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7-2012年辽宁省卫生总费用筹资水平和结构分析

2015-05-18昕,王

卫生软科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卫生事业总费用筹资

慕 昕,王 昕

(中国医科大学人文社科学院,辽宁 沈阳 110013)

● 卫生经济 ●

2007-2012年辽宁省卫生总费用筹资水平和结构分析

慕 昕,王 昕

(中国医科大学人文社科学院,辽宁 沈阳 110013)

[目的] 研究2007-2012年辽宁省卫生总费用筹资水平与结构,为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筹资来源法的角度,利用时间序列数据构建卫生总费用量化指标对比图表,分析2007-2012年辽宁省卫生总费用的筹资总量、筹资比重、筹资结构、变化趋势。[结果] 2007-2012年辽宁省卫生总费用总量持续增长,医改成效显现;卫生筹资结构日益优化,个人负担逐年减轻。[结论] 政府应从宏观层面上积极调整卫生总费用内部结构、区域结构,提高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使用效率,倡导以公共筹资为主导的卫生筹资,以实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健康发展。

卫生总费用;卫生筹资;筹资结构;辽宁省

卫生总费用是一定时期内社会消耗卫生资源总和的货币表现形式。卫生总费用研究是从全社会的角度反映卫生资金运动的全部过程,分析与评价卫生资金的筹集水平、结构,不仅可以为卫生筹资决策提供客观依据,同时也是评价社会对人群健康的重视程度,分析卫生保健体制公平与效率的重要依据[1]。1978年开始,从国家层面开始启动卫生总费用测算,2010年全国各省卫生总费用测算工作已普遍开展,并成为常规工作。辽宁省在开展省级卫生总费用测算工作基础上,开始实施地市级卫生总费用测算[2]。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分析资料来源于《辽宁省市级卫生总费用研究报告》、《辽宁卫生统计年鉴》等。

1.2 方法

卫生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社会、个人三方面的资金投入。以下利用时间序列数据,构建指标对比表,进一步分析筹资比重、结构及发展趋势。

2 2007-2012年辽宁省卫生筹资情况分析

2.1 筹资总量

卫生费用总量反映了一个地区卫生筹资的总体规模。2007-2012年辽宁省卫生总费用由479亿元增长到1012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6.23%,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2009年卫生总费用环比增长达23.85%,明显高于其他年份。数据表明,随着地区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政策措施的推出,辽宁省卫生投入总量大幅增加,详见表1。

表1 2007-2012年辽宁省卫生费用总量及变化趋势

近两年,辽宁省在开展省级卫生总费用测算工作基础上,开始实施地市级卫生总费用测算。从2012年辽宁省各市卫生费用总量可以看出:沈阳市、大连市卫生费用总量最高,分别为293.25亿元和227.62亿元,占辽宁省卫生总费用50%左右,其他市卫生投入略显不足,应加大投入,减轻当地群众就医负担,详见表2。

表2 2012年辽宁省各市卫生费用总量

2.2 筹资比重

2.2.1 卫生总费用占GDP的百分比

一定时期内、一定经济水平下,某一地区对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程度,通常用卫生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关系反映,它是国际通行的评价卫生总费用的重要指标。卫生总费用占GDP的百分比同时也可以衡量卫生事业与宏观经济是否协调发展。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发展中国家卫生总费用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应在4%~5%[3]。

2007-2012年辽宁省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平均值为4.2%,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4%~5%相一致。其中:2009年比重最高,为4.61%。2010-2012年,比重有所下降,接近4%左右,这与GDP总量快速增长有关,详见表3。

表3 2007-2012年辽宁省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

2.2.2 卫生总费用增长对GDP的贡献率

卫生总费用增长对GDP的贡献率是卫生总费用增加值与GDP增加值的比,反映在GDP增长的各种因素中,卫生总费用增加所引起的作用占了多少。2007-2012年中,平均贡献率为3.8%。其中:2009年贡献率最高,为7.71%;2010年贡献率最低,仅为2.22%。可见,卫生总费用的增速没有跟上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速,今后应进一步加大卫生总费用的投入,详见表4。

表4 辽宁省卫生总费用增长对GDP贡献率

2.3 筹资结构

按照国内筹资口径分析,卫生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预算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和个人现金卫生支出。政府卫生支出是各级政府通过财政预算用于医疗卫生服务、医疗保障等各项卫生事业的资金,是政府履行在卫生领域职责的体现,目的是提高居民医疗保障水平,改善医疗服务条件,最终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社会卫生支出是社会各界(政府支出以外)对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衡量社会各界对卫生事业的贡献程度:包括社会办医支出、社会医疗保障支出、社会捐赠援助、商业健康保险费等。个人卫生支出是城乡居民个人接受医疗卫生服务时直接现金支付的费用,包括享受各类医疗保险但仍需居民个人自己负担的费用。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衡量了城乡居民个人对卫生费用的实际负担程度[4]。

2007-2012年辽宁省卫生总费用在筹资构成的绝对值上,政府、社会、个人卫生支出均呈逐年上升趋势:政府卫生支出从67亿元增长到233亿元;社会卫生支出由177亿元增长到383亿元;个人现金卫生支出由235亿元增长到396亿元。从政府、社会、个人卫生支出筹资构成看,2007年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最低,为13.99%;同年,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最高,为49.06%。2007-2012年,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逐年上升,个人现金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逐年下降。总体来看,政府逐年加大卫生事业投入,社会保障力度逐年加强,居民个人就医负担逐年减轻。按照国际和国内惯例,卫生总费用构成要实行“三四三”机制,即政府卫生支出和个人现金卫生支出要各占30%,社会卫生支出占40%[5]。2012年,中国卫生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进一步指出,“十二五”期间,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超过30%,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降到30%以下。从辽宁省2007-2012年卫生筹资结构水平看,与规划目标要求尚有一段距离,政府应在规划、筹资等方面发挥有力作用,加大对卫生事业的财政支出,积极调整卫生总费用内部结构,切实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详见表5。

表5 2007-2012年辽宁省卫生总费用筹资构成(绝对值)

3 讨论

3.1 卫生总费用总量持续增长,医改成效显现

2007-2012年辽宁省卫生总费用持续增长,为卫生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资金保障。增长幅度最大的是政府卫生支出,医改要求“逐步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比重”得到贯彻落实,政府承担了越来越多的责任,切实缓解群众看病贵问题。但其增长速度低于GDP增长速度,应均衡卫生事业与宏观经济协调发展。

3.2 卫生筹资结构日益优化,个人负担逐年减轻

2007年以来辽宁省对卫生事业的发展越加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和有力政策,着力降低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比重,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总费用比重从2007年的49.06%降到2012年的39.13%,降幅较大。医疗保障事业不断发展,保障力度加强,社会卫生支出占总费用比重从2007年的36.95%增长到2012年的37.85%,开始逐步成为卫生总费用增长的主体角色。

3.3 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合理性

卫生资源总量的增加只解决了改善人们健康水平的基础问题,资源配置的情况是影响辽宁省卫生事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目前,辽宁省内各市卫生费用总量有很大差距,建议应加大对阜新市、辽阳市、葫芦岛市等卫生费用总量较少城市的投入,政府应从宏观层面上积极调整卫生总费用区域结构,统筹规划省卫生总费用宏观与局部筹资的关系,提高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合理性,以减轻当地人民的就医负担。

3.4 倡导卫生筹资以公共筹资为主导

根据经济学理论,公共筹资有利于实现社会疾病经济风险共担。一般来说,公共筹资所占比重越大,卫生筹资越公平。国际经验表明,如果在卫生筹资中,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主导地位,贫困人群在获得卫生服务时,经济障碍和因病致贫的发生率会极大增高[6]。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基本卫生服务的全民健康覆盖制度建设,与此相适应的卫生筹资战略应该是提高社会卫生支出所占比重,政府应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促进民营医疗机构健康持续发展;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以实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健康发展。

[1] 孟庆跃.卫生经济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 董明明,马月丹,王 昕,等.辽宁省地市级卫生总费用测算的实证分析[J].医院院长论坛,2014,(3):40-46.

[3] 蒋 艳,潘晓玮,赵丽颖,等.2000-2011年北京市卫生总费用筹资水平、结构及变化趋势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4,33(4): 33-36.

[4] 梁宇航,王 昕,马月丹,等.辽宁卫生总费用结构性失衡[J].中国医院院长,2011,(13):71-73.

[5] 关 理,董叶菁,王 昕.2001-2010年辽宁省卫生总费用筹资来源综合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2,31(11):20-21.

[6] 张毓辉.中国卫生筹资公平性现状与挑战[J].卫生经济研究,2013,(8):3-6.

(本文编辑:何庆节)

Analysis on the financing Level and the structure of total health expenditure in Liaoning province from 2007 to 2012

MU Xin, WANG Xin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013, China)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financing level and structure of total health expenditure in Liaoning province from 2007 to 2012,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health policy. Metho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inancing sources, build quantitative index comparison charts of total health expenditure by time-series data. Analyzes financing total amount, ratio, structure and variation trend of total health expenditure from 2007 to 2012. Results The total amount of health expenditure from 2007 to 2012 in Liaoning province grew sustainably with the achievement of medical reform. Health financing structure was increasingly optimized, releasing the individual burden year by year. Conclusions Government should actively adjust the internal and area structure of total health expenditure on the macroscopic. Source disposition and use efficiency should be improved. Meanwhile, public-oriented health financing should be advocated for the purpose of healthy development of medical system reform.

total health expenditure, health financing, financing structure, Liaoning province

R19-0

A

1003-2800(2015)01-0007-04

2014-10-08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W2013112),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3DGL058),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2012225101)

慕 昕(1984-),女,辽宁沈阳人,本科,在读硕士研究生,助理会计师,主要从事医院全成本核算研究。

王 昕(1968-),女,辽宁沈阳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卫生经济与政策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卫生事业总费用筹资
“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京、津、沪、渝四直辖市卫生总费用的比较研究
义卖书法 筹资助学
新形势下卫生事业单位财管工作的探讨研究
卫生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相关思考
浅谈加强卫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高卫生事业绩效
多管齐下筹资 齐心协力助学
筹资百万救助贫困学生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21世纪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比例首次低于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