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室内置管监测颅内压在老年颅脑损伤救治中的意义

2015-05-15巩麦林广东省珠海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广东珠海519000

吉林医学 2015年15期
关键词:内置脑室残疾

巩麦林,鲍 洪,丁 轩 (广东省珠海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广东 珠海 519000)

因暴力作用而引起的头颅的损伤称为颅脑损伤(head injury)。引起颅脑损伤的最主要原因为车祸事故、外力撞击,其他原因如不小心摔伤、跌落等也可导致颅脑损伤。颅脑损伤的死亡率较高,尤其是老年人[1]。因为老年人的体质相对较弱,器官的衰老以及机体的代偿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对外界刺激和伤害抵抗性也越来越差,因此在发生意外时更需要及时救治和看护[2]。在治疗颅脑损伤时,颅内压的监测是一项重要的观察、反映指标。但仅仅依靠传统的临床监测方法并不能有效的对重型患者的颅内压做出评估。此前有研究报道[3],通过脑室内置管能够更好的监测老年患者的颅内压,本研究旨在对其治疗意义做出评价并探讨在治疗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我院自2011 年3 月~2014 年7 月期间救治的93 例老年颅脑损伤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男58 例,女35例;年龄61 ~82 岁,平均(70.2±3.6)岁。颅脑损伤原因:车祸53 例,意外撞击16 例,楼梯滑落14 例,摔伤10 例。63 例为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30 例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其颅脑损伤程度:轻型、中型、重型分别为(21 例,29 例,43 例)。救治前患者的GCS 评分:15 分4 例,13 ~14 分7 例,9 ~12 分48 例,3 ~8 分34 例。

1.2 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上颅脑损伤的诊断标准;②年龄均>60 岁;③均已告知本研究目的、方法及意义,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未完成治疗计划者;②临床资料不全者。

1.3 治疗方法:①对患者进行仔细、全面的全身检查,务必及时找出并治疗其他合并伤如骨折等。②根据患者的颅脑损伤程度,结合患者的临床疾病情况和病史(有无高血压、心脏病、肾功能不全、冠心病、糖尿病等),综合分析后选择保守治疗或者手术治疗。③手术后适当应用抗生素和抗感染药物。采用营养支持疗法维持短期禁食患者的营养补给,可采取鼻饲营养或者静脉滴注;④预防老年患者精神疾病的产生,要给予药物防治;⑤脑室内置管监测患者的颅内压变化,一旦有颅内压明显增高患者,要迅速进行治疗抢救。

1.4 评价标准[4]:6 个月后对治疗后的患者进行分数统计,以GOS 预后评价标准为依据,1 分,死亡;2 分,植物生存,仅有最小反应;3 分,重度残疾。清醒、残疾,日常生活需要照料;4 分,轻度残疾但可独立生活;能在保护下工作;5 分,恢复良好:恢复正常生活,尽管有轻度缺陷。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l5.0 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χ2校验,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后的颅内压变化情况:对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后进行 8 个月期间回访,发现,轻型患者颅内压20 mm Hg(1 mm Hg=0.133 3 kPa)以下14 例(66.7%),与重型2 例(4.7%)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患者治疗后的颅内压变化情况[例(%)]

2.2 患者的预后情况: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后回访,93 例患者的GOS 评分:5 分34 例(36.6%),1 分22 例(23.7%),2 分4 例(4.3%),3 分15 例(16.1%),4 分18 例(19.4%)。其中,重型患者预后17 例(39.5%)残疾,轻型患者1 例(9.5%)残疾,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各型患者的预后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随着人口结构模式的转化,我国渐渐步入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的健康和安全问题逐渐引起大众的注意。老年颅脑损伤较为多发,是因暴力作用而引起的头颅的损伤(颅骨骨折、脑损伤以及头部软组织损伤)。引起颅脑损伤的最主要原因为车祸事故、外力撞击,其他原因如不小心摔伤、跌落等也极有可能导致颅脑损伤[5]。颅脑损伤的死亡率较高,尤其是老年人。因为老年人的体质相对较弱,器官的衰老以及机体的代偿因年龄的增加而减弱,对外界刺激和伤害抵抗性差,需要及时救治和看护。在治疗颅脑损伤时,颅内压的监测数据是一项重要判断指标[6]。但传统的临床监测方法并不能有效地对重型患者的颅内压情况做出评估,耽误对患者病发的及时抢救。本研究通过脑室内置管来监测老年患者的颅内压,将93 例患者治疗后的GOS 评分与颅内压测量值进行比较,数据显示:5 分34 例,1 分22 例。其中颅脑损伤为中型的患者29 例中有11 例(37.9%)颅内压测量值较低,预后的患者有12 例(41.4%),与测量值相关性较大;颅脑损伤为重型的患者43 例中有23 例(53.5%)颅内压测量值较高,预后的患者有3 例(7.0%)植物人状态,21 例(48.8%)死亡,因此,可以得出颅内压测量值与预后恢复呈负相关的总结。

综上所述,脑室内置管监测颅内压对救治老年颅脑损伤的有重要意义,能够及时有效的监测出患者的颅内压情况,有利于及时对患者对症抢救,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 钱令涛,杨春春,王永志,等.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意义[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4,19(3):172.

[2] 江基尧.中国颅脑创伤颅内压监测专家共识[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1,27(10):1073.

[3] 金 毅,高 亮,胡 锦,等.颅内压监测阶梯治疗方案治疗继发严重外伤性脑水肿[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2,28(2):132.

[4] 邓全军.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颅脑手术后的临床应用[J].临床外科杂志,2012,20(4):267.

[5] 苏国军,韩瑞璋,于 烽,等.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2):27.

[6] 龙连圣,辛志成,王伟明,等.有创颅内压监测在创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临床救治中的作用[J].中国急救医学,2011,31(3):274.

猜你喜欢

内置脑室残疾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内置加劲环T型管节点抗冲击承载力计算
颅脑超声在诊断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
内置电子游戏的运动鞋
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严重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分析
早期同期颅骨修补及脑室分流对颅骨缺损并脑积水的治疗效果观察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分析
多方联手为残疾青年办实事
鞘内置入法腱鞘重建治疗Ⅱ区屈肌腱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