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充填材料应用于牙颈部非龋性缺损修复边缘封闭性的分析

2015-05-17林则元陈福东王晓峰广东省中山市陈星海医院广东中山5845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口腔科吉林长春30033

吉林医学 2015年15期
关键词:光固化牙体边缘

王 俊,林则元,陈福东,王晓峰 (.广东省中山市陈星海医院,广东 中山 5845;.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口腔科,吉林长春 30033)

牙颈部非龋性缺损多见于牙齿唇、颊面的颈部1/3 处,多发生前磨牙,其多发生于在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主要是由于承担咬合力较大,颌面磨损程度较重,功能动度相对较大[1]。近年来牙颈部非龋性缺损发生率呈现明显增高,男患稍高于女患,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资料显示牙颈部非龋性缺损主要的致病因素是牙颈部酸蚀、牙颈部磨损和牙齿内部发生碎裂三种[2-3]。本研究通过对我院牙颈部非龋性缺损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拟探讨填充牙颈部非龋性缺损的方法,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 年1 月~2014 年11 月口腔科收治的牙颈部非龋性缺损患者60 例临床资料,依据填充材料的不同进行分组,治疗A 组30 例,其中男17 例,女13 例,年龄28 ~53 岁,平均(36.4±10.8)岁,治疗B 组30 例,其中男18例,女12 例,年龄27 ~55 岁,平均(37.8±11.2)岁,通过显微镜下观察牙体颈部硬组织完成性较好,无龋坏、无隐裂。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清洗,在牙颊面近牙颈部三分之一部位制备V 类洞型,长度为3 mm,宽度为2 mm,深度为3 mm,修整窝洞,进行清水冲洗和吹干。治疗A 组 通过海绵和棉球对窝洞表面进行涂抹处理,冲洗之后,吹干牙面,采用已经调拌好的GC Fuji II LC 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进行光固化20 s,将多余的充填物去除,打磨抛光,涂抹一层凡士林。治疗B 组 在窝洞壁涂抹格鲁玛酸蚀剂进行酸蚀30 s,冲洗之后吹干,涂抹一层single bond 黏结剂,轻轻吹3 ~5 s,光固化10 s,在窝洞内斜向分层进行3M 树脂的充填,光照进行固化20 s,将多余的充填物去除,打磨抛光。

患牙充填后将多余的黏结剂去掉,在生理盐水中放置24 h,将其取出后放在0 ~5℃和55 ~60℃的水种进行冷热循环处理,每一次浸泡1 分钟,设定转移时间15 s,不断进行交替200 次。循环结束之后对根尖孔进行封蜡,在局里充填体边缘1 mm 的范围内牙齿表面涂抹2 层指甲油,在晾干后样本放置在2%次甲基蓝中浸泡,将根尖部分露出液面,在48 h 取出,通过流水冲洗晾干。通过自凝塑料包埋成方块,等到材料冷却硬固之后通过砂轮沿着近远中向中线剖开试件,逐步通过砂纸打磨,进行抛光,热风进行吹干。通过显微镜下观察染料深入深度。

1.3 观察指标

1.3.1 观察两组牙颈部非龋性缺损患者边缘缝隙宽度情况;

1.3.2 观察两组牙颈部非龋性缺损患者边缘微渗漏程度情况:微渗漏评价标准[4]:0 级:窝洞壁没有染色剂渗入;Ⅰ级:染色剂渗漏到颌壁和牙龈壁达到三分之一;Ⅱ级:染色剂渗漏到达颌壁和牙龈壁达到三分之二;Ⅲ级:染色剂渗漏到达整个颌壁和牙龈壁。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 针对牙颈部非龋性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建立数据库,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通过t 检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通过χ2检验分析,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牙颈部非龋性缺损患者边缘缝隙宽度情况:见表1。

2.2 两组牙颈部非龋性缺损患者边缘微渗漏程度情况:见表2。

表1 两组牙颈部非龋性缺损患者边缘缝隙宽度情况

表1 两组牙颈部非龋性缺损患者边缘缝隙宽度情况

组别 例数 缝隙宽度(μm)治疗A 组30 22.8±2.3治疗B 组 30 15.6±2.1 t 值 12.66 P 值 <0.05

表2 两组牙颈部非龋性缺损患者边缘微渗漏程度情况[例(%)]

3 讨论

龋病是口腔科常见的疾病,其往往可能引起牙体硬组织进行性实质性缺损,不仅影响美观,同时对于咀嚼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影响消化功能。临床上牙颈部非龋性缺损是常见的类型,其缺损多数呈现楔形,表现为多种不同的形态。资料显示[5],牙颈部非龋性缺损多数是由于牙齿的唇颊颈部组织发生缓慢的消耗性磨损引起的,牙齿破坏范围较清晰,在一定程度上修复过程中要考虑前牙牙色进行美容修复。玻璃离子水门汀是由玻璃粉和聚丙烯酸水溶液共同构成的,是一种酸碱反应的固化材料,也是唯一能够自动黏结到牙体组织上并且参与融为一体的材料,固化早期的-COOH 和牙体中钙离子有机的结合,可以持续的释放氟化物,组织和生物相容性好,从而形成聚羧酸盐,发生固化,促进临近牙本质发生再矿化,形成对于牙本质小管的封闭[6]。但是在凝固过程中,玻璃粉遇到酸析出钙离子、铝离子和聚丙烯酸发生反应,形成聚羧酸盐,聚丙烯酸自身没有形成交联结构,从而在内部结构相对疏松,其具有的溶解性和亲水性会引起材料出现微渗漏。复合3M 树脂作为由3M 树脂基质、无机填料组成的高分子充填材料,其和牙表面酸蚀和黏结技术在窝洞表面充填,但是聚合反应发生过程中,3M 树脂基质中单体小分子化合物之间距离明显缩短,出现收缩效应,从而形成微渗漏。3M 通用型高强度光固化复合树脂,属于超微填料型复合3M 树脂,其含有体积比60%的无机填料,0.05 微米的微分子填料和小分子填料,其强度高、性能稳定、不易褪色,容易抛光和填压成型,吸水率和聚合收缩率均较低[7]。由于牙颈部非龋性缺损的特点决定了填充物不直接参与咬合,同时临床上牙颈部非龋性缺损填充之后返工多数是由于材料密闭性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比如填充材料发生移动,甚至发生脱落。本研究通过牙颈部非龋性缺损患者填充材料情况进行探讨,分析材料和牙体之间密闭性能,从而分析不同材料之间的效果差异。微渗漏检测是目前较为常用的边缘封闭性检测方法,其是将离体牙进行冷热循环、浸泡和包埋,抛光之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染料的渗漏深度情况,从而获得填充材料填充效果的评价。本研究通过分析我院2010 年1 月~2012 年3 月口腔科收治的牙颈部非龋性缺损患者60 例临床资料,依据填充材料的不同进行分组,治疗A 组30 例和治疗B 组30 例。其中治疗A 组充填GC fuji II 光固化玻璃离子,治疗B 组充填3M 通用型光固化树脂,通过比较研究,治疗B 组牙颈部非龋性缺损患者边缘缝隙宽度明显优于治疗A 组,治疗B 组牙颈部非龋性缺损患者边缘微渗漏程度分级明显优于治疗A 组,提示充填3M 通用型光固化树脂治疗牙颈部非龋性缺损效果较好,边缘的封闭性较理想。

[1] 张 蕾,马 雪,朱兴国.不同充填材料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评价[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1,45(1):77.

[2] 刘 聪,曲晓复.3 种充填材料应用于牙颈部非龋性缺损的边缘封闭性研究[J].口腔医学,2012,32(6):354.

[3] 马宏伟,王 青,刘政君,等.侧向牙合力对楔状缺损充填材料应力分布的影响[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1,29(5):550.

[4] William B,Winter GB.Fissure sealants:A 2-year clinical trial[J].Br Dent J,1976,141(1):15.

[5] 季陆军.2 种充填材料修复不同深度楔状缺损的临床观察[J].口腔医学,2010,30(7):426.

[6] 刘晓蕊,张慧琴,员战民,等.富士II 玻璃离子充填材料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16):3105.

[7] 马福军,王占红.复合树脂充填材料修复牙体缺损的应用价值及临床评价[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16):2957.

猜你喜欢

光固化牙体边缘
光固化3D打印中光敏树脂的研究进展
在乳牙龋齿充填中应用光固化复合树脂、粘接剂结合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光固化3D打印软组织材料的性能研究进展
应用龈壁提升术修复牙体缺损的研究进展
一张图看懂边缘计算
CBCT在牙体牙髓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Biodentine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光固化含氟丙烯酸酯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预成玻璃纤维桩在牙体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在边缘寻找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