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带Cuff深静脉双腔导管在老年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

2015-05-08潘光标邓琼丽朱阳月林卡佳张锦兰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2期
关键词:双腔净化导管

潘光标 邓琼丽 朱阳月 林卡佳 张锦兰

带Cuff深静脉双腔导管在老年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

潘光标 邓琼丽 朱阳月 林卡佳 张锦兰

目的对带Cuff深静脉双腔导管在老年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究。方法 50例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老年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管通路方法, 试验组患者给予带Cuff深静脉双腔导管血管通路的方法,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留置导管时间情况以及患者进行血管通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分别对两组老年患者进行留置导管治疗后, 试验组患者留置导管后的导管保留时间(12.69±3.28)个月以及使用时间(11.21±2.14)个月与对照组患者的留置导管后的导管保留时间(7.89±2.56)个月以及使用时间(6.83±2.10)个月相比明显较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8.00%)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6.00%)相比明显较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带Cuff深静脉双腔导管在老年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明显延长导管使用时间, 安全可靠,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带Cuff深静脉双腔导管;老年血液净化;应用

老年患者因其年龄较大, 非常容易发生心血管系统疾病,而对老年患者的身体以及心理健康产生严重的威胁, 但由于老年患者易发生周围血管的阻塞或硬化等, 对治疗的结果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 血管净化治疗方法被广泛的应用于治疗老年患者心血管疾病中[1,2]。本院为进一步研究带Cuff深静脉双腔导管在老年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 特选取50例老年血液净化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 对其进行研究后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4年11月50例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老年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每组25例。对照组中男14例, 女11例, 年龄61~88岁,平均年龄(76.2±16.5)岁;试验组中男15例, 女10例, 年龄62~87岁, 平均年龄(78.1±18.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血管通路方法;试验组患者给予带Cuff深静脉双腔导管血管通路的方法, 其方法为:首先给予患者局部麻醉处理, 应用经过患者皮肤穿刺的方法将导管植入患者的体内, 在经过患者的皮下隧道时可以采用细探条作为置管过程中的引导, 在患者的锁骨上方或者下方确定导管的出口, 采用肝素钠盐水对留置导管进行封管处理, 拍摄胸片, 对置入的导管进行定位, 准确定位后方可使用。

1.3 观察指标 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留置导管后的导管保留时间进行观察, 并记录分析。同时观察两组患者进行血管通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并记录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进行留置导管后的导管保留时间情况比较 分别对两组老年患者进行留置导管治疗后, 试验组患者留置导管后的导管保留时间(12.69±3.28)个月以及使用时间(11.21±2.14)个月与对照组患者留置导管后的导管保留时间(7.89±2.56)个月以及使用时间(6.83±2.10)个月相比明显较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进行血管通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分别对两组老年患者进行留置导管治疗后, 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8.00%)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6.00%)相比明显较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进行留置导管后的导管保留时间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患者进行留置导管后的导管保留时间情况比较

注:两组比较, P<0.05

组别例数导管保留时间使用时间对照组25 7.89±2.56 6.83±2.10试验组2512.69±3.2811.21±2.14

表2 两组患者进行血管通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

3 讨论

近年来, 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老年患者人数逐年增多,严重影响着广大老年患者的生命生活质量。目前在我国, 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致力于对血液净化治疗方法的研究中, 以便于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3]。带Cuff深静脉双腔导管是临床上新兴的一种用于血液净化患者置管过程中的一种临床手段之一, 其主要是用于老年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 经常因为病情的限制以及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等影响血液净化时, 通过建立血管留置导管而形成血管通路, 进而增加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 为患者治疗后的康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并且有利于患者保存置管, 延长置管的保存时间以及导管的使用寿命, 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作用[4,5]。本研究中显示, 分别对两组老年患者进行留置导管治疗后, 给予带Cuff深静脉双腔导管血管通路的方法患者的留置导管后的导管保留时间(12.69±3.28)个月以及使用时间(11.21±2.14)个月与给予常规血管通路方法患者的留置导管后的导管保留时间(7.89±2.56)个月以及使用时间(6.83±2.10)个月相比明显较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患者在选择带Cuff深静脉双腔导管时, 留置导管的血管均选择颈部右侧的内静脉, 因该静脉相对较粗, 并且与患者的上腔静脉等血管均形成了一条直线, 故而插管过程更为容易, 并且降低了插管后患者发生气胸、心脏骤停等并发症,确保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 增加了患者的依从性, 提高患者治疗后的生命生活质量, 临床意义显著。与此同时, 分别对两组老年患者进行留置导管治疗后, 给予带Cuff深静脉双腔导管血管通路的方法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8.00%)与给予常规血管通路方法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6.00%)相比明显较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在老年患者进行血液净化的过程中应用带Cuff深静脉双腔导管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 较大程度的延长了留置导管使用时间, 降低了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较为安全可靠, 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1] 朱巨奇.经皮深静脉双腔留置导管建立临时血管通道在血液净化中的效果.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2, 4(4):183.

[2] 崔天蕾, 谢林伸, 付平, 等.经皮下隧道双腔带Cuff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分析.西部医学, 2010, 22(2):222-224.

[3] 陈玉琼.经皮下隧道双腔带Cuff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分析.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3, 14(3):257-258.

[4] 崔天蕾, 金骊珠, 高志卿.带涤纶套深静脉留置导管功能障碍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1, 31(8):635-636.

[5] 金骊珠, 崔天蕾, 阿勇.不同浓度肝素封管液在带Cuff的深静脉留置导管中的应用研究.重庆医学, 2011, 40(3):276-278.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2.187

2014-12-18]

513000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双腔净化导管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的选择:单腔还是双腔?∗
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冲封管连接器的制作与临床应用
牛羊双腔吸虫病的诊治
这条鱼供不应求!虾蟹养殖户、垂钓者的最爱,不用投喂,还能净化水质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肌肤净化大扫除START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空气系统双腔模型的压力动态特性分析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多功能净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