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泮托拉唑治疗80例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观察

2015-05-08韩家安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2期
关键词:质子泵托拉奥美拉唑

韩家安

泮托拉唑治疗80例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观察

韩家安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 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40例。分别给予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泮托拉唑、奥美拉唑治疗, 治疗5 d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 不良反应发生率7.5%,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和15.0%, 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为(1.5±0.5)d, 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0±0.5)d, 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泮托拉唑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中止血显著, 不良反应少, 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泮托拉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由胃、十二指肠溃疡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屈氏韧带以上部位(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及胰胆等)的出血[1]。其病情危重, 且病死率高, 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年发病率约为50~150/10万, 病死率高达6%~10%[2]。临床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常用能够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 一般常规给予质子泵抑制剂(PPI)或H2受体拮抗剂, 其中质子泵抑制剂在维持胃内的pH中作用优于H2受体拮抗剂。泮托拉唑是临床上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 为观察泮托拉唑在治疗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疗效, 本文选取本院8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 分别给予奥美拉唑、泮托拉唑治疗进行对比观察,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9月1日~2014年6月1日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其中胃溃疡10例,十二指肠溃疡25例, 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23例,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0例, 上消化道肿瘤2例;男60例, 女20例, 年龄21~84岁,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40例。观察组男29例, 女11例, 平均年龄(50.5±11.8)岁;对照组男31例, 女9例, 平均年龄(48.8±12.0)岁。诊断标准:上消化道出血症状;呕血或黑便。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奥美拉唑(海南皇隆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55521), 将40 mg奥美拉唑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中, 静脉滴注, 2次/d, 疗程为5 d;给予观察组患者泮托拉唑[海南卫康制药(潜山)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83910], 将40 mg泮托拉唑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 2次/d, 疗程为5 d。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药物不良反应及止血时间。疗效判定标准[2]:有效:呕血或(和)便血停止, 大便潜血转阴, 血压脉搏平稳正常, 胃管引流液体减少或者变清, 胃镜检查显示无新发出血;无效:用药72 h后呕血或(和)黑便无改善, 胃管引流液体颜色无改变且液体量无减少, 血压脉搏不稳定, 肠鸣音活跃或亢进,胃镜检查显示仍存在活动性出血胃镜检查;再出血:用药后出血停止, 但用药48 h以内在此出现呕血、便血等活动性出血症状。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 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

2.2 不良反应 对照组出现口干1例, 头痛1例, 便秘1例,皮疹1例, 恶心2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观察组出现恶心1例, 皮疹1例, 头痛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止血时间 观察组止血时间为(1.5±0.5)d, 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0±0.5)d, 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的常见急症, 其发病急, 病情危重, 具有一定的死亡率。质子泵抑制剂预H2受体拮抗剂作为经常用于治疗此病的药物具有一定的疗效, 但止血时间相对较长, 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泮托拉唑作为一种不可逆质子泵抑制剂, 具有特异性高, 抑酸作用强及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胃壁细胞内的质子泵而驱动细胞内H+与小管内的K+进行交换, 进而阻断胃酸分泌的最后通道, 其起效快, 夜间抑酸作用好, 且作用时间长, 可同时抑制基础胃酸的分泌及胃泌素、乙酰胆碱、组胺及食物刺激引起的酸分泌[3]。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 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 观察组的止血时间为(1.5±0.5)d, 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0±0.5)d, 充分说明泮托拉唑在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应用疗效显著, 安全性好。

综上所述, 泮托拉唑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疗效显著, 可作为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首选药物。

[1] 汪传臻.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吉林医学, 2013, 34(8):1472.

[2] 刘秋莲.泮托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观察.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 25(13):1593-1594.

[3] 胡正玲.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76例疗效比较研究.中国医药指南, 2012(12):514-515.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2.111

2014-07-24]

234300 安徽省泗县人民医院内二科

猜你喜欢

质子泵托拉奥美拉唑
质子泵抑制剂对反流性咽喉炎的疗效研究
泮托拉唑钠用于十二指肠溃疡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接受注射用泮托拉唑治疗的疗效分析
质子泵抑制剂与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35例奥美拉唑不良反应分析
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在应激性胃溃疡治疗中的临床探讨
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疗效观察
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探讨
阿莫西林联合两种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比较
质子泵抑制药的不合理使用干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