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研究

2015-05-08陈莉萍张朝霞王丹丹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2期
关键词:品管圈依从性冠心病

陈莉萍 张朝霞 王丹丹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研究

陈莉萍 张朝霞 王丹丹

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6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 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品管圈的护理模式, 对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率为97.0%, 患者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治疗依从率为66.7%, 患者满意度为63.6%。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率和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 使护理效果更明显, 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品管圈活动 ; 冠心病;治疗依从性 ; 满意度

冠心病属于常见心血管疾病, 临床多表现为头晕、胸痛等症状, 严重时还会导致猝死, 使患者生命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患者会随着病情的发展, 降低治疗依从性, 对患者进行有效护理才能使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 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1]。本次研究选择2012年6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品管圈模式护理, 研究其对患者治疗依从性效果,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35例, 女31例;年龄35~82岁, 平均年龄(64.1±4.2)岁;其中有22例为心绞痛, 25例为急性心肌梗死, 19例为陈旧性心肌梗死。把6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3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66例患者均在知情情况下, 自愿签署了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包括对患者的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及饮食护理等, 还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品管圈活动的护理方式,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护理人员要组成护理小组, 可以共同发现问题, 研究问题的解决方法。②通过鱼骨图的方法来分析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原因,用集体的智慧来总结出相关的影响因素, 例如:患者心血管出现不良情况、护理人员不足、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方式不合理等, 由护理小组来发现并解决问题。③护理小组成员在不同角度, 提出不同问题预见性的护理措施, 护理小组经过共同的探讨和分析, 增加业务上的学习、确定对患者健康教育的路径和护理计划等。护理小组也可以合理利用医院资源, 由宣传栏和网络等平台来发布健康教育活动内容,为患者提供参考。④护理小组成员要一起对患者完成可行性评估, 对护理方法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并对患者进行术后的跟踪和随访[2]。

1.3 评定标准

1.3.1 治疗依从性的评定标准 ①完全依从:患者可以坚持遵守病症治疗的规范。②不完全依从:患者基本坚持治疗的规范。③不能依从:患者未遵守疾病治疗规范或者中途拒绝了治疗。治疗依从率=(完全依从+不完全依从)/总例数×100%。

1.3.2 患者满意度的评定标准 通过医院自拟调查问卷,患者满意度评定内容有十分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满意度=(十分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率为97.0%, 患者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患者治疗依从率为66.7%, 患者满意度为63.6%。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率和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率对比(n, %)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n, %)

3 讨论

冠心病是心脏病常见类型, 多由患者冠状动脉过度狭窄造成, 引起供血不足, 使患者出现心肌机能的障碍。病症使患者心理压力过大, 降低治疗依从性。可见, 探究有效护理方法可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4]。

本次研究中, 选择2012年6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率为97.0%, 患者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患者治疗依从率为66.7%, 患者满意度为63.6%。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率和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 冠心病患者应用品管圈活动护理, 利于患者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满意度, 对治疗依从性差患者, 进行品管圈活动的护理, 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 使护理效果更显著, 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1] 汪四花, 林芬, 沈国霞.品质管理活动在病房用药安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中华护理杂志, 2011, 46(1):60-61.

[2] 袁琦.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护理理论水平.护理研究, 2012, 24(7):1761-1762.

[3] 伍爱.质量管理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1:19-21.

[4] 王利香, 李旺君.浅议“品管圈”活动在护理环节质量检查中的应用.家庭护士, 2012, 6(1):255-256.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2.198

2015-01-04]

471000 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

猜你喜欢

品管圈依从性冠心病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警惕冠心病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医疗质量也要有“品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