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瓦尔第

2015-05-21朱伟

三联生活周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圣马可乐派巴洛克

朱伟

维瓦尔第

文艺复兴直至巴洛克前期,意大利始终主导着西方音乐的潮流,直到巴赫与亨德尔出现。

而在维瓦尔第之前,意大利主宰西方音乐史发展的伟大人物,可以列出一个长长的名单:比如罗马乐派的代表帕莱斯特里那(Giovanni Pierluigi da G. P. Palestrina,1525~1594)、威尼斯乐派他的前辈加布里埃利(Andrea Gabrieli,1510~1586)、蒙特威尔第(Claudio Monteverdi,1567~1642),那不勒斯乐派的代表斯卡拉蒂父子(Alessandro Scarlatti,1660~1725;Domenico Scarlatti,1685~1757),波伦亚乐派的代表科雷利(Arcangelo Corelli,1653~1713)、托雷利(Giuseppe Torelli,1658~1709),还有在创新和声上才华横溢的维诺萨王子杰苏阿尔多(Prince of Venosa Don Carlo Gesualdo,1560~1613)等等,群星璀璨,很多很多。与他们相比,维瓦尔第的才华并不特别出色,但他的幸运是,综合了他上时代与他这时代意大利作曲家之长,在巴洛克时代有了极具他自己特色的浪漫创造。另外,他留下了一部家喻户晓、几乎人人都喜欢的作品:《四季》。

维瓦尔第属于威尼斯乐派的第三代作曲家。威尼斯乐派是围绕庄严的圣马可教堂产生的一个从文艺复兴一直延续到巴洛克晚期的音乐流派。威尼斯乐派的创始者应该是维拉尔特(Adriaan Willaert,1490~1562),他是一位佛兰德作曲家,1527年来到圣马可大教堂当乐长。A.加布里埃利是他的学生,后来继任圣马可大教堂的乐长,围绕他们形成了威尼斯乐派的第一代。因为圣马可大教堂有两台管风琴,两个唱诗班,这个乐派强调丰富音色对比的和声效果。蒙特威尔第算威尼斯乐派第二代代表,他不仅在圣马可大教堂当了30年乐长(1613~1643),还是威尼斯共和国的音乐指导,他又把威尼斯乐派的复调、和声的创造力发展到极其辉煌的境界。在蒙特威尔第之后,巴洛克时期的威尼斯乐派的第三代作曲家,主要体现在器乐上的革命与创新,他们包括马尔切洛(Alessandro Marcello,1669~1739)、阿尔比诺尼(Tommaso Albinoni,1671~1750)、加卢皮(Baldassare Galuppi,1706~1785)等,维瓦尔第成为第三代的代表,因为他不仅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小提琴协奏曲,而且还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协奏曲类型,为巴洛克时代器乐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维瓦尔第只活了53岁,最后死于贫困。他一生创作了约500首各种类型的协奏曲,可算协奏曲之王。这约500首协奏曲中,小提琴协奏曲占了220首,《四季》就是作品第八号开头的4首。维瓦尔第赋予标题的协奏曲,除了《四季》,还有《里拉琴》、《夜》、《海上风暴》,甚至《焦虑》、《爱情》等。而他出版的每个协奏曲集也都赋予了标题,他出版的第一部协奏曲集叫《和谐的灵感》(1711),第一部小提琴协奏曲集叫《异乎寻常》(1714),收录了《四季》的作品第八号叫《和谐与创意的试验》(1725)。最著名的《四季》,每一季节都配有十四行诗,从春天的第一乐章“鸟儿以喜悦迎接春天”、“泉水在和风中潺潺流动”,到夏天的第二乐章“在雷电、大小蚊蝇、愤怒的犬吠声压迫下,人们疲惫的身子不得安宁”,再到秋天第三乐章的狩猎,非常具体地表现野兽的逃逸与追赶。最后冬天的第二乐章是:“在炉火边过着宁静、满足的岁月,屋外的雨水滋润着万物。”应该说,他开创了音乐的景象描述。虽然比他年长的科雷利之前已经创作了一首著名的《圣诞协奏曲》,在创作时注明“为基督诞生之夜而作”,但真正的器乐标题描述还是自他始。况且,《四季》里洋溢的浪漫气息真的远远超越了他那个时代。那些美到极致的慢板乐章,绝对是可以与浪漫主义时代的浪漫曲媲美的。

在音乐史上,协奏曲这种由意大利人创造并奠定的音乐形式,首先使用Concerto这个名词的是维阿达纳(Lodovico Viadana,1564~1645)。他1602年把管风琴伴奏的多声部经文歌称作Concerto。Concerto意为友好竞赛。之后,经文歌唱称《教堂协奏曲》,非教堂用的称《室内协奏曲》,实际都是乐器伴奏的多声部歌唱。托雷利可能是第一个用纯粹器乐来创作Concerto的,他也最早尝试了以小提琴独奏与其他声部应和的协奏曲。他1709年出版的12首协奏曲中,有6首就是小提琴协奏曲。但是,音乐史上强调,科雷利对协奏曲这种形式的贡献要大于托雷利,因为科雷利在协和关系上的严谨逻辑为三重奏鸣曲及至协奏曲这两种音乐形式提供了模本。尽管科雷利一共才作有48首三重奏鸣曲、12首独奏奏鸣曲与12首协奏曲,他也没有创作突出某件乐器的协奏曲。

维瓦尔第虽然是在科雷利、托雷利所确立的协奏曲形式之中,却赋予了协奏曲华丽的外衣。他强化了协奏曲中快板的速度,增强了紧张感与冲突的蕴能,而在慢板乐章中又发掘出惊人的抒情强度。他比同时代的威尼斯作曲家(比如阿尔比诺尼与马尔切洛)赋予了更华丽多变、更强烈炫目的色调。因为他本身是优秀的小提琴演奏家、优秀的小提琴教师,他更喜欢高把位的华彩炫技,这致使他的许多作品的演奏极有难度。而他还喜欢让运弓的变换切入旋律的重音,造成切分效果,这根本就不是巴洛克作曲家可能追求的趣味。他的音乐因此体现出极强烈的叛逆个性。

除了220首小提琴协奏曲,维瓦尔第还作有数量很多的双簧管、长笛、木笛、曼陀林、大提琴与大管协奏曲。尤以大管与大提琴协奏曲的数量为多。双簧管、长笛与大提琴协奏曲,是他那个时代作曲家都不放弃的表现领域,而大管协奏曲其实很少有人问津,维瓦尔第却对其独有偏好。他一共作了37首大管协奏曲,这些协奏曲因为大管相对低沉萦回,有些伤悲的表达,与他小提琴协奏曲的高亢、清亮、娇婉形成了极好的对比。如果说小提琴协奏曲就如青春少女朝气蓬勃的告示,大管协奏曲加上大提琴协奏曲就有了苍劲感。他的总数近500首的协奏曲,总体质量极高,在巴洛克器乐宝库中占据了极大的比重。

维瓦尔第大巴赫7岁,其旋律与和声无疑曾吸引过年轻的巴赫,他曾改编了起码有10首维瓦尔第的协奏曲,将小提琴的角色转换为键盘作品。

维瓦尔第一生留下的700多部作品中,还有宗教音乐与歌剧。他创作了16部完整的歌剧,最有名的是根据意大利著名诗人阿里奥斯托(Ludovico Ariosto,1474~1535)所作同名长诗创作的《愤怒的奥兰多》(1727)与意大利业余剧作家贝雷冈(Nicolo Beregan,1627~1713)编剧的《朱斯蒂诺》(1724)。但他没作过弥撒曲,只有清唱剧《胜利的犹滴》(1716)。他的宗教音乐与歌剧的成就当然远不及他的协奏曲。他的宗教音乐中,最优秀的是《圣母悼歌》(RV621)与《荣耀经》(RV588与589)。《荣耀经》比《圣母悼歌》更好听。而英国Hyperion公司有一套11张他的圣乐全集,听下来觉得他的宗教作品整体质量也非常高。有些人觉得他的作品过于甜腻,绝对是涉猎不够的判断。

猜你喜欢

圣马可乐派巴洛克
中国乐派形成的思想传统中儒道释的特殊阐发与贡献
“长安乐派”不甘寂静
戏剧性十足的巴洛克艺术
巴洛克艺术的先驱
又淹了又淹了
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形成、发展及其历史地位
“没规矩”的巴洛克
圣马可大教堂的建筑风采
走访威尼斯圣马可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