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节苷酯钠联合新生儿抚触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分析

2015-05-08李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2期
关键词:神经节脑病缺血性

李莲

神经节苷酯钠联合新生儿抚触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分析

李莲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酯钠联合新生儿抚触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76例患有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患儿,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38例。对照组采用高压氧、营养脑细胞等对症常规治疗, 观察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神经节苷酯钠联合新生儿抚触治疗方法, 并分别在7、14 d时进行新生儿神经测定评分, 并于第14天评价两组患儿的总体疗效。结果 在两组患儿的神经测定评分中, 观察组的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4.7%显著高于对照组73.7%,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应用神经节苷酯钠联合新生儿抚触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对促进新生儿受损神经的恢复, 减少神经功能性障碍, 降低新生儿的伤残率具有积极的作用, 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神经节苷酯钠;新生儿抚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指的是围生期缺氧窒息引起的脑损伤性不良并发症, 会引起新生儿中枢神经损伤, 导致各种后遗症, 是造成新生儿伤残及死亡的主要致病原因之一[1]。因此, 对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必须要尽早干预治疗, 以促进新生儿受损神经恢复, 减少各种不良后遗症的发生。本文探讨神经节苷酯钠联合新生儿抚触对治疗该疾病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入院的患有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76例。所有新生儿均在出生24 h内入院, 其中男41例, 女35例;轻度脑病的39例, 中度31例, 重度6例;将76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38例, 两组患儿病程、性别、体重、出生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取高压氧、缓解脑水肿、营养脑细胞等对症常规治疗, 观察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使用神经节苷酯钠联合新生儿抚触治疗。神经节苷酯钠:将20 mg的神经节苷酯钠加入葡萄糖注射液中, 给予新生儿滴注治疗, 1次/d, 2周为1个疗程;新生儿抚触治疗:在喂养30 min后,在新生儿胸腹、背部、头面、四肢等需要抚触处涂抹婴儿润肤油后, 进行抚触按摩, 持续15 min/次, 3次/min。

1.3 评定标准 分别在7、14 d时对两组患儿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 并在第14天时评价总体疗效, 有效:患儿意识清晰、对光反应灵敏, 病情基本恢复, 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 >35分;显效:患儿各症状有明显减轻, 病情有所改善, 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30分, ≤35分;无效:患者症状无减轻甚至加重或死亡, 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30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实施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在7、14 d时的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比较 观察组的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 且评分增长幅度也略高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的总体疗效比较 观察组有效26例, 显效10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4.7%, 而对照组有效16例, 显效12例, 无效10例, 总有效率仅为73.7%,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儿的行为神经测定评分

表1 两组患儿的行为神经测定评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例数7 d14 d观察组38 30.2±4.1a36.3±1.2a对照组3827.2±2.832.7±2.3

表2 两组患儿疗效对比(n, %)

3 讨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指的是围生期缺氧窒息引起的脑损伤性疾病, 病情重、预后较差, 是导致我国新生儿伤残与死亡的主要致病原因之一。因此, 积极干预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对减少新生儿伤残和死亡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神经节苷脂能促进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功能恢复, 它能够以稳定的结构与神经细胞膜相结合, 以修复生长,促进神经重构, 防止继发性神经退化。神经节苷酯钠能够改善细胞膜酶的活性, 从而有效减轻脑水肿现象, 且使用后不良反应极少, 安全可靠。有研究显示神经节苷酯钠有促进神经发育及分化的积极作用, 对治疗帕金森症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都有着良好疗效[2]。

新生儿抚触治疗是一种新型医疗手法。由于人体皮肤是接受外界信息的最大感觉器官, 也是神经系统的信息接收器,因此, 抚触治疗就是在新生儿脑发育的关键期通过按摩来刺激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育。有研究显示, 给新生儿进行系统的抚触, 不但有利于增长其免疫力、消化功能及吸收功能,帮助新生儿更好地生长发育, 还能促进释放神经因子帮助受损神经的恢复[3]。有显示证明新生儿抚触能够增加新生儿的安全感, 减少哭闹, 具有稳定情绪的功效, 用在本研究中能更好地帮助患儿恢复病情。研究结果显示, 采用神经节苷酯钠联合新生儿抚触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具有良好的疗效, 第14天的神经功能测定评分中可见观察组的平均分数已高于35分, 可见观察组的新生儿受损神经系统恢复良好, 有效减少了新生儿的伤残率,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在早期应用神经节苷酯钠联合新生儿抚触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具有良好的疗效, 对促进新生儿受损神经的恢复, 减少神经功能性障碍, 降低新生儿的伤残率具有积极的作用, 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1] 胡晓燕, 张运欢.神经节苷酯钠联合新生儿抚触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8例临床分析.海南医学, 2014(10):56-57.

[2] 于宗君.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分析.中国妇幼保健, 2013(33):78-81.

[3] 张金剑.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6例.中国药业, 2013(11):131-134.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2.124

2014-12-22]

536000 广西北海市妇幼保健院

猜你喜欢

神经节脑病缺血性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杜蛭丸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中药有效组(成)分配伍防治脑病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治疗及护理干预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33例的疗效观察
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原发性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