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型脑外伤合并脑疝标准大骨瓣减压并天幕切开术治疗效果分析

2015-05-08吕岩松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2期
关键词:天幕疝的脑外伤

吕岩松

重型脑外伤合并脑疝标准大骨瓣减压并天幕切开术治疗效果分析

吕岩松

目的研究探讨大骨瓣减压术与天幕切开术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重型脑外伤合并脑疝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 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大骨瓣减压术与天幕切开术联合治疗, 术后1个月及6个月对患者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进行评分。将两组患者评分结果与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术后1个月, 对照组患者GCS评分为(2.15±1.03)分低于观察组(5.63±1.32)分,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15, P<0.01)。术后6个月, 对照组患者GCS评分为(3.59±1.20)分低于观察组(7.32±1.02)分,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4.98, P<0.01)。对照组患者中残患者数少于观察组, 而重残患者数及死亡患者数均多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大骨瓣减压术与天幕切开术联合应用, 能有效增加患者临床疗效, 提高GCS评分, 降低死亡率。

重型脑外伤;脑疝;标准大骨瓣减压;天幕切开术

重型脑外伤极易造成颅内出血, 当出血过多造成一定压力时, 将导致脑疝的发生[1-3]。脑疝是一种极其严重的并发症, 能导致患者在极短的时间内死亡。临床上常采取大骨瓣减压术, 来降低颅内压, 减少对脑组织的压迫以及脑疝的发生。天幕切开术联合大骨瓣减压术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本文对两种手术联合方案的临床效果, 进行以下研究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患者80例。男50例, 女30例。年龄35~69岁, 平均年龄(45.45±3.37)岁。受伤时间30 min~5 h, 平均受伤时间(1.54±0.25)h。经确诊后, 均为重型脑外伤并发脑疝。排除标准为:①合并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者;②药物过敏者;③不能配合实验者;④年龄>70岁者。经取得同意后,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4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 如开通静脉通道、气管插管、高压氧、冬眠低温、输血等, 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清除颅内血肿以及失活的脑组织, 并进行大骨瓣减压术。观察组患者接受大骨瓣减压术与天幕切开术联合治疗。手术切口定于颧弓上耳前1.0 cm, 并经耳廓上方延至顶骨正中线, 最后延至前额部发迹下。清除颅内血肿以及失活的脑组织, 并经CT引导置引流管。对患者脑脊液进行长达3 d的引流。

1.3 观察指标 术后1个月及6个月对患者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将两组患者评分结果与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GCS评分情况 术后1个月, 对照组患者为(2.15± 1.03)分, 观察组患者为(5.63±1.32)分。经统计学分析,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15, P<0.01)。术后6个月, 对照组患者为(3.59±1.20)分, 观察组患者为(7.32±1.02)分。观察组患者评分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4.98, P<0.01)。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对照组患者中残患者数少于观察组, 而重残患者数及死亡患者数均多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经统计学分析,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1 两组GCS评分情况对比

表1 两组GCS评分情况对比

组别例数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对照组402.15±1.033.59±1.20观察组405.63±1.327.32±1.02 t 13.1514.98 P<0.01<0.01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3 讨论

重型脑外伤合并脑疝是神经外科常见急症, 具有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4-6]。重型脑外伤的患者, 极易发生颅内出血、脑挫裂伤等, 导致颅内高压的出现[7-10]。若不能及时缓解患者的颅内高压, 极易导致患者脑疝的发生。脑疝导致患者脑干等的压迫, 能在短时间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体征, 最终导致患者死亡。

对于重型脑外伤合并脑疝的患者, 治疗目的为降低颅内压, 减少脑组织压迫。主要包括去除颅内血肿与失活脑组织,减少脑组织水肿以及大骨瓣减压术。但骨窗面积一般较小,难以达到彻底降低颅内压的目的。且大骨瓣减压术易导致脑膨出, 损伤原本正常的脑组织。而联合天幕切开术后, 则可彻底解除患者脑干的受压状况, 并有利于使水肿的脑干不再受压迫。环池切开术以及引流术能有效促进脑脊液循环, 从而缓解脑脊液蓄积对脑组织及后动脉的压迫。以上有利于防止脑组织缺氧与灌流不足, 从而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

为指导神经外科医生选择更佳手术方式, 现探讨大骨瓣减压术与天幕切开术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结果发现, 大骨瓣减压术与天幕切开术联合应用的患者, 比单纯接受大骨瓣减压术的患者GCS评分高、死亡率低, 且治疗效果好, 有效提高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 大骨瓣减压术与天幕切开术联合应用, 能有效增加患者临床疗效, 提高GCS评分, 降低死亡率。

[1] 杨春红, 张松, 彭长平, 等.标准外伤大骨瓣切口、逐步性清除颅内血肿并天幕切开在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脑疝中的应用研究.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17):158-159.

[2] 许冬云, 彭素萍, 张家琼, 等.重型脑外伤并发脑梗死患者亚低温治疗及护理效果探讨.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23(11): 1236-1238.

[3] 邓人富, 林云东, 黄斌, 等.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脑外伤的疗效对比.中国医学创新, 2013, 28(18): 50-51.

[4] 邱峰松, 陈宏颉, 郑兆聪, 等.脑外伤合并小脑幕切迹术中复位的体会.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1, 32(12):1380-1381.

[5] 陈茂送, 王洪财, 严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及预后的影响.中国现代医生, 2014, 52(1):16-19.

[6] 梁建广, 王敦英, 华建兴, 等.大骨瓣开颅加天幕切开术在创伤性脑疝手术中的应用.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2010, 18(7):234-236.

[7] 郑庆棠, 谢丛民, 陈卓.大骨瓣减压联合天幕裂孔切开术治疗外伤性天幕裂孔疝.中国当代医药, 2010, 27(20):189-190.

[8] 高长庆, 杨少伟, 谢煜, 等.去大骨瓣减压联合天幕裂孔切开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40例.陕西医学杂志, 2012, 16(11):256-257.

[9] 余鹏, 郭港.脑疝复位天幕切开与常规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脑疝的临床效果比较.中国医药科学, 2012, 16(8):145-146.

[10] 郭瑞中, 曹晓军, 梁建荣.天幕裂孔切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 23(8):245-255.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2.059

2014-12-19]

472000 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一病区

猜你喜欢

天幕疝的脑外伤
胎儿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
脑外伤病人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
创伤性膈疝的临床诊断与手术治疗效果研究
胃镜对食管裂孔疝的诊断价值分析
早期介入认知训练改善脑外伤后抑郁的观察
甘露醇治疗脑外伤致急性肾损伤及阿魏酸钠的治疗作用研究
论《007——天幕危机》中的空间叙事艺术