助于开发符合该领域最高技术规格的鞋面材料,在粘合强度方面尤为突出。

另一方面,汽车行业也将受益于新推出的Impranil DLC-T产品。利用该产品,可以生产出一种特殊的汽车内饰材料,不仅拥有行业所寻求的超亚光表面,还具备高度耐磨、耐水解、耐光照及耐热的特性。

Made in Green by OEKO-TEX 经有害物质检测且采用可持续生产模式的纺织品新标签

在20多年的时间里,对于追求生态环保纺织品以及可持续生产的纺织企业来说,国际环保纺织协会(OEKOTEX )一直都是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日前,据OEKO-TEX 在中国的官方代表机构TESTEX瑞士纺织检定有限公司介绍,OEKO-TEX 的产品系列新增了Made in Green by OEKO-TEX ——一种能够实现从整个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到终端消费者进行交流沟通的可追踪产品标签。这一标签可以确保绿色纺织品不仅通过了有害物质检测(根据 OEKO-TEX Standard 100检验标准进行认证),而且能够可持续性地按照OEKO-TEX 的指导方针进行生产。在世界范围内,该标签可以在纺织品供应链的任何阶段授予任何种类的纺织产品。凭借Made in Green标签,各品牌、制造商和零售商可以在其销售资料上清楚地向客户宣传推介其负责任的做法。

作为Made in Green产品对健康无害的证明,要求产品必须通过OEKOTEX Standard 100认证。作为Made in Green的生产条件对环境友好且对社会负责的证明,要求企业获得STeP by OEKO-TEX 认证。针对面向消费者市场的纺织品,需满足以下条件以获得Made in Green标签: 含量等于或者超过该纺织品总重5%的任何单一组份须由STeP by OEKO-TEX 认证过的生产工厂提供。单件纺织品重量中至少有85%的组份须由STeP by OEKO-TEX 认证过的生产工厂提供。 所有的缝制、湿加工或化学加工工厂必须通过STeP by OEKO-TEX 认证。 产品必须通过OEKO-TEX Standard 100认证。

针对供应链内销售的中间产品,Made in Green标签发行方必须通过STeP by OEKO-TEX 认证且符合以上所述的全部要求。

Made in Green标签的附加价值在于可以轻松地追踪每一件贴有标签的产品,从而在供应链到消费者的整个范围内将透明度提升到新的层次。每个Made in Green标签都拥有一个产品识别号和/或二维码,用于说明该产品的制造产地。根据供应链授权发布的数据情况,这一标签系统可以提供所制造产品的生产现场、每个工厂负责的生产阶段以及产品制造所在国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均可以在全新的消费者网站www. madeingreen.com查询到。

专注于产业用无纺布的应用 欧瑞康纽马格亮相上海ANEX/SINCE展览会

产业用非织造布占约60%的全球非织造布市场的需求。大约一半的非织造布现在在亚洲生产。2015年上海ANEX/ SINCE展览会于5月13 — 15日举行,因此欧瑞康纽马格专注非织造布及熔喷非织造工厂的产业应用。诚邀所有的参观者光临1号馆S60展位,索取高品质非织造布的生产技术信息。

经济、节能生产的纺粘技术

重量和生产成本在产业用非织造布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市场需求更薄、更轻、更有效的材料。欧瑞康纽马格的一步法纺粘工艺满足这些要求并充分证明其有效性和生产效率。生产成本可以降低高达20%。然而,不仅欧瑞康纽马格设备的产能、能效和经济性令人信服,公司也承诺其客户能够从同一个供应商获得从纺丝到成卷的土工织物、沥青基布和垫层的完整工艺。

更高质量的熔喷无纺布

最新优化后的熔喷技术定义了过滤非织造布生产的新要求。无论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和双组分的工厂,或是在现有工厂的“即插即用”生产设施(改造),如今欧瑞康纽马格的熔喷工艺成就了未来熔喷非织造布更高质量要求的经济型生产。

超薄无纺布气流成网技术

现在需要具有经济生产速度和产量的轻质气流成网无纺布产品。在这个领域,欧瑞康纽马格气流成网技术的成型套头为很高的均匀性和均匀的纤维沉积、同时达到超薄的非织造布设立了标准。

比佳乐公司以第 2 万台OptiMax织机标志又一生产里程碑

4月初,比佳乐(Picanol)公司的第2 万台OptiMax织机在位于比利时伊普尔的本部工厂下线,标志着公司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里程碑。第一台OptiMax织机于2007年在伊普尔诞生。OptiMax是目前市场上最先进和最快的剑杆织机,速度可达700次投纬/min。第 2 万台OptiMax织机将提交给孟加拉国的Sister Denim Composite公司。

OptiMax织机将灵活多用性与高织造效率完美结合,并采用适合更高运转速度和最高生产效率的优质部件。2011年,OptiMax的产量得到提升,同时该公司还推出了一款片梭织机,从而使该公司的剑杆织机系列更加齐全。同时,这些机器涵盖各种幅宽(高达540 cm),尤其是为涂层基布、地毯底布和土工格栅等技术纺织品的加工开辟了新的视角。

“我们的OptiMax织机是剑杆织机领域的标志性产品。由于它采用模块化和前瞻性设计,它可以适应各种加工条件。这意味着它所提供的高度灵活性能够帮助用户对市场要求的变化作出快速。而700次投纬/min的速度使它成为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工业剑杆织机。目前,它拥有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800个用户,”比佳乐公司负责市场营销和维修的副总裁Johan Verstraete先生解释道。“我们有各种理由为成功生产出第 2 万台OptiMax织机感到自豪。达到这个目标体现出我们有能力为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纺织生产商生产出最高级别的专业织机。这也进一步证明了客户对比佳乐品牌、质量和剑杆技术的信任度。”比佳乐的所有员工在伊普尔的组装车间庆祝了这一历史时刻。

ANDRITZ公司将在ANEX/SINCE 2015上展出其所有非织造布设备和技术

在5月1 3-1 5日上海举办的ANEX/SINCE 2015上,跨国技术集团ANDRITZ(安德里茨)在1号馆H20展台上将展出创新非织造布生产解决方案。

ANDRITZ(无锡)公司向亚洲非织造布行业提供成套设备和优质服务

ANDRITZ(无锡)非织造技术公司是一个服务于非织造布行业的、集生产、维修和研发于一体的企业。技术娴熟的工艺工程师帮助客户进行产品开发、测试及非织造和纺织轧辊的检修。设在无锡的先进的技术中心向客户提供轧辊维修服务和一套工业规模的针刺生产线。作为该生产线的一部分的A.30 aXcess针刺机有下冲程(SD)和上冲程(SM)设置。工业速度可达1 200 m/ min,工作幅宽可达 6 m。

ANDRITZ(无锡)公司负责aXcess非织造布生产线的设计、制造、安装和试车。该生产线尤其能够满足新兴市场上中等产能生产商的需求。在无锡的车间里,成套设备和单机在交货前在这里进行预组装。ANDRITZ在当地加工关键组件,如:交叉铺网机、梳理机、牵伸机、针刺机和水刺系统。另外,ANDRITZ(无锡)公司还根据客户需求提供量身定制的ANDRITZ eXcelle生产线组合。

ANDRITZ neXline spunlace aXcess: 欧洲设计,中国制造

在欧洲技术基础上,ANDRITZ(无锡)非织造技术公司还提供全面的技术解决方案,如:neXline spunlace aXcess。这种整条水刺生产线包括一套ANDRITZ 梳理系统(CA21)和一套Jetlace Avantage水刺装置,用于以较低操作成本加工薄型非织造布。在多年积累的经验基础上,ANDRITZ(无锡)公司开发了一种新型梳理机 —— 带 3 个道夫的aXcess Varioweb梳理机,用于生产纤网均匀度非常高的高端水刺非织造布。通过不断的技术和市场经验交流,ANDRITZ强大的国际化网络为本地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供全面和最佳技术支持。

在A N E X / SI N C E 2 015上,ANDRITZ Nonwoven还将展示与aXcess生产线配套的最新一代空气穿透式烘干机。这种结构紧凑的烘干机可以加入neXline spunlace aXcess生产线。它有两种加热器形式(气炉或油换热器)。采用技术成熟的绳状喂入系统便于将纤网喂入烘干机。一家德国公司购买安德里茨寇司德公司的纺织轧光机德国主要纺织染整商之一Textilveredlung an der Wiese(TVadW)公司最近从Andritz Küsters(安德里茨寇司德)公司购买了一套新型纺织轧光设备。这两家公司一直在纺织染整技术的研发方面保持长期和紧密的合作关系。TVadW公司生产经理Harald B umle先生称,安德里茨寇司德公司在纺织、非织造布和造纸行业各领域的丰富经验是促使其公司决定购买新型teXcal设备的主要因素。

“Textilveredlung an der Wiese公司是粘合衬、非洲花缎、台布和床单以及衬衫布等织物主要染整商之一。我们的客户主要是进出口商、加工行业、批发商、纺织企业和织造厂。他们都认可我们作为纺织染整商所提供的全面的专有技术以及可靠和稳定的产品质量。只有好上加好才是长期生存之道。这就是我们投资于安德里茨技术的原因,因为我们知道有了新的轧光设备,我们将比目前的标准领先一步。2014年10月起成功运转的这套新型设备由两款安德里茨轧光机 —— 成熟的teXcal s-roll均匀辊轧光机和非常灵活的teXcal trike三辊轧光机组成。”

“除了操作方便以外,轧光机应该能够提供高度灵活性、生产可再现性和工艺控制”,安德里茨寇司德公司区域销售经理Bernd Can先生在谈到目前的生产需求时说道,“把一台均匀辊轧光机teXcal s-roll与一台teXcal trike轧光机放在一起可使我们的客户能够加工任何一种织物,非常灵活地调整幅宽、速度线力度或整理效果,不仅能够加工加工纺织品或服装面料,还能加工技术纺织品,可单独使用一台轧光机,也可两台同时使用。”

teXcal trike轧光机借鉴了在非织造布和造纸行业获得的经验。这种新开发的三辊轧光机采用新的轧辊排列方式。机器的上端有一个加热的钢辊,其两侧各有一个对称排列的系统辊,这为纺织整理加工奠定了新的水准。

对于TVadW公司来说,这项新的投资不仅能够增强其在标准产品系列方面的领先地位,而且能够开拓新的市场领域。Harald B umle先生说:“我们将与安德里茨寇司德公司一起开拓新的应用领域和开发特殊整理效果并把它们用于现有生产工艺,从而引导技术纺织品领域的进一步创新。”

ShanghaiTex 2015上海纺机展 — 纺纱及产业用布机械专区聚焦环保纺纱新技术 迎合时尚界绿色风潮

第十七届上海国际纺织工业展览会(下称“上海纺机展”)将于6月15 —18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浦东)隆重举行。展会设七大主题专区共占 9 个展馆,总展出面积超过10万m2。其中设于E1和E2馆的“纺纱及产业用布机械专区”云集国内外龙头企业参展。

洞察纺纱前景 带动电清市场新视野

纺织原料对纺织工业的发展影响非常巨大,今年虽然取消了棉花收储政策,但配额限制依然存在,我国的棉花生产效率低下,天然纤维增长跟不上纺织工业发展的需要。未来人工纤维会否代替天然纤维?“2015上海纺机展”参展商瑞士洛菲公司纺织技术专家Vidya Sundar女士作了如下分析。

棉花,自然不是唯一一款可用的纺织纤维。但其环保及性能特点优于其他纤维。作为一款天然的、可再生的纤维,棉花较石油基合成纤维有明显的环保及稳定性优势。棉纤维不会被其他人造纤维替代,但类似的特点及特性能在化学纤维中体现出来,比如纤维胶、天丝?、醋酸纤维、人造棉及亚麻布等。过去40年中棉种植、加工及制作成品的技术在稳步增长,棉产业对于环境冲击逐渐减弱。科学家们期待对于棉花能有更多的环境研究进展,以及能研究出棉树的新用途。由此,在接下来几十年的世界人口持续增长的过程中,棉花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今年服装面料科技元素风行,既有中空纤维、色织纱线等最新纤维的排列组合,又有最新工艺技术研发生产的化纤转移印花、咖啡纱、高档绿色环保等功能型面料。采用环保原料或许是行业的大势所趋。环保原料与人工纤维哪个会成为未来的市场主流?Vidya Sundar女士认为,虽然环保产品需求持续增长,但传统棉产量在接下来的几年中还是可能保持稳定不变。发达国家(像美国,欧洲,日本)对于有机棉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有机棉市场份额还是相对较小。由于以下因素影响,环保材料的应用方面似乎在增长:就需求来看,消费者环境意识更强、大规模零售商欲提升品牌知名度;就供应来看,种植户减少运用有毒农药、整体销售市场模式变化等。大体上估计天然纤维与人工纤维消费比例在将来会由50/50增加到40/60,人工纤维将运用到更多方面,比如化学纤维、汽车、服装、外科缝线及地毯等。

提升纺纱品质 带动行业新增长点

近几年来化纤产量增加得很快,特别是聚酯纤维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在递增,拉动了化纤机械的发展。由此,过滤器的产量也在同步增长。伴随着产量的增加以及生产效率日益增长的需求,企业该如何应对及满足市场需求?“2015上海纺机展”参展商温州宇丰化纤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叶中华先生应邀就目前的市场需求、动向及应对策略做了深入的探究。

随着前纺纺丝速度的大幅度提升,以及进口原料高密度PP、PE生产工艺的改变,导致PP、PE内催化剂灰分的含量明显增加,难熔颗粒物的直径亦有明显的增大,对纺丝熔体预过滤机的过滤精度和纳垢容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叶先生介绍如下:纺丝速度的提升及原材料的不断改进均属于市场需求的正常表现。在熔融高速纺丝成形过程中,提高纺丝质量,降低纺丝成本,过滤器是必不可少的装置,由于所纺制丝条直径很细,喷丝孔很小,必须去除熔体中的杂质和凝胶粒子,以确保纺丝正常,提高丝的质量。为迎合市场需求,宇丰公司组织内部骨干进行研究分析。针对不同的工况及不同的原材料,分细做精各领域相对应预过滤器,以期得到用户好评和市场认可。

而过滤精度和使用寿命具有互相制约性,目前市场上各领域的过滤器类型及过滤精度的选择有大体上的分类,也可由用户提供工况数据,由宇丰进行计算分析,推荐使用相关类别,最后各使用客户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微调。

“随机[印]变·引航时尚”ShanghaiTex 2015上海国际数码印花创意服装设计大赛

4月15日,“随机「印」变?引航时尚”Shanghai Tex 2015上海国际数码印花创意服装设计大赛初赛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楼举行。

本次ShanghaiTex 2015上海国际数码印花创意服装设计大赛为期 6 个月(1 — 6月),由上海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上海市分会、中国国际商会上海商会主办,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市国际展览有限公司、上海纺织技术服务展览中心、雅式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承办。

作为第十七届上海国际纺织工业博览会的重要赛事之一,大赛自启动以来便受到行业、高校及媒体的高度关注。组委会通过“线上线下”同时并进的方式对大赛进行赛事宣传,“线上”主要通过官方网站、行业媒体、微信公众平台等30余家网络媒体发布赛事信息及征稿启事;“线下”则通过邮件寄送等形式向100余家单位发放宣传海报、宣传单页及征稿启事5 000余份。截至4月10日,大赛共收到来自东华大学、中国美院、苏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服装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海杉达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重庆西南大学、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等全国20余所高校、企业200余份作品,影响十分广泛。参赛作品围绕“随机「印」变?引航时尚”这一具有想象空间的主题,实现了“科技与时尚”、“创意与设计”、“文化与技术”的交汇融合。

初赛中,赛事组委会邀请国内外服装院校专家、教授及时尚界权威人士组成初赛评委会,他们是东华大学刘晓刚教授、上海戏剧学院潘建华教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陈莹教授、中国十佳设计师武学凯、意大利服装设计师协会高级设计师G.Quaranta对稿件效果图进行逐一评审。令人欣喜的是,此次大赛收到的作品质量优良,普遍体现出参赛者具有较高的创作水平、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及扎实的服装功底。通过评委评分,最后21组作品进入决赛。

本届决赛将在6月上旬举行,大赛颁奖定于6月15日晚在ShanghaiTex 2015上海国际纺织工业展览会开幕活动上隆重举行,届时将嘉宾云集、盛况空前。全部获奖作品将在ShanghaiTex 2015时尚设计展区展出,供专业人士观摩。

ShanghaiTex 2015上海国际数码印花创意服装设计大赛以创意产品设计为载体,数码印花技术为中心,开发国内外原创设计资源。大赛的举办,旨在培养并发掘更多优秀的设计师和设计作品,通过建立校企产学研战略联盟,更大程度地加强产、学、研的有效结合,不断培养创新型时尚人才,扶持更多优秀设计师创新创业,从而实现设计师、学校、企业和产业多方的共同发展。

第五届“申洲杯”全国针织科技大会在沪成功举办

4月16日,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第五届第七次常务理事扩大会暨第五届“申洲杯”全国针织科技大会在上海举行。

2014年,我国针织行业在当前世界经济不稳定影响因素下,全行业仍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出口总额达到1 061亿美元,再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2015年是“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行业仍面临着经济增速换档、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等重大宏观形势的变化,行业长期积累的内在结构性矛盾也更加凸显。在这样的新形势下,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助理、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杨世滨认为,发展期和升级期自身不同的特征是导致行业出现共性问题的原因,针织行业必须冷静思变,“动手求进”,抓住“互联网+”、“一带一路”、工业4.0、自贸区、经济带等与纺织相关的发展机遇,加快供应链整合和人才结构调整,调整心态和预期,在消费升级快、技术转型慢及上涨的人均工资和技能钝化的环境下,努力将创新转变成市场需求,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为了努力适应世界和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引领全行业企业寻找新常态时期的发展机遇,此次全国针织科技大会以“创新驱动助力行业持续发展”为主题,邀请了多名来自纺织院校的资深教授及来自行业企业的专家重点就针织成型编织技术及应用、针织新产品开发、针织少人化与自动化、高效低氮氧化物排放煤粉锅炉技术、针织连续染整技术、纺织品数码印花技术和针织气液染色技术等做了相关主题报告,聚集行业智慧,以创新驱动助力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此外,会议同期还召开了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专家技术委员会会议,会议邀请专委会专家重点就针织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进行了讨论,为下一步针织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顺利编写理清了思路。

“清洁始于设计”项目助力中国纺织工业探索环保制造之道

4月15日,由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IFC)联合主办的“NRDC-IFC绿色纺织效能提升城市项目总结和表彰大会”在上海举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顾问杨东辉,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和综合利用司处长刘文强、浙江省印染行业协会秘书长马知方等嘉宾出席了会议,来自Target、Gap、Levis、H&M、Nike、Adidas、C&A等国际品牌的代表和多家国内印染企业代表共100多人参加了会议。

“纺织服装制造业是面临严峻污染问题的行业之一,但这种现状是可以被改变的。”NRDC“清洁始于设计”项目主任、高级科学家Linda Greer博士表示,“这个行业存在大量既环保又省钱的机会。‘清洁始于设计项目旨在借助国际品牌的采购影响力来减少其供应链对发展中国家的负面环境影响。我们从纺织印染行业开始试点,提供了成本收益均佳的效能提升解决方案。追求环保的时尚才是好时尚。”

过去的几年中,NRDC的“清洁始于设计”项目在调研、试点的基础之上,总结出了节能、节水、减排且具经济效益的“十项最佳实践”,并通过示范项目进行了验证及优化。为进一步推广它们的有效实施,支持地区及行业的效能提升和减排目标,NRDC和IFC于2014年携手与Target、Gap、Levis及H&M等国际时尚品牌合作,在印染企业最集中的绍兴和广州周边地区开展试点项目,对近百家企业进行了系统培训,增进企业间学习交流,调研和制定改进计划,最终33家企业全程参与并实施了共200多项节能节水减排的改善措施, 这些企业显著减少了其生产过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的节水率和节能率分别多达36%和22%,并节省了大量染料和助剂的使用,项目总经济效益达近亿元人民币(1 470万美元),以实际成果向世界展示了供应商、跨国品牌零售商和国际环保组织通力合作下的绿色供应链典范。在本次会议上,参与项目的优秀企业代表被授予奖状,以表彰他们在削减纺织行业环境足迹上作出的积极努力和成绩。

“五爱?金猫杯”2015中国纱线质量暨新产品开发技术论坛圆满闭幕

由全国棉纺织科技信息中心、《棉纺织技术》期刊社、中国纺织科技信息网主办的“五爱?金猫杯”2015中国纱线质量暨新产品开发技术论坛于4月15— 17日在江苏无锡隆重召开,本次大会得到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知名专家学者、纺织媒体、协办单位、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的大力支持,受到了纺织业界的高度关注,国内许多大型重点纺织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亲自带队参加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220余家企业的600余位代表参加了大会,通过两天的充分研讨,圆满完成了会议各项议程,达到了预期目标和效果。

本届论坛自筹备以来,得到了纺织行业各企业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会议共收到论文和技术交流资料100余篇,内容涉及专题研究与技术探讨、纱线新产品开发、纱线工艺技术创新、质量检测与控制、设备改造及关键纺纱器材应用、生产管理创新及节能降耗等方面。本届论坛紧紧围绕“深化转型之路、双轮驱动发展”为主题进行了广泛交流,深入探讨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下,纺织企业寻求转型升级的思路、纺纱技术创新的思维、推动产品结构调整的途径。

猜你喜欢

纱线
巧手制作
时之彼岸
纱线捻度的试验方法对比分析
人生的纱线
人生的纱线
关键词: 源头-纱线
Thermal Tech推出由不锈钢纱线制成的太阳能夹克
长绒棉/高支丝光羊毛/天丝三组分特细号纱的生产
开发多纤维混纺纱的生产实践
多纤组合开发功能性纱线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